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4章 “道纪”:制订纲纪章程之道,合规矩才能规避乱象建立秩序
本章《老子》首先讲管理工作中容易混淆视听的原因,就是“道”之于“无物”所表现出来的三个特质。道对于没有实体的东西而言,不能具体描述,导致宏观政策在具体落实的时候无疾而终。因此,《老子》在本章结尾的时候强调了制订纲纪章程之道,“道纪”。能弄懂古代纲纪章程形成的渊源,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纲纪章程,在执行具体事务的时候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道纪”,才能避免产生混乱的局面。
这一章是《老子》继上一章,君王放下个人荣辱得失、对天下苍生满怀爱重、获得支撑天下的力量,在这个基础上,对天下乱象的统御之道。
附【通行本】(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hùn)而为一。
其上不皦(jiǎo皎),其下不昧。绳绳(shéng ),不可名。复归。
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去看的时候看不见,叫做“夷”;去听的时候听不到,叫做“希”;去捕捉的时候抓不住,叫做“微”。看不见、听不到、抓不住这三种特质导致不能够查究,是它们被混为一谈的原因。
无法查究使君主不能清晰(布置和考核),无法查究使官吏不显得糊涂。拿尺度考量,没有确切标准。便回来复命交差。
看不见、听不到、抓不住三种特质对于没有实体的东西,这叫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实体的现象。没有形状、没有实体就叫做“惚恍”:(看不见、听不到、抓不住三种特质导致)迎上去看不见它的头,去尾随看不见它的后。
拿古代的治理之道,来治理如今产生的这些现象和问题。能搞清楚古代统御之道(“古之道”)的渊源,这才叫制订纲纪章程有道。
附【帛书本】(修订):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mín)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束而为一一者。
其上不攸(yōu),其下不忽。寻寻呵(kē),不可名也。复归。
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帛书本】甲本残缺较多,修订后与乙本内容大致相同。译文同乙本一样。
附【帛书本】(乙本)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命(名)之曰希。◎之而弗得,命(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而为一一者。
其上不谬,其下不忽。寻寻呵(kē),不可命(名)也。复归。
于物。是胃(谓)状之状,物之象。是胃(谓)沕(忽)望(恍)。隋(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谓)道纪。
译文:
去看却看不见,这种情况命名叫“夷”;去听却听不到,这种情况命名叫“希”;去捕捉却抓不住,这种情况命名叫“微”。
因为“微”、“希”、“夷”极端不可量化的缘故,进而被一条一条归纳出来。
君王不朝令夕改、下面的臣僚就不会不重视。用内心的尺度去考量,没有确切标准。只好回来交差。
对于没有实体的东西,“夷”、“希”、“微”就叫做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实体的现象。没有形状、没有实体就叫做“惚恍”:(看不见、听不到、抓不住这三种特质导致)想去追随却看不见他们的君王,想去迎接却看不见他们的首脑。
要拿现在的治理之道,来治理现今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为弄懂了古代形成统御之道的渊源,这说明纲纪章程的修订有道可循。
注:【简本】无
分析:
结合本章的前后段落,以及上一章《宠辱若惊》和下一章《古之善为道者》,我们看到这一章讲的是:对于规则、法规这一类看不见、听不到、不能捕捉的无形的东西(“无物”),其中的“道”显得难以捉摸。统治者不清晰统治之道,把道的三种特质与自己在治理中不能够查究所犯的“看不见、听不到、抓不住”三类错误混为一谈,搞不清状况,导致下面的人即使不昏昧糊涂,也不知道怎么做,从而导致混乱的局面。
所以紧接着后面一章就讲了“古之善为道者”是怎样做的。
在本章《视之不见》中,老子讨论了道“于无物”来说所表现出来的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而在后面的章节《孔德之容》中,老子探讨了道对于“物”来说表现出来的是其中“有象”、“有物”、“有精”,而且“物”这个有形的东西当中,我们可以萃取“精”,这种精炼得到的东西是与客观事实相符的“真”(真理),这个与客观事实相符的真理(规律)当中又存在着很多可以被利用去解决问题的信息(有信)。
综上所述,《老子》通过不同的章节告诉我们,“无形的东西”和“有形的东西”当中都有“道”可巡,把握“无形的东西”和“有形的东西”当中的“道”都有相应的方法。根据相应的方法摸索和总结规律、顺应规律,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就能化解有道。
本章最后一段就是在强调:运用“道纪”来解决现实中产生的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