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庆:清末时期小学教科书插图特点刍议
插图作为小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书中的文字共同承担着传递知识的重要任务。据儿童心理学研究,6到8岁的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是图形所传达的知识信息。[1]清末时期的许多教材编者已认识到插图对于儿童的认知、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近代第一家教科书专门出版机构益智书会就注意到教会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形式上已有了图说一类课本的出现。[2]而1901年由上海澄衷学堂出版的《字课图说》是清末比较有影响的教科书之一(清刘树屏编,“苏州吴子城”绘)。与此同时,无锡三等公学堂1902年出版的《蒙学读本全书》(文明书局出版印刷)由浅入深,楷书石印,附有图画,形式比较美观,故盛行一时,是同期最完备、最漂亮的新式教科书之一。[3]此后,商务印书馆成功推出的“最新教科书”系列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与课文中的插图也有很大关系。
从上面的实例中可以看出,在中国近代教育文化转型时期,伴随着新式教科书出版的不断推进,教科书中的插图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本文将从插图样式、图文编排、插图信息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清末时期小学教科书插图的特点。
一、插图样式
教科书的插图依照教科书中的文本而画,它与课文内容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清末时期的教科书插图主要仍继承中国传统绘画手法和风格特征,但也受到西方画法的影响,比如对透视法、明暗法的运用,对西方铜版画的借鉴和应用。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还出现了彩色插图和照片插图。
1.中国传统绘制方式
从插图的绘画风格看,清末时期教科书插图作者延续了线描绘画的古法用笔,插图创作追求形式之美。在很多教科书插图中,传统的家具摆设以及人物描绘等都使用了传统技法,树木与山石的表现也都继承了传统绘画风格(见图1)。这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希望将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传承的一种价值取向。
图1 《最新国文教科书》插图
2. 西方绘画方法
随着西方教育理念的传入和新学的兴起,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对国民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教科书编撰者在创作插图时,也认识到东方绘画重意蕴的特性与西方重写实和表达技巧的特性还是有较大差别。而精确、科学的图画恰恰是适合儿童思维习惯、能够激发儿童想象力和思维欲望的有效方式。它所具有的直观、形象等特征,是文字无法相比的。[4]所以在新式教科书里也能看见以点、线、面手段来组织刻画物体明暗的西洋铜版画。比如《绘图文学初阶》(190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杜亚泉等编纂)卷二第四十七课,画家用细线的形式来刻画物体,根据树的结构,排列线的走向与密度,使之产生立体感(见图2)。
图2 《绘图文学初阶》插图
3. 彩色插图和照片的出现
由于彩色石印技术的引进,清末时期的教科书中还出现了彩色插图。期间最为有名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教科书”系列,教科书中的彩图采用铜版纸印刷,制作精美,色彩鲜艳,一般都独占一面或两面(见图3)。此外,由于照相石印技术的传入与发展,在这一时期的教科书中还出现了照片插图。比如《绘图文学初阶》,编撰者首次在教科书中采用照片作为插图(见图4)。在此之后商务印书馆的《最新地理教科书》中,也运用照片作为插图。但是由于当时的印刷条件与技术还不够成熟,照片的效果并不理想,许多都是灰蒙蒙的,轮廓和明暗都不分明,这成为此时期照片插图在形式上的一大不足。
图3 《最新国文教科书》插图
图4 《绘图文学初阶》课文插图
二、图文编排
插图与文字二者互相关联,都是书籍整体的重要部分。我国自古就有“左图右史”“凡有书必有图”的说法,所以古人在实际刻书过程中,讲究版式,对插图的规格和式样、插图与文字之间的位置关系都进行一番精心的设计。清末以前,传统蒙学教本(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体裁内容单一,形式简单、内容笼统,各种知识混为一体,并无分科的概念。插图与文字之间的编排形式单一,多是上图下文(见图5)。清末时期,伴随着新式学堂的出现以及出版业的近代化,教科书插图的编排形式除了继承古代经典的插图版式外,也根据新式教科书分年级、分学科等特点进行了演变与发展,其目的也是为了使不同的插图与不同学科知识内容更紧密合理地结合,以利于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体系。其主要形式有上图下文(或下图上文)、上下两图、方格插图、不规则插图等多种编排形式。
图5 《绘图千字文》内页版式
1. 上图下文(或下图上文)
上图下文(或下图上文)是我国出现最早的编排形式。在早期的写本图书中,其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在清末时期的教科书中上图下文(或下图上文)的插图编排形式也很常见,尤其是低年级课本中,插图在页面中占比往往是一半甚至更多。能够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学生可以从插图中对文字所涉及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比如《蒙学读本全书》第一册(1902出版,出版者:上海文明书局,编著者:无锡三等公学)第五课中,上方是文字,让学生了解兄弟之间的长幼关系,图6生动直观的说明了课文内容。
图6 《蒙学读本全书》内页版式
2. 上下两图
上下两图就是在一面书页上有上下两幅插图,有的中间用线条将两图分开,最上方是课文的序号,有的还会出现课文标题,以此来说明插图的内容。这种插图编排形式多出现在修身科目的教科书中,为的是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往往通过两幅画面表现不同空间的内容(见图7)。
图7 《最新修身教科书》内页版式
3. 方格插图
在有些教科书中,为了课文内容的需要,在一页上会出现多幅插图,为了使版面规整划一,就将一页划分成多个不同大小的方格,在每个方格里安排一幅插图或对应的文字内容。较常见的有四方格、六方格、九方格,甚至更多。使知识点与插图一一对应,清晰明了,更便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比如《字课图说》(1901年,上海澄衷蒙学堂出版,刘树屏编、吴子城绘)。每一个字都配有释义,分“简说”和“详说”两种。有些比较抽象的动词或名词,不易理解,就在旁边配上插图进行解释。教科书版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字、释义与插图之间都用方格隔开,一目了然,更有利于学生识字学习(见图8)。这种图文编排形式还出现在一些低年级的算数教科书中,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图书去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字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见图9)。
图8 《字课图说》内页版式
图9 《最新笔算教科书》内页版式
4. 内嵌式插图
这种插图形式就是将插图嵌入到文字之中,是上图下文或下图上文的一种变形样式。其特点是一个页面上所要传达的信息量大,插图所占的位置是整个页面的一小部分,插图与文字不是完全独立分开的,图文联系更加紧密,非常方便阅读。在清末时期的教科书中,这种形式多出现在高年级的课文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插图的数量和大小也在递减,此时插图主要是对课文起说明和调节作用,避免学生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插图上(见图10)。
图10 《绘图文学初阶》内页版式
5. 不规则插图
上面几种图文编排形式,虽然比较规范整齐,但也略显呆板,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规则插图就没有这种限制,比较自由,或插图紧跟文字,或文字紧跟插图。其优点是版式灵活,图文紧密结合,阅读方便。值得一提的是,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在“最新教科书”系列的图文编排设计中作出了规定,并明确写入教科书的编辑大意中:“本编每半课中,其文字图画必在一开之内,俾省翻阅之劳,以便儿童诵读”[5],即同一篇课文的文字和插图必须编排同一个页面上。这种编排形式保证了课文和插图的真正融合,使版式更加灵活多变,后来的出版机构都纷纷效仿(见图11)。
图11 《最新国文教科书》内页版式
三、插图信息
教科书的插图可以直观地再现课文知识点,加强学生对文字信息的认知,提升阅读兴趣。此外,除对文本内容的依附,插图信息也能反映出当时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的时代特征。
从这个阶段插图的绘制内容看,插图处处能体现中国传统的隐形价值观念的信息。清末时期,随着西方文化与理念的传入,中西思想文化开始交流碰撞,一些有识之士通过兴办新式学堂,开设新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等,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学制的变化,带来了教科书形式的变化,与传统的蒙学教本中插图(多是孔子像、历史典故图)相比,清末的教科书中出现了很多有儿童和女性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既是教学的需要,也反映出教学外的时代信息。在这些新的插图内容中,人们看到了传统的坚守、新知的探索和社会的进步。
1. 克己复礼价值观念的体现
通过分析教科书中的插图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特点,虽然每套教科书的插图均出自不同的绘者,但是其中的儿童形象大都规规矩矩,站姿笔直、坐姿端正。在面对长辈时乖巧懂事,行为端正得体。家有客人来时,如何迎客,站立的姿势和位置在图中都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见图12)。这样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向儿童传递“知书达礼”的传统价值观念。
图12 《最新国文教科书》插图
2. 女性开始解脱束缚的体现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在教科书中多以贤妻慈母的形象出现,主要从事的是相夫教子、喂蚕织布等家务劳动。随着清末时期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人们逐渐认识到“小民童子,人人皆入学”,女子也应该从小接受教育。因此,中国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和专门的女子学校,为之编辑出版了配套的新式学堂教科书和女子专用教科书(此时,还是男女分校,从图7可以看出),从这些插图中看到,女性的地位也开始在“新一代”的孩子身上发生了变化。
3. 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价值观念的体现
“长幼有序”的传统秩序观念在插图的信息中也多有反映。如老师在课堂出现时,学生会鞠躬行礼(见图7); 一长一幼两个小孩出现时,兄长的形象比较高大,画面也会表现出对年幼子弟照顾的场景(见图6)。
四、结语
清末时期是中国教科书插图开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从插图样式、图文编排、插图信息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合时代背景阐述了清末时期教科书插图的特点。从中可以发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这个时期教科书插图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必然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西式绘画形式的出现,图文编排的多样性,反映出西方教育理念的渗透。传统绘画形式的保留,是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传统价值的体现,显示了对过去的继承与坚守。
清末是传统蒙学读本向近代教科书转变的重要时期,编写者从对教科书的文本的编纂,到对教科书插图的设计等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自此之后,不仅是教科书在内容上的变化,插图也在前述的几个层面及新方向中继续发展。清末时期是我国教科书插图设计发展的开创时期,既有传承,也有舶来。中国近代教科书从此正式登上近现代教育的历史舞台,为民国时期教科书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注释: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44.
[2]洪港.试论我国近代教科书的插图设计.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6):81.
[3]石鸥.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上).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78.
[4]毕苑.建造常识: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3.
[5]蒋维乔,庄俞. 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07:编辑大意.
声明:本信息来自互联网转载,本站仅仅分享信息不保证真实性、实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大家不信遥不传遥。如侵权请联系本站客服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