如果以我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建造现代礼堂,那它应该是什么样子?
但西方包扎模式的建筑平面扣个大屋顶画点彩画模精品就能叫古代风格的现代建筑的话,未免太过简单。如果题主是建筑系学生,会发现实际上大部分建筑都很类似。
那叫折衷,不叫现代。
设计不是这么学得。
如果非要谈一个具有传统大屋顶的现代建筑礼堂,我想提王大闳的台湾大学礼堂方案。
用上下交错的折板结构形成一个巨大的三铰拱解决跨度问题以容纳活动。之所以认为其传统是因为这里的大屋顶本身作为结构必须而呈现,并不属于后期扣上的装饰;而折板结构的交错使屋顶本身强度增大的同时又在立面和剖面上自然做出了传统的举折,同时这一折也消除了混凝土屋顶的笨重感,用得是完全合材料逻辑的结构形式,现代却做出了传统意向,可谓之巧。
尽管由于各种问题这一方案最终流产,但在图纸与模型之中仍能看到这种材料与结构协同处理的闪光和对传统建筑特点的把握。所以,真正的风格是对不同明确问题的特定解答,或用某种解决思路解决不同问题,而非具体的形象。
本答案原本讨论的便是古代对这种跨度问题的解答方式。
以下原答案:
礼堂,可理解为室内的多人集会之所。
中国传统文化中专门承担集会功能的空间不多。
真正的典礼场所,比如紫禁城等处的超尺度广场属于个案。
与之类似,大部分承担具有一定人数规模活动的空间主要还是庭院。
比如古人看戏时,只有戏台是带屋顶的,而大部分观众还是在院子中看,只有极少数观众席是在隔着院子的室内空间,比如故宫畅音阁和阅是楼的关系。
也有一些特例是浙江地区唱戏戏台是对着河流或小湖面,一部分人在对岸的亭子里听戏,一部分人划船聚集在戏台前。据说水面对声音的反射效果不错,也符合江南人们的生活习惯。比较有名的记载是鲁迅作品《社戏》。
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室外空间。
毕竟,若提供室内的集会场所并保证视线通透的话,需要减少柱子,这对木构建筑跨度要求过高。部分减柱移柱的木建筑尽管空间比较开敞,但也只能供几十个僧侣在其中举行法事,与现代概念的礼堂规模依旧相去甚远。在僧侣人数过多时,依然会到室外、比如月台上进行相关活动。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传统建筑中或因文化观念而将三角形的结构体系早早放弃了的缘故,在极力避免斜材的情况下,梁柱式木建筑本身难以做到过大的跨度。
然而是否就不存在这种规模的空间呢?
先绕个弯子。
传统建筑分为八大作,分别为木作、瓦作、土作、石作、彩画作、油漆作、裱糊作和搭材作。
其中,前七个行当是最终能呈现在最终的建筑表现之上的,而最后一个,其实是在建筑完成之后就深藏功与名的行业——按现在的话讲,叫做专业搭脚手架。
由于脚手架本身的单个构件尺寸较小,且需要不断组合形成巨大规模,所以完全无法剔除斜材在其中的应用,甚至,斜向构件的应用应当属于其中的核心。
具有稳定性的三角形大量存在。
这就意味着,如果有明确需求,他们是有机会发展出巨大规模的临时建筑的。
实际这种建筑也确实存在——广东地区的戏棚建筑。
早在1695年,意大利旅行家杰梅里(Giovanni Francesco Gemelli-Careri)在他的《环球旅行记》中记载了有关中国澳门地区戏棚大戏的介绍,那很有可能是欧洲人第一次对中国的功能性剧场以及类music festival活动的记录。1865年,德国画家希尔德布兰则用素描的形式记录下了当年巧遇天后诞的妈祖戏棚场景。这也是已知的最早西方人介绍中国戏棚的记录。
所以不可谓不传统。
而多数人对香港戏棚的了解,则可能源于1992年徐克拍摄的影片《黄飞鸿》,当时剧组为了拍摄水上戏棚的场景,专门请了老师傅们前来搭建,这个水上戏棚的片场后来被永久地保留了下来,成了当地盂兰盛会的会场。
西九大戏棚则属于近期比较知名的戏棚类作品,其空间规模与结构张力均令人惊叹。
充分利用木材与竹竿的各种力学性能,通过绑扎等工艺,可以做到传统木建筑难以做到的规模和跨度。更重要的是,由于构件不需要精加工且尺寸较小,在多人协作的情况下其施工时间极短,充分符合戏班的需要。
隐匿的行业中总有让人惊喜的力量。建筑行业中,尽管搭材作最终无法被表现,但我似乎能在这些绑在一起的很有弹性的结构中看到搭材作师父们的建筑梦。
不知道他们在盖的时候,心中是不是在和木作的工匠试图争高下。
或许这就是犟人精神。
参考文献以及关于戏棚的更多研究可以阅读下文:
【戏棚】真正的中国式剧场,你了解多少?蛮扎实的研究,读起来也很有趣味。推荐给大家。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