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北京师范大学为什么又建立首都师范大学?
这个事情说来话长。建国之后,政府把教育制度从原来的英美式改成了苏式。1952年,全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全国各个大学被拆散再组合,其过程不详述,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院系调整的目标是整合教育资
有了北京师范大学为什么又建立首都师范大学?这个事情说来话长。
建国之后,政府把教育制度从原来的英美式改成了苏式。1952年,全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全国各个大学被拆散再组合,其过程不详述,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院系调整的目标是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一个分级的高等教育体系,平衡各省发展。
具体包括:
1,保证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所文理性大学,一所工科院校,一所医学院,一所师范学院,为每个省培养人才。
2,集中精英资源,在几个大区的建立更高级的教育中心,每一个大区覆盖三四个省,为这三四个省培养高级人才。
3,在某些专业上将全国人才集中,建立一两所大学,比如北京邮电学院,武汉地质学院(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
根据上面第二条,国家建设了一系列大区级师范学校,几个比较重要的大区级师范学校包括:
东北大区:东北师范学院。
西北大区:陕西师范学院。
西南大区:西南师范学院。
华南大区:华南师范学院。
华中大区:华中师范学院。
华东大区:情况特殊,上海和南京各有一所,即华东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学院。
华北大区:北京师范大学。
这些学校承担着为几个省培养高级教师人才的责任,国家会将这几个大学的毕业生分配到各个省的优质学校,充实教师队伍。
那么,这几个大学所在的省怎么办呢?
以湖北为例,如果华中师范学院为几个省培养人才,那湖北自己的老师哪里来呢?
答案就是再开一所湖北师范学院(记错了,是武汉师范学院),专门为湖北省培养普通教师。
所以一般来讲,这几个大区级教育中心,都有两所师范学校。比如说,湖北就有华中师范学院和武汉师范学院(现在的湖北大学),江苏就有南京师范学院和江苏师范学院(现在的苏州大学),上海有华东师范学院和上海师范学院。
北京也不例外,北京为北京市培养普通教师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学院。为华北地区培养高级教师的是北京师范大学。
后来,大家发现北京师范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太容易搞混了,加上后来很多学院都改叫大学,于是干脆就把北京师范学院改名叫做首都师范大学。
建国之后,政府把教育制度从原来的英美式改成了苏式。1952年,全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全国各个大学被拆散再组合,其过程不详述,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院系调整的目标是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一个分级的高等教育体系,平衡各省发展。
具体包括:
1,保证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所文理性大学,一所工科院校,一所医学院,一所师范学院,为每个省培养人才。
2,集中精英资源,在几个大区的建立更高级的教育中心,每一个大区覆盖三四个省,为这三四个省培养高级人才。
3,在某些专业上将全国人才集中,建立一两所大学,比如北京邮电学院,武汉地质学院(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
根据上面第二条,国家建设了一系列大区级师范学校,几个比较重要的大区级师范学校包括:
东北大区:东北师范学院。
西北大区:陕西师范学院。
西南大区:西南师范学院。
华南大区:华南师范学院。
华中大区:华中师范学院。
华东大区:情况特殊,上海和南京各有一所,即华东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学院。
华北大区:北京师范大学。
这些学校承担着为几个省培养高级教师人才的责任,国家会将这几个大学的毕业生分配到各个省的优质学校,充实教师队伍。
那么,这几个大学所在的省怎么办呢?
以湖北为例,如果华中师范学院为几个省培养人才,那湖北自己的老师哪里来呢?
答案就是再开一所湖北师范学院(记错了,是武汉师范学院),专门为湖北省培养普通教师。
所以一般来讲,这几个大区级教育中心,都有两所师范学校。比如说,湖北就有华中师范学院和武汉师范学院(现在的湖北大学),江苏就有南京师范学院和江苏师范学院(现在的苏州大学),上海有华东师范学院和上海师范学院。
北京也不例外,北京为北京市培养普通教师的学校是北京师范学院。为华北地区培养高级教师的是北京师范大学。
后来,大家发现北京师范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太容易搞混了,加上后来很多学院都改叫大学,于是干脆就把北京师范学院改名叫做首都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