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什么是运营?

发布时间:2019-09-06 22:46:09  来源:网友自行发布(如侵权请联系本站立刻删除)  浏览:   【】【】【
我觉得这个问题说明中的理解太定义,太虚。还是往白里说,运营就是一切帮助产品推广、使用、认知的手段。抛去纯产品设计的东西,产品上线之后,无时无刻都是运营。运营的方式有很多,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让产品活的更
什么是运营? 我觉得这个问题说明中的理解太定义,太虚。
还是往白里说,运营就是一切帮助产品推广、使用、认知的手段。抛去纯产品设计的东西,产品上线之后,无时无刻都是运营。
运营的方式有很多,核心目的只有一个,让产品活的更好、更久。活的更好,是通过活动、推广让产品的各项使用数据获得提升;活的更久,是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研究让产品的功能不断完善、易用性不断提升,从而获得更长的产品周期。
运营需要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它没有定规,甚至欢迎打破各种传统的运营手段,从而获得更好的运营效果。
最后,运营靠的不单纯是技巧,和产品一样,它要靠用心。
而且,实话实说,为了达到目标,运营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你能罩得住,哈哈。 互联网产品盈利之路大致如下:

来灵感了 > 攒人开发 > 大把赚钱

喂,好像少了点什么对不对?对,就少了产品和运营。如果足够幸运,你并不需要这两个岗位。每当有初涉互联网创业的人和我说,我就想赚点钱为什么这么麻烦,我就提醒他们别忘了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参与互联网创业的大多数人都是不幸的。

灵感来了 > 产品经理强插 > 攒人开发 > 运营强插 > 大把赚钱 (被插后不幸的创业流程图)

所以运营呢,就是当产品上线之后,如果不能自动赚钱,中间要促成产品赚钱的角色。再广义上说,一个事物已经存在后,促使它达到目的的,都是运营。所以运营者一定要知道自己所经营产品的运行目标、价值体现及市场定位,然后依计而行——

运营的五项工作:
  1. 掌握情报:通过竞品分析、用户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现阶段产品的运营状况;
  2. 建立体系:为改善现状,设计指标,调配资源,制定计划;
  3. 制定方案:为达到阶段性的运营指标而设计具体的行动方案;
  4. 执行计划:执行既定方案;
  5. 评估效果:方案执行的如何,是否达到预期。总结原因反馈到下一个周期。周而复始。
大多数一线运营都在干第4项工作,从而掩盖了运营工作的科学性和重要性。甚至由此很多人就认为运营就是靠ctrC+ctrV干活并靠忽悠为生。

想要做好所有五项工作,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如此这般——

运营的六种技能:
  1. 数据分析(用于1、2、5):数据分析是以统计学理论和数据工具应用为基础的综合技能,以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为主。比如流量、活跃度、转化率、商品浏览、收藏和购买等数据。需要掌握GA、excel、spss等工具;
  2. 用户调研(用于1、2、5):除了行为数据之外,往往需要了解用户的态度。一般通过问卷、评分、客服等渠道搜集数据;
  3. 商情调查(用于1、5):竞品分析+市场调查。产品一旦有竞争对手,运营策略就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以市场情况为依据,决定是否、如何跟进对手;
  4. 渠道建设(用于2、3、4):主要用来拉新。包括但不限于广告投放、资源互换、SEO/SEM、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运维等;
  5. 活动组织(用于2、3、4):活动以激活提沉为主。表面考验运营的文案、设计、策划能力,本质上是对产品价值和用户心理的把握;
  6. 内部协调(用于4):其实运营是内部的大甲方。有诗为证:指标在肩,屠龙倚天;数据在手,江山我有。内容、产品、技术都跪地山呼吧。
写了这么多,回头看来,吓了一跳。无论哪类产品或岗位的运营(内容、社区、市场),甚至无论产品运营还是企业的运营,似乎都是这么回事。如此万金油的角色,你不打杂谁还打杂?运营究竟是什么鬼?

从度娘来讲,运营就是一项从内容建设,用户维护,活动策划三个层面来管理产品内容和用户的职业。而从我们爱狗团来看,我认为,绝大部分的创业型的互联网公司只有四大部门:产品,技术,运营,市场。

首先你的理解他们都起着什么作用:

产品:想出这个鬼。

技术:把鬼变成人。

市场:给人穿上衣服。

运营:让人出去玩。

如果非要细分的话,运营可分为:新媒体运营、渠道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数据运营、商务运营(不适用于所有公司)。

新媒体运营:包括不局限于微博微信等,不断的通过各类时事热点,结合产品本身,创始人本身,去创造话题,吸引关注,舍身取义。为什么把新媒体放在第一位,因为“带着用户一起嗨”的前提是你要有用户,而新媒体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获取用户的方法。

渠道运营:作为一名NB的运营人,不管有钱没钱,必须具备渠道的概念,否则,当你的用户数就1000人时,再有创意的活动,单单靠自己,并不能行!除非你是罗永浩,自带100万脑残粉。

用户运营:以人为中心的运营手段,以贴近用户,团结用户,引导用户为手段的运营方式。你想想,来了个客人,有点害羞,你是不是的主动一点?

内容运营:针对于社区型app,一方面,将用户产生的优质的内容,通过编辑加工,进行传播;另一方面,自己采编,整理,产生优质的内容。

数据运营:作为一个数学专业的人不得不强调,没数据做个什么运营。运营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的数据分析,找到最适合自身产品的运营方法,这就是数据运营。

商务运营:多见于O2O项目,维护商家,促进日活。

其实还有更多分类,但是针对于移动互联网,以上够用了,贪多嚼不烂!

运营人必须具备的技能

首先,强调运营必备的职业素质,引用鸟哥的话:

别去逼逼产品和技术,即使他们做出一坨屎,你也要有能狗翻着花让人吃下去然后打好评的觉悟和能力。

1、发散性思维

假如要拉动注册用户量可以思考:

拉动身边的朋友注册;

奖励注册的用户;

铺渠道换量;

预注册:为用户保留一个ID,只要填写昵称和设计密码即可并获得奖励
.......

一条一条列出来,直至没有想法了!

2、逆向思维

比如用户流失率增高,除了可以开展活动针对流失用户,给予奖励,促进没流失的活跃。

还可以分析流失用户类型,是否有共同点,找出原因,去除这些因素,设置活动针对流失用户;比如送礼品并告知之前阻碍没有了。

3、 结构化思维

比如想加快活动运营的频率,增加人员,多设计活动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更有效的方法是:把活动分类,通过模板解决设计问题,使一套程序可以同时跑多个活动。

或者看运营目标,以及用户行为数据,是否能够做一套工具帮助我们快速上线活动。

当然,这些思维不只是运营有用,很多方面都需要用到。

技能:优秀的文案功底,丰富的想象力,高效的沟通能力,超强的执行力。

运营要怎么来干事儿

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你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儿:拉来客人,留住他们,产生收益!那么拆分开,可分为几个阶段。

1、从负到0

理解你的产品,即使他是一坨翔,潜水到用户所在的地方,陪聊,陪玩。

2、从0变成10000

从0到10000,注重策划活动,直白的说,有很多运营人做着无用功,当你的微博微信只有1000不到的粉丝的时候,你每天花很大的时间去编辑微博,编辑微信,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编的东西,并没有人看。所以这个阶段:拉人,活动,策划,渠道。不要吝啬开销,这个时候必须花钱,否则不仅进度跟不上,反而会降低团队积极性。

3、从1万到10万

有基础用户,玩法众多,市场投放,渠道拓展,商务合作,内容编辑,社会化媒体策划活动等等,花钱不花钱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自己费尽心思一个礼拜搞个东西有时候还真不如花钱雇专业的人搞。

4、从10万到100万

这个量级暂时没有发言权。概括出来就是,找到用户在哪儿,让用户使用你的产品,让用户持续使用你的产品,让用户高潮。

在北京混了这么多年,有件事一直让我很挫败,就是老家的家人朋友至今不知道我是干嘛的,因为我既不会写程序又不会做设计也不是销售,但还能找到工作。曾试着解释很多次都没成功,后来,我们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


什么是互联网运营,目前有这三个说法有代表性:


普通青年说:产品生孩子,运营养孩子

二逼青年说:运营就是沟通用户和做活动

文艺青年说:运营为产品赋予了灵魂


以上说法,要么只是说运营是具体做什么事的,要么只是说运营的价值,都不全面,指导作用不大。


我的观点:互联网运营是为产品传递价值、打造生态和创造玩法。



具体说来:


一、传递价值,将产品的核心价值通过运营的手段传递给用户


首先,要知道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通俗的说就是这产品干啥的有啥用为啥不用别人的非得用你的。一个产品的核心价值只有一个,即使是满足用户多个场景的需求,背后的核心价值也只有一个。然后,根据这个核心价值,去确定运营的手段。因为每个产品的背景目标现状所遇问题都不一样,所以方法论就只能说到这。


案例1:


知乎的核心价值是优质内容,从知乎整体机制可看出都是为了能更好的产出优质内容,并推给可能感兴趣的用户。如何使优质内容为知乎带来最大化收益,就是运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毕竟只在知乎内部传播,影响力有限,即使扩展到微博和微信,也不够。所以才出现了知乎日报这样的独立产品形态,并且也有书、电子杂志、EDM等这样的多平台和形式的内容传播渠道,将知乎的优质内容更大范围的传播,不仅品牌影响力有提升,而且通过大量的展现,也激励了贡献用户。


案例2:


百度百科的核心价值是权威,围绕这个点,百科联合各领域的专业人士推出『特色百科』这个项目,如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合作推出的医疗行业词条、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合作推出的艺术类词条、与中国科协推出的科学类词条。通过这些专业人士的参与,保证了词条的专业性;也因为专业机构的背书,提升了内容可信度,从而强化了用户对百度百科权威性的认知。


这个项目完全是有运营发起,并落地执行的,对外要洽谈合作沟通需求,对内要协调资源确定需求的展现形式,很不容易。


总结:


以上两个例子都属于『大事』,平时我们做的小项目其实也是在传递价值,比如团购的运营通过满减等方式告诉你有多便宜,百度知道通过核心用户运营保证了10分钟内就有靠谱的回答,滴滴打车通过补贴杠杆保证能快速打到车。。。这些小事也是在传递产品的核心价值,别忽视。




2.打造生态,建立并维护用户贡献内容和消费内容的生态闭环


这点主要是针对用户产品来说的,通俗的说,就是有人发帖有人看,发帖的人发现有很多人看特别高兴,就接着发;其他人看到这么多在这里发帖于是他们也来发。。。发帖只是个例子,任何UGC行为也都是一样的道理。商业产品和电商也有这样的生态闭环,只是没有用户产品这么明显。


案例1:


拿百度贴吧的吧主运营举例,站在全吧的角度看,就是维护和监控大型吧(李毅吧、魔兽世界吧),扶植潜力吧(狗吧、网球吧),根据热点建立新吧并推广(当时的屌丝吧、两会吧),打造全吧『生老病死』的生态。这是策略,具体的运营手段是通过运营吧主完成的,把贴吧按照用户基数、活跃度和行业特性分为重点类目和一般类目。重点类目进行精细化运营,有专门的运营负责各类目,除了维护吧主关系之外,也会根据行业特性去推进功能和活动的运营;一般类目就是放养式管理,由吧主自主运营,官方只是接受反馈和功能申请。


所以不知道背后的机制,很可能觉得贴吧的用户运营,就是维护吧主的关系和做活动。现在贴吧的用户运营团队貌似已经没了,都在做商业化(卖钱)了,我还是别继续说下去了。


案例2:


再说一下我所在的猫眼电影,现状是越来越多的人在猫眼上进行评分、写影评等UGC行为,所以这就是用户贡献内容和消费内容是生态。我们划分了用户层级,不同层级的用户特点、需求、给产品的收益都不同,所以运营方式也不一样。


在金字塔尖的是明星,如电影演员、导演、编剧等,他们在猫眼出现的频度低,但用户关注度高,品牌提升价值大;第二层的是专业影评人,能写出专业内容且在业内有影响力;第三层是能产出优质内容但没有专业背景的用户,他们写的内容接地气,是普通用户喜欢看的;第四层是活跃用户,他们UGC的能力不强,但热爱电影,对产品有忠诚度,他们会进行内容消费(包括回复、赞等轻量级操作),是优质贡献用户最好的拉拉队;第五层是普通用户,很少有内容消费和UGC行为,根据二八原则,不用管他们。


将上述五层划分出来,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入、激励、活跃等工作,打造猫眼的生态闭环。具体怎么做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以后再说吧。


总结:


上面贴吧和猫眼的两个例子,其实都应该画出一个金字塔的,列出每层用户的属性、作用和之间的关系,但我比较懒没写,建议大家可以画画看,或者根据思路画自己的产品也行。




3.创造玩法,在已有产品形态的基础上用运营手段创造新鲜玩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产品只是一个个框或按钮,是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的,运营需要做的就是赋予产品玩法,源源不断更好玩的玩法,并且教用户、陪着用户、勾引用户玩,让产品不再冷冰冰。


案例1:


还以百度百科为例吧,这是个看起来很枯燥只能让用户来编写词条的产品,百科的运营却做了很多好玩的事。『数字博物馆』是其中一个项目,为了可以更便捷的传播权威的知识,通过和全国217家博物馆合作,将馆内的物件儿通过语音讲解、3D全景、虚拟体验等技术在线上展现,让用户在家『逛』博物馆。这样的方式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主题性,提高了用户的访问意愿,也加强了对产品权威品牌的认知。


这样的例子还有,百度百科还和北京动物园合作,在动物园里每个动物名称和介绍下面加上百科的二维码,扫描以后直接查看这个动物的词条页面,体验很好。你看,不只是在编词条了吧,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最后落地都是词条。


案例2:


再举一个猫眼电影的例子,每个电影下面都有用户贡献的短影评,来承载观影后对电影的评价,以及做用户在观影前的决策依据。但这件事豆瓣早就做了,其他电影平台也有,所以我们希望做出更满足用户需求、更有差异化的服务。经过调研发现,用户决策看哪部电影,很多时候是因为导演或演员,所以想到如果能让他们来写一下自己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或讲述背后故事应该很有意思;同时也能带动用户对这部电影的关注,从而提升票房,供求双方的需求都能满足,就干了。


期间经历了很多困难,比如大家对猫眼的认知还停留在售票平台,要像微博一样发内容还觉得怪怪的,但通过运营持续的1对1沟通协调,慢慢打开了局面。第一个进驻的是《煎饼侠》的导演主演大鹏,然后吴宇森佟大为黄晓明刘青云邓超汤唯徐峥陆川赵又廷姚晨等就都来了。


用户从开始的惊呼叫好,到现在淡定的给陈乔恩留言要微信号。。。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关注名人短评,访问量也有大幅提升。一个核心用户告诉我,在名人写影评之前,他以为影评只能像豆瓣一样,没什么新鲜的,直到看到了名人才意识到,这样更好玩。所以,我们应该尊重用户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用户,创造需求满足给他们看。


总结:


最后我想强调,什么是运营这个话题太大了,每个回答都有不同的切入点。我只是从某个角度来说自己的认识,辅以我了解的案例。如果能为大家开拓思路我就很满足了,选择其中有价值内容的吸收一下吧。


PS:

推荐我的公众账号,记录在运营工作中的思考,微信搜索:运营狗工作日记

首先,按照知乎回答问题的惯例,来重新看下问题:

运营的关联岗位是什么?

产品。

产品负责什么?

从零到一。

运营呢?

从一到一百,到一千,到一万。

简单具体来说,运营就是负责把产品从一到一万的过程。


好了,这是运营的目的,和产品经理核心的不同是,要实现扩散,爆发,增长,收益等等,很多人说产品经理是公司的核心岗位,也有人说产品和运营不分家,但就实体产品和大部分APP来说,能够帮公司实现利润的岗位,才是核心岗位,不论是销售还是运营还是产品。
由于互联网初期是各种产品的蓝海,只要是靠谱的产品都能利用互联网低廉的传播成本,进行快速扩散,甚至让人想起了2013年2014年的微信公众号时期。但2016年的现在,运营的价值逐渐凸显,因为产品同质化越来越明显,区别于运营层面和公司层面的价值开始,所以运营要做就是在互联网上最低成本的扩散,爆发,增长。


然后,有人说从零到一很重要,重要到列为最高项,其实大可不必。作为企业来说,利润才是最高项,即使你做出了从零到一的牛逼产品,如果不盈利,如果没有用户没有增长,有毛线用。
虽然现在还是产品被重视大于运营,但我个人看来,不久将来,随着产品同质化加剧,运营将会崛起。


大早上起早了,无意看到这个问题,随便写点东西。



(最后,个人微信3270557767,欢迎共同沟通进步,好结朋友,但请备注姓名和运营产品,好吐槽各家小白运营能力,不喜勿加。 )

2019年4月10日更新
距离我写这篇文章已经过去3年了。形势变化了很多。运营还是那个运营,但是互联网已经不是那个互联网了。此时进入互联网的运营,职业前景并不是特别被看好。

运营的思维可以学,运营的岗位要慎重。无论去做销售还是做市场,看起来都比单纯做互联网运营要好一些。

学一些基础的底层逻辑,踏实一点。祝福各位。

————————————————————————————

我在学校里学过企业管理,工作后在互联网相关行业做了2年的数据化运营,对“运营”这个词,有过深刻的思考。


在我看来,运营大体上是对应着传统企业的销售的。


有人说,产品是生孩子,运营是养孩子。

有人说,产品是从0到1,运营是从1到1万。

这些说法,在我看来看,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因为这些说法,都是站在所谓“互联网思维”的角度给出的解释。

没错,“运营”这个词,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火起来的。

在2014年以前,两者的指数都是缓慢增长的。但是从2015年开始,两者都出现了50%以上的增长。

而互联网公司的运行逻辑,是脱离不开基本的商业逻辑的。


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

我们先来看看,当一个商业组织进行运作的的时候,它的基本流程:我先要买原材料,然后组装成我的产品,再卖出去,最后回收资金。这四步,就对应着传统行业的四个基本部门:采购、生产、销售、财务。

而到了21世纪,尤其是2010年以来,互联网行业崛起,互联网公司的职能部门发生了一些变化,技术、产品、运营三足鼎立。在我看来,这些部门仍然没有脱离传统行业的基本架构。

比如,我想要开发一个互联网产品。我需要硬件软件,这就需要采购;我需要把产品开发出来并上线,这就是生产;上线之后,我需要找到用户来用我的产品,给我提供建议,修正之后,吸引更多的用户来用,这就是销售;最后无论通过广告也好,通过增值服务也好,获得了现金入账,这就是财务部。

在以上对应关系中,技术和产品,对应着传统行业的生产部,而运营,大体上是对应着销售部门的。


互联网运营的职责

既然是对应着销售部门,那总是离不开“人”的。的确,运营的目的,就是使得更多的目标用户,来使用我们的产品。运营的工作就是围绕着用户展开的,它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引流。产品上线之后,你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触达目标用户,让他来使用产品。这其中就需要你要知道,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我的产品哪些方面满足他的需求,用户在什么渠道,我需要通过什么样的话术、在什么时机触达他们。对应于传统销售里面的陌生拜访。关于这部分具体的方法论,请参考正确的营销思维必经的5个环节

2、保持用户粘性。用户使用过我们产品以后,我们需要通过运营手段,持续有效地推动用户的活跃与留存。比如说,各大网站的登陆、签到攒积分,或者给用户不停地发邮件等手段,都是为了促进用户的活跃。对应于传统销售的维持客户关系。

3、用户流失管理。这部分工作主要是两个,用户流失预警和用户挽回。用户流失预警,需要从已经流失的用户中发现一些特征,对潜在的流失用户进行及时的干预,预防流失的发生;如果用户已经流失了,再进行挽回的难度极大。对于运营工作来讲,主要是预警;而对于传统的销售,这两部分工作通常都是并重的。


运营和传统销售之间的区别

1、渠道不同。传统的销售工作,大多是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完成的,或者像电话销售那样,至少也是通过直接谈话来完成的;而互联网公司的运营通常不直接接触用户,而是通过营销文案完成向用户信息的传达,而通过用户的浏览、点击、退出等操作来完成用户使用情况的反馈。

2、接触用户量不同。传统的销售工作由于沟通方式和人的精力的限制,他们日均接触的用户量上限在几百到几千,但是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接触用户量差别较大,多者日均接触量可以达到千万甚至亿级的数据。

3、工作方法的不同。传统的销售工作,通常依赖于销售人员的经验;而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工作,都是建立在对于数据运用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数据来发现产品的问题、渠道的问题等等,这种数据化的思维是和传统的销售有很大的区别的。


未经许可,可以转载。


什么是运营?互联网运营是做什么的?

首先,运营从结构层面来讲可以分为几个大的方向:

  • 内容运营

  • 活动运营

  • 用户运营


而从职业角色分类来讲又分为:

  • 产品运营

  • 电商运营

  • 新媒体运营

  • 社区运营

  • 活动运营


这些运营都是干嘛的?细分的运营岗位都有什么不同?

为了科学起见,还是让我们先参考一下百科对运营的定义: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虽然有点虚,但是还是可以看出运营的工作的“杂”和“多”。如果说产品岗负责把孩子生下来,那么运营岗就是负责把孩子养大养好。

进阶的运营不仅需要对各个推广方式和渠道都清楚,还得知道各个方式渠道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等等。这不仅是能力和经验,也拼信息灵通(说白了叫人脉)。在一定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基础上,随着对用户更了解和潜在的需求更敏感,慢慢摸索出你的各种手段。

有很多名词你不一定需要精通其中技巧但必须了解的(当然其实精通多种的高人还是很多的),如SEO,SEM,活动营销,病毒式营销,edm,百度网盟,阿里妈妈,腾讯广点通,百度统计,Google

Analysi,友盟,多盟,有米等等,实在太多。

下面从结构层面具体说说这几个运营都是做什么的:

内容运营

但凡产品需要文字的地方,都可以列入内容运营的工作范围。不管是原创还是翻新,目的都是吸引用户。从流程上来讲,内容运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收集-创作-编辑-审核-上传。内容运营其实是个笔杆子的工作,但并不是说文笔不好就不能做。有时候逼一逼自己也许就出来了。也许你经常惊讶于一些文案的趣逗和奇思妙想,但是其实很多也是熬夜逼出来的。

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的本质是:快速达到某一个短期的KPI。活动运营是用户感知度最明显的一项工作。

活动运营的基本思路是:写策划-定流程-定规则-估成本-估收益-算效益-询改进。

刚开始做活动的时候,一个活动策划我要花很久去完成,熟悉了之后开始慢慢地有一些头绪:参考如下: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参与对象-活动流程-活动规则-宣传方式-指标跟踪-活动预算-效果预估。这种策划一般都是两个版本,一个对内一个对外。活动完了还必须要写活动报告。

用户运营

以一图蔽之,用户运营工作围绕着四个核心:

大家都知道产品生命周期存在种子期-增长期-平台期-衰退期这样一个大概的概念,那么对应的用户行为也就有:

用户运营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盈利。而用户流失伴随着用户成长的每一个环节。所以一个用户运营要做的事情,除了把每个环节的口子做大,还要尽量的减少用户流失,最根本的工作就是要了解用户,知道用户为什么来,为什么走,有哪里我们可以改进。

下面也说说不同的运营职业:

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其实偏产品,根本是推动产品发展。Axure、Visio、Mindmanager、Photoshop需要会一个或者多个。需要负责产品策划,制定产品及需求文档、DEMO原型、交互设计。策划线上线下专题活动。一般是比较成型的产品,不需要从零开始或者大改,小公司这个职位一般都是被产品经理包办了。

电商运营

个人感觉是比较独立的一拨运营,相对来讲一部分电商运营工资也不高。电商运营包括商品编辑(说着简单其实产品多了管理真的好累),包括上下架,改图,侵权处理等等。拿淘宝和速卖通为例,你需要知道的不仅是钻石展位,淘宝直通车(P4P),淘宝客这种水面上的东西,你还需要知道去哪里找刷单快而且专业,一些yy互刷的群不是你想进就能进。旺铺的装修、关键词的整理等等都比较庞杂。很多线上的活动运营的工作会让你如临大敌,但是做一次就是成长一次。

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一般要负责搭建与运营用户成长体系,负责搭建与运营积分体系。也负责为用户组织线上活动,丰富用户特权。需要的技能包括利用模型分层分析用户特性,推动用户数据完善。

此外,我觉得用户运营是数据依赖性比较强的。如果有相关后台,一般是每天关注。如果没有或者功能不全,百度统计,谷歌统计等统计工具一定要多看。看用户的浏览、点击,后台注册和登录要定期绘制成图示,蹦失和跳出的数据要多控制原因要多琢磨。优先关注受访页面其次再是入口页面,用户爱恨的理由可能千奇百怪,但是KPI是摆在那里的。

内容运营

基本上你要熟悉各种网络营销推广技巧和方法,熟悉网络营销手段和策略,熟悉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产品的传播规律、运作规律;会写软文(其实要能软能硬),主流的论坛、博客、SNS社区、QQ群一个都不能漏。另外,活动策划能力也很重要,毕竟要和活动运营配合来发布和组织活动,虽然不是你主导,你也得懂一点。

社区运营

工作包括社区氛围的引导及维护,造话题,引导话题走向。除了组织社区活动及话题的策划、执行和效果追踪。还要根据产品特点对内容进行筛选分级,推进优质内容的沉淀和分享。此外,社区运营的同学很多时候还要提交运营的数据分析报告。社区运营有时还需要造势,而且有时全靠人工,说多了也是泪。有玩无秘的同学会发现,你身边总把妹达人,一看还是朋友圈,甚至坦言在无秘约的,还有三更半夜捞个漂流瓶,一个头像很漂亮的妹子告诉你她在用抱抱,用微乐,这些,很可能都是苦逼的运营小伙伴。

活动运营

有人说活动运营每个运营团队都会至少招一个,我的理解是,每个运营都必须要懂活动运营,因为很多时候你不单单扮演一个角色。对于缺乏经验的同学来讲,其实敢想很重要,有些活动方式看上去都很出其不意,但不见得都是老手想出来的。另外,活动时候一定要多想想怎么借力打力,能多拉几个合作方的一定不要单打独斗。

打开今天的天猫首页,你会看到右侧有金龙鱼的广告,点进去看,是个红果果的促销活动:

不难注意到,他拉上了“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做配合,细细观察,你会发现极少有活动是唱独角戏的。

去谈活动合作,除了对自己的资源和投入力度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控制(主要可能更多是怎么说服你的老板),还要想明白对方的述求(潜在需要)在哪里,比如说(只是比如哈),你这个活动想和微信谈合作,让他给你在哪里哪里有一个入口,而你的用户可能只有那么5k或者10+k,这么小的量如何打动对方?如果你有留意你每天用的微信界面,你会发现右上角多了个“收钱”的功能,微信如此想把支付做大,如果你在活动中创造微信支付的场景,而且你的活动除了老用户会来新用户也会成倍的参与。会不会为你的谈判增加筹码?(当然也只是增加筹码咯)。微信是不会告诉你“微信支付还是不如支付宝的,我们正在努力”的,这靠自己揣摩。把微信换成应用宝,换成手q,答案都会不一样,至于是什么,看你怎么去发现了。另外合作渠道的数量来源很重要也是活动,所以,活动很累但是活动真的很有用。特别是线下活动比较多的时候,你会发现微信的联系人增长的特别快。这些都是慢慢积累的资源。

另外一点,一定要注意活动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去跟踪每一个id对活动的感知情况。一般自己的后台是有相关的功能的,如果前期系统比较简陋或者没有,一定要借助外界的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类似的工具有很多,比如麦客、金数据、灵析、有赞商城等等。


最后,推荐你看看这两篇文章:

  • 什么是运营?互联网运营是做什么的?
  • 运营是做什么的?互联网运营名词解释

我之前曾经在农业银行、腾讯等公司实习与工作,算一算,也已经有6年市场与运营的相关经验了,现在为一家创业公司的CEO兼运营负责人。对于“什么是运营?”这个问题,我想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与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希望可以帮到题主。


一、运营工作的定义

A、什么是产品运营

其实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去鉴定什么是产品运营,因为这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对从事这一类工作的统称。传统的策划算不算?算!传统的销售算不算?算!传统的客服服务算不算?算!所以产品运营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一个职业,并不能够用某一句话或者某一概念去解释清楚。产品运营的概念是模糊的,正是因为产品运营模糊的概念,才让很多人对这个职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从何入手。但是,按照存在即合理的思维方式,我们应该给运营下个定义。


百度百科:产品运营是一项从内容建设,用户维护,活动策划三个层面来管理产品内容和用户的职业。其是从内容、用户、活动三个角度去阐述什么是运营,但不足的是没有表明运营的本质和目的。

运营其实就是运作+营收,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手段来运作产品,来实现既定目标,也就是目标导向营收。

B、产品运营的目标

运营的本质是经营,运营是有成本的,因此有极为明确的目标:1.扩大用户群 2.寻找合适的盈利模式增加收入 3.提高用户活跃度。无论运营怎么玩,花样有多少,殊途同归到一点:营收。即便是短期的扩大用户,提高用户活跃度,到最后还是回归到盈利这个点。

C、产品运营到底要做什么?

1.运营策划:以数据为依据,制定产品运营策划方案。

2.渠道BD:沟通协调渠道和内部人员关系,确保转换效率。

3.媒介:推广宣传文案的撰写、话题策略、软文发布等。

4.活动营销:产品推广宣传,营销方案策划执行。会员活动。

5.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报告,驱动运营方案和产品功能调整。

6.市场监控:行业市场、竞争对手的监控。

D、产品运营的四大意识

产品运营的四大意识:

1、成本和产出意识:时时刻刻有成本意识,产出高,更高,高出平均水平。2、聚焦和细分意识:让大多数人都喜欢,确保细分为二后的聚焦。

3、效率和量级意识:效率是产品运营的真正价值,量级是kpi是光辉的数据。

4、前奏和高潮意识:前奏润物细无声,高潮时自然而来的,强求不得。

5、做产品,不外乎要想自己爽,先让别人爽:永远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注重细节;根据实际情况排定优先级比确定功能更重要。做运营,就是精打细算过日子:任何时候牢记运营的三大目标。

二、运营工作的分类

A.产品运营目标分析思路

产品运营是有成本,其有三个核心的目标:1.扩大用户群 2.寻找合适的盈利模式增加收入 3.提高用户活跃度

在这里介绍两种常规的产品运营目标分析思路。

1. 5W2H

以用户购买行为分析为例:


B.产品运营类型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当你问运营的小伙伴是做什么运营的时候,对方可能会出现以下回答:内容运营、微博运营、微信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策划运营、社区平台运营、用户运营、电商平台运营、渠道运营、游戏运营等。甚至他可能还会直接回答你:产品运营。

产品何其多,当你进入公司的时候,你所服务的对象最终指向确实是一个产品,但是实际上是这样的:负责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负责论坛里的某个板块发帖,负责某网页后台内容的更新与维护等。

新进公司所做的具体的事情和职位描述其实是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很多同学经常会有的疑惑:面试官招我进来的时候明明不是这样说的啊。所以,很有必要和大家梳理下产品运营具体细分为哪些类目。

严格来说产品运营并没有分类一说,但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区分,我将产品运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

a.按照传播渠道划分:微信运营、微博运营、直播平台运营、博客运营、贴吧运营、论坛运营等

b.按照产品类型划分:电商运营、游戏运营、金融产品运营等

c.按照媒体新旧区分度划分:新媒体运营、传统媒体运营

但是,事实上,即便我尽可能按照一定的逻辑来划分运营的分类,你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对吧?

因此,我们还是按照主流的产品运营思维,统一将产品运营从可执行层面划分为: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

无论是新媒体诸如微博微信运营还是我们说的电商运营、游戏运营都离不开内容、用户及活动这三者的相互配合。任何的运营都是通过这三种运营方式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只是具体的策略和操作不同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利用很多工具会和市场策划、项目管理等进行接触,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产品运营和市场、产品等要素会相互交织的原因。

简单来说:无论是什么性质什么类型的运营都离不开用户,用户在互联网时代最能够接触到的东西就是内容或者说产品,内容是以文字呈现而来的,所以文字其实也是产品或者说产品的一种表现形式,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内容,需要策划相关活动,吸引更多地用户,循环往复。

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下这几个概念:

a. 内容运营:

通过创造、编辑、组织、呈现网站内容,从而提高互联网产品的内容价值,制造出对用户的黏着,活跃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的运营内容。(来源张亮《从零开始做运营》一书)。编辑微信公众号文章、创作一条140字的微博、报纸杂志撰写新闻稿上传到网站等都可以视为内容运营。

b. 用户运营:

我们先来看看百度百科给的定义,用户运营指以用户为中心,遵循用户的需求设置运营活动与规则,制定运营战略与运营目标,严格控制实施过程与结果,以达到预期所设置的运营目标与任务。我一直遵循能够用人话说的尽量用人话,能够简单说的一定要简单说。用户运营顾名思义,是以用户为核心的运营方式,主要是用于用户类产品以及产品里涉及到用户的模块(其实哪款产品不是针对用户的呢?)。比如说我们最为熟悉的游戏产品梦幻西游。

c. 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可以被称为策划运营,通过一定形式的活动策划去实现运营目标,对于用户角度而言,活动运营主要是拉新,留存,促活。对于最终的目标导向而言,就是盈利。活动运营是三种运营里最为复杂的一种,一个活动需要的策略需要结合市场等各个方面。

执行难度而言,活动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但并不是说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不重要。一个好的产品运作起来一般都需要三者的结合,相互配合。

关于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将会在后续内容中具体讲解。

三、运营工作的职责

广泛意义上来说,运营的工作内容包含这几块:

A、内容产出

内容大致分为四种:

一是营销方案方向的Banner、push、短信文案、,重在吸引用户点击。

二是偏推荐方向的导购文案,深入挖掘商品或者服务者的特色,对其内容包装和推广提高转化。

三是规则说明型内容,活动的玩法,相关的标准和产品的功能说明,需要简单直接让用户明白。

四是场景相关的软文、用故事、段子、话题、购物场景等方式引起用户兴趣,唤起用户的需求

B、资源把控

活动、频道都是资源位,资源是有限的,就会出现竞争,资源的管理就需要立规矩,不然就会有人问上资源位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他能上我不行,这涉及到横向行业、品类维度的划分,和纵向的商家头部腰部。尾部的分层。细化来说还包括同一个页面,商品先后排序的调整优化。

C、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整的很重要,从哪几个角度分析,需要哪些指标,不同指标间如何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数据的变化代表什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改进的举措。从完全不会,到逐步有一套思想方法,个人觉得数据分析是做运营以来最大的收获之一。数据是评价效果的客观标准,是辅助科技学决策的重要手段,不会做数据分析的运营就是瞎子。

D、沟通

做运营常常会觉得我今天好忙当好像啥都没完成,很多的时候都在辩论探讨中。作为需求方,需要与产品、设计、开发同学沟通,保证需求不变形,实际最终效果。最为资源方,需要与行业商家同学沟通,明确规则和标准。

E、杂事

说运营琐碎,就是因为安排好以上几大块工作外,需要自己默默低头审商品、做图片、编页面、营销后台人肉操作甚至采购发货等。这些都是运营要做的事,细分来看其实包含了三个岗位,内容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提炼这几个岗位的侧重点。

四、什么人适合运营

运营人该具备的特质:

策划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如果想要在运营岗上有所突破、能建立起自己运营团队,只具备这些基本的能力显然是不足够的,你还需要些进阶版的特质——自我增值意识、商业思维与管理能力。

自我增值:顾名思义,就是得学会自己主动学习,根据职业要求不断对自己进行充电。懂得从不同的渠道搜寻、收集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不做“伸手党”。“伸手党”凡事喜欢依赖别人,向别人请教的问题其实自己从网上很容易就能搜索得到答案,没有请教的价值与必要,他们其实缺乏的是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自觉与能力。

商业思维:具备一定的商业思维能力,肯定能成为一股帮助自己晋升的助力。商业思维,简单来说,就是懂得从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生意人的话,生意人的目标是用最低的成本赚更多的钱,而运营人的目标是用最低的活动成本,赚取更多的流量与利润,吸收或留住能产生价值的用户。

管理能力:想要成为一个leader必须具备的能力,懂得安排合适的人来做合适的工作,使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效用,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五、运营工作的发展路径

产品运营的职业发展阶段与其它相关职业的发展阶段大同小异,都是从初阶产品运营助理的工作开始做起,不断积累经验,慢慢晋升成为产品运营经理。互联网行业发展如此迅猛,一般随着公司产品的崛起,晋升的步伐会越来越快。下面是运营人员的一个大致发展路径,具体发展速度与上升空间因人、因公司而异。

●运营助理/专员 0-2年 ¥5-8K/月

不断熟悉公司的产品,在leader的带领下完成相应的运营任务,统计整理产品运营的数据,参与一些运营方案的策划和执行。

●运营经理 3-5年 ¥8-15K/月

有了一定的运营经验,能够独立策划并完成一些运营活动,关注市场及竞品的动向,结合产品运营的数据指定运营方案

●高级运营经理 5年以上 ¥15-40K/月

具备了丰富的产品运营经验,能够主导产品运营的方向,带领团队制定运营方案并实施,与上级沟通产品的战略目标,对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负责。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想进互联网行业的同学们与我讨论交流~!

运营这个工作其实是有很多有不同的侧重点,它们分别为公司解决不同的问题。

同时因为它包含很多的种类,再加上各个公司不同的业务类型,所以导致很多人对运营的感觉是:要做很多事情,很像是个打杂的。

那么之所以会有很多的误解,是因为没有站在很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

现在,就让我们来用一个升维的视角来看看运营。

广义的运营

因此,只有在围绕用户和产品的前提下,运营才有了意义。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那么细分的运营的细分维度有哪些呢?

运营的细分
  • 用户运营
  • 内容运营
  • 社区运营
  • 市场运营
  • 商务运营
  • 产品运营
用户运营

围绕产品的用户去作工作,你要去贴近用户,团结用户,去引导你的用户去使用你的产品或者功能,和他们变成朋友,建立联系。

内容运营

创造、整理、发布内容。不仅是要有一定的输出能力,也要你能够约稿。


社区运营

兴趣相投的人会聚集到一个社区里,会把社区变成网络中一个活动场所甚至是一个家。你可以在社区里去做活动,做抽奖,做投票,做讨论,去设置一些社区的规则!总之是要活跃你的社区。


市场运营

帮助公司带来流量,形成口碑传播。


商务运营

对外合作,联系媒体,对公司进行报导;同类企业的合作,进行换量。


产品运营

产品的发展以及新功能的上线,依据都是来自用户的反馈。为了使产品更好的满足用户,就要不断根据用户的反馈来修改产品的功能。

在知道这些细分的运营到底是做什么之后,我们必然是要站在产品用户的基本逻辑及产品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个视角来看待运营,否则运营就失去了灵魂,没有了意义。

  • 用户基本逻辑
  • 产品发展阶段
用户基本逻辑

基本逻辑:用户从开始接触你的产品,到非常信任你产品的过程。

如果这个信任值满分是100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到:

0分:用户刚刚来到你的网站或者刚刚下载了你的APP。

10分:用户对你有一定的了解,他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会看看产品是不是很屎,评价是不是很烂?

40分:在上面的基础上,用户可能会对你感兴趣,会更加的详细浏览你的产品页面,甚至会加入一些群组,和里面的人或者工作人员进行聊天。在觉得还不错的情况下,对你的信任就达到了40分。

60分:达到了40分,并不一定会形为你的付费用户。当我们的产品确实能为用户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不是骗人的产品。这个时候用户的信任度就达到了60分,成为了我们的付费用户。

80分:并不是说,成为了付费用户,我们就不管了!在用户付费之后,我们持续为用户解决在使用产品当中遇到的问题,去答疑,去互动,真正的帮到用户。用户这个时候就会不断得到帮助,得到好处,持续的粘在产品上。这个时候的信任值就达到了80分。

100分:当用户确实通过产品或者服务解决了他们的问题,用户就会向他们的朋友推荐,完成产品的自传播。想必这是每个产品想要达到的状态!

那么这些过程,需要哪些环节?
  • 用户获取
  • 建立联系
  • 促进活跃
  • 提高留存
  • 口碑传播

这些环节可以用一个数据图来表现,帮助你来理解。

同时,不可能每一个用户的信任值都能够从0分到达80分甚至接近100分,所以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的流失,然后形成这样的一个漏斗,因此运营工作就要针对这些环节做很多的工作。这里有一个视频(免费),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些概念。一个产品必经的5个运营环节 - 暖石100

产品发展阶段

产品的不同发展阶段,运营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不同发展阶段

萌芽期:产品刚刚上线

发展期:验证了生意模型,不断扩大市场

成熟期:有了一定的市场,用户不断增加,开始不断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品牌

衰退期:用户粘性开始减弱,甚至流失。

各个阶段的侧重点

萌芽期:重点是市场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



发展期:重点是用户运营(社群)、市场运营、社区运营、产品运营。



成熟期:重点是用户运营(社群)、商务运营、社区运营、内容运营。



衰退期:重点是用户运营、产品运营、市场运营。


因为用户开始流失,就需要了解用户为什么流失?是哪类用户流失?在得到反馈后,就需要调整产品,同时找到新的目标人群,来得到新的利益增长点。

当我们已经了解用户的基本逻辑和产品不同发展阶段,再来看各个运营细分的话,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用户运营:


内容运营:


社区运营:


市场运营:


商务运营:


产品运营:

最后:

运营很像是一门艺术,虽然有时很累,但相信你换个角度,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是分割线------------------------

觉得有些小帮助,就点个赞吧!


如图是我所理解的运营

----------------------------------------------------------------------------------------------------------------

在看过张亮的《从零开始学运营》和黄有璨的《运营之光》前,

我对于运营的理解其实相对比较个人化。


因为从2011年开始,我所接触的比较深的运营工作,

其实更多是新媒体运营和电商运营。

好吧,2011年我们还不把新媒体运营叫这个名,

彼时我们叫做社会化营销。


而电商运营其实这几年虽然涵盖全面,

比如既要做后台操作,又要看数据对用户进行分层,做活动策划出内容等等。

但大多数人还是把互联网产品和电子商务分成了两个体系。

比如张亮老师在早期其实比较擅长用户运营,比如会员体系搭建等工作。

而黄有璨老师呢,做的更偏互联网产品运营和内容运营。


所以在看这两位大神写的书的时候。

我才逐渐厘清了整个运营大抵这些年的发展脉络。


大概开始时间应该是从2010年开始,

互联网圈儿才逐渐有了“运营”的概念。

而电商其实从08年开始就已经开始有了商家运营和品牌运营、店铺运营等细分。

当然那时候,淘宝和京东的商家对于运营,有其是对内容和用户的重视,

确实不可与今日的重视共语。


之所以觉得好像电商要发展早一些的原因,

大抵是因为电商是直接产生效益,而互联网许多时候是先聚集人气,后续才考虑变现。

那时大家更关注在商品本身卖点和售价,以及对平台的资源获取和玩法熟悉上。

远远不如今天大家开始理性的回归到全盘的考量如何做生意上。


所以我其实同意黄有璨的预言,

即从2016年以后,互联网才真正开始重视运营的重要性。

因为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线下的生意。

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重,技术能带来的区隔越来越低。

所以只好靠运营这种不是技术手段就能拉开差距的工种来进行更加细致的差异化发掘。


很多人感觉,生意精品佛越来越难做了。

但事实上也许从阿里和京东的角度来说,

并非生意难做了,而是以前大家靠投机取巧惯了,

一旦开始进入正常的经营和竞争范畴,大家反而觉得生意难做了。


最近发现同事们开始讨论“什么是运营”。

大家列出了常见的运营分类:

用户运营、产品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新媒体运营等等。

精品佛所有的工种后面都可以套上运营两个字。

于是大家都有些懵逼,

到底啥是运营呢?

前面的开头我简单的给大家串了一下运营的发展历程。

大家可以发现,其实运营这个词儿真正发扬开来并没有几年。

只是希望这个词儿不会像互联网思维、社会化营销、品牌定位等词汇一样风靡。

因为大多数风靡都像是一阵追捧过度的邪风。

好好的一个词,先是被神化,又很快的遭人鄙弃。

而我其实还蛮喜欢“运营”这两个字儿本身的。

此时我的心态应该像是,

有一位我非常喜欢的小众民谣歌手,我天天向别人推销这个人多么厉害。

而忽然有一天,他真的火了,全民皆知,我反而不那么喜欢了。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运营到底是个啥。


我比较爱从两个字的角度进行解释。

运营,“运”呢取我们熟悉的运筹和运作这两个意思,也有使动的意思,使某件事运行。

“营”字,我的理解应该拆做两种补解释,“经营”和“营销”两个角度。

“经营”不仅是卖货,比如我们也总说感情需要经营。

而“营销”里毕竟有个销售的涵义,所以营销更多是为了向他人推介。


为啥要这么解释呢。

其实是做种铺垫。

跟本文的开头一样。

互联网圈里的其实很早就把电商和互联网产品区隔开,

这样也就理解了为啥互联网圈的运营其实对于销售这件事可能不如电商的伙伴理解清晰。


但既然时下这个方向都有运营这个词儿从中定义。

那么下图就介绍了目前的互联网圈其实有啥需要运营的。

从我的角度来说,确实所有的产品类型,都可以叫做是产品运营。

又因为活动在整个运营工作里的特殊性,

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做活动和日常分成两个大逻辑进行分析。

而把数据运营这个词儿单拎出来,其实是想表达,

无论什么产品,活动或者日常,根源上大家都需要数据来进行运营决策的判断。

从产品类型角度来说,我列出的其实不全。

这里仅举几个例子,大家能懂意思就好。



当我们对于互联网公司运营的岗位大抵有了较为清晰的逻辑。

接下来要说的就比较对我的兴趣。

因为在我来看,就像这张脑图的名字,

叫做《无一物不可以运营》。

运营作为岗位名称是个名词。

但对我来说,运营始终是个动词。

而这个动词也不仅存在于互联网产品中,

其实运营这个动作,在生活中各类场景都可以看得到。



如图所示,

运营真正产生的价值其实远不只在工作中,

在生活中也是十分效果显著。

甚至这公众号在某种程度来说,

也是我把我自己梳理各类运营现象和技巧的一个总结和记录渠道。

毕竟大家已经看过我分享的比如如何用互联网营销的思维拆解电影营销。

如何用运营的思路来分析春晚,段子手创造逻辑,武侠小说的撰写逻辑等等内容。

比如我最近其实对运营的思路来分析古代战争就非常感兴趣。

无论是《雪中悍刀行》中讲述的北凉战北莽的两国之战。

还是《择天记》中整个人族联手妖族对抗魔族的两族之战。

甚至是近期看的《荡寇风云》戚继光抗击倭寇。

其实每个细节都充满了运营中要注意的各类细节。

这种充满于世界的理性逻辑,着实是充满了逻辑美感。

所以我特别相信在开国前,

之所以各个行业里都会冒出一批优秀的战争指挥官。

因为逻辑这件事本身是客观存在,

并且可以通过练习掌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的。

那么一个好的生意人,只要有足够的磨炼,

危急时刻也可以很快成长成一个战争运营官。

扯远了……

所以通过上文,大家应该看得出,我对于运营的理解更多是对于一件事儿背后逻辑的探索。

运营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一件事物进行系统的假设和研究、归纳,

继而通过试验的态度寻找这件事儿的结果、答案和运行逻辑。

就是我对于运营这个词的理解。



如果你看懂了这篇文章,并且实践中自己也在不断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工作。

欢迎你跟我留言分享,你工作和生活里运用过得运营逻辑。

请开始你的表演:

结尾说一句,

现在回复“运营”到公众号后台(夏狐狸说电商和电影营销),就可以获得今天分享内容的完整脑图。

----------------------------------------------------------------------------------------------------------------------

2017/6/11更新

下面这张脑图暂时不展开详细写内容,不过却从利润的角度重新倒推电商运营需要做的一些工作和注意的一些数值


同时更新一下,电商运营日常做的工作



----------------------------------------------------------------------------------------------------------------------

文章最后我继续分享一下我喜爱的书单。

下面的书单是我自己读过的一些好书,希望可以帮你建立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


http://weixin.qq.com/r/Hj88JKzEmPHnrehH92oM (二维码自动识别)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

“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

这个懒蚂蚁效应对于实际运营工作生活有没有意义呢?可以看一下丁香医生的运营团队分工。

出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48225/answer/663812184(公众号里的排版和内容信息更多些)

整个内容生产工作里区分了三个板块,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中间这个“标品”团队,一般人看到标品的含义往往意味着这是一个生产标品内容的内容撰写团队,这是一个标品动词化的理解,生产标品内容。

实际上,你可以把这个团队名词化的理解:制定内容产品标准化规则的团队。

我们都知道内容不具备标准化,因为每个人对内容,尤其是标准内容的认知是不同的,如果无法达成一致的共识,那么就会出现内部混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打法,往往还都是没有流量的打法。除此之外彼此之间的沟通也是存在抵触的,每个人都会认为我的才是对的。


当时如果把运营和产品标准化整合成一个“标品”团队呢?

整理爆款的共性逻辑,制定内容产品标准化的样式,内容团队完全按照这个内容的标准来进行内容生产。

那么反过来理解一下,当运营实现了爆款内容的标准化生产,是否能够稳定可持续的生产爆款内容?

再反思一下,为什么有的内容团队能够不断连续的实现刷屏级事件,而在某些人身上爆款只是偶然出现一次?

那么找到运营规则,并将这套规则和内容结合起来来制定内容生产标准的团队或者是个人是否就可以称之为团队里的“懒蚂蚁”呢?


丁香医生的运营团队目前在生产部门主要就是两个板块的结构。

一部分人负责内容标准化的制定;一部分人负责选题围绕选题来做标准化的内容生产,那么再回看一下这篇文章:

如何追好热点,做好热点事件的运营?

追热点成为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姿势,丁香医生的内容生产系统是否已经是懒蚂蚁效应的优秀应用案例呢?


前段时间看到了某大佬关于运营是什么的介绍文章,写的很不错。


大佬将运营分成三个层级,运行,运营和运作。

这里主要将前两个,因为运作比较魔性,个人特色比较浓重难以标准化。

运行的含义比较简单,如果你从事过流水线的工作,或者说是做过餐厅的服务员,你大概就明白了,你的工作任务无需你提供额外的想法和能力,维持流水线一直运转就可以了;如果你是一个餐厅服务员,一般的工作有哪些,记住客户点单,将客户点的菜送上去,客户走了后把餐位收拾一下能够空出来迎接第二位客户,这样就能保证餐厅的正常运转了,你不需要替老板考虑营收,考虑客流量需不需要做活动,你只要让让客户在这里有位置,有饭吃就可以了。

丁香医生的生产标准化内容的团队呢?新闻栏目的内容编辑呢?做号集团的那些小编呢?如果你做的事情只是让你的账号有内容发布,那么你的工作性质呢?

反过来想,自己为什么学不到东西,无法成长呢?你觉得螺丝钉能成为管理机器运转的人吗?


如果上升到运营呢?

那就需要考虑业务指标,看数据做经营了;餐厅店长需要看人流量,利润表考虑要不要做活动,做什么活动,总结有没有效果,有什么经验,下次怎么做了;也需要考虑重新规划菜品和价格,那些是增加客流量的菜品,又有那些是适合做高利润率的菜品了;流水线工厂的运营就要考虑怎么才能提高生产效率,能提高多少,怎么节省运营成本了。

那么在丁香医生的内容生产团队呢?做标品规则的运营就需要找到爆品的规则,将规则融入到内容产品标准化里,实现内容标准化了。


运行:每天日复一日,像一个模子一样,大量重复性工作,是最基础的运营。


运营:在和用户打成一片之余,从用户身上掳掠业务价值,运营重优化,善于数据分析,发现细节问题,从而四两拨千斤,也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模式,比如拉新、留存、促活跃等等,善出奇兵。


运作:是高层次的产品运营,往往是高屋建瓴的重量级人物担当,下棋能看好几步,有“道”有“术”;还有一类人,就是自媒体,他们兴趣驱动,耐得住寂寞,坚持原创,在各自行业中树立自己的权威,有自己的一批死忠粉,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运作魔式。唉

比如这个答案,我用三个月时间上了两次知乎热榜,从0到4000赞,给我公众号从零涨到了1000粉丝,背后的复盘在公众号写了,每个专注做运营都是用数据指标在做的,做新媒体尤其是有自己的一套模式。

小白如何从零开始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


希望都能思考清楚什么是运行,什么是运营,其次是想明白为什么迟迟自己的流量无法做起来了。

如果你要从事运营,希望时刻反问自己一下,你是在靠运气吃饭,还是在凭借运营能力做事?

多图预警,此回答包括7个部分:

  1. 什么是新媒体
  2. 为什么要做新媒体
  3. 什么是运营——运营的3大工作内容
  4. 我适合做新媒体吗
  5. 新媒体公司的基本情况
  6. 我适合什么新媒体岗位
  7. 如何成为一个月薪2万的新媒体总监

------------------------------------正文分割线----------------------------------

有数据显示,目前公众号已经超过2000万个了,虽然也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新媒体的前景,可是新媒体类型很多,有的还在野蛮生长,有的已经团队化运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新媒体从业者、转行做新媒体的朋友容易遭遇:

  • 不知道适不适合做新媒体
  • 不知道新媒体公司基本状况
  • 不知道怎么找到靠谱的新媒体公司

这篇文章从什么是新媒体说起,一直讲到怎么加入一个靠谱的新媒体公司,相信可以帮助你在求职新媒体公司上的疑惑。

1. 什么是新媒体

传统媒体的代表是电视、电台、书籍、杂志、报纸等等。而新媒体就是在手机、电脑里一些内容的载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微信、微博、直播、短视频等等。



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代表,以版面计算,有固定的发行量和清晰的盈利模式。报纸每天印多少册、多少份都有固定数量,每个买报纸的人也都要给钱,盈利模式很清晰。一开始就可以付稿费,去养一些记者。

而把这个报纸放到手机上,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微信为例,用屏幕来计算,没有固定的盈利模式,生死看标题。报纸上发行一万份、十万份,都是有钱赚的。但微信上发文章是没有钱的,可能你写出了十万+也没钱。



新媒体的一个特征就是标题特别关键。过去买《读者》、《知音》,你相信他的品质,不用看每篇文章的标题、内容,大概看一下本期选题是什么,就会去买了。

而现在公众号就不一样了。一篇文章的信息很短,而最重要的就是标题。经常有人问我标题重要还是内容重要,要我说,标题是内容的一半。



除此之外,传统媒体的创作者和现在的新媒体运营人员有什么区别呢?

创作者是选好题材,写好稿,投稿到杂志,被录用就完事了。和真正的读者几乎没有互动,稿子被选用了就不需要再做其他的事情。至于怎么修改、排版,都是后面媒体编辑的事情。

而运营人员不一样,选好题材,写文章、编辑排版,推送出去之后你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要关注和记录各项数据,要去互推,求转载,求投稿,还要伺候各种用户,非常的辛苦。

所以很多人说,谈恋爱不要找新媒体运营。甚至正在啪啪啪的时候,看到一个微信消息就可能爬起来去追热点了。

既然这么苦逼,为什么还要做新媒体呢。

2. 为什么要做新媒体



借用薛之谦之前的话: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怀才不遇,自媒体已经足够承载任何一种形式的才华。

在以前,我们想要影响十万人或者一百万人,是非常困难的。可能要上电视,要发很多广告,做很多节目才行。

现在只要你有一个公众号,有一个微博,可能轻轻松松就影响几千几万人,甚至没有上限。而影响力就是财富,可以用来变现,甚至去出书。

我自己个人学历只有中专,干过很多奇奇怪怪的工作,上学的时候都要自己去挣学费。做过工厂包装、工地搬运工等等好多好多很苦很累的工作。做自媒体和公众号,是我做的那么多工作中相对轻松简单,而且收入比较好的行业。

如果你的出身不好,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不怕没有资源,没有背景,属于我们的时代到了。



如果你已经理解了什么是传统媒体、新媒体,什么是运营人员,什么是创作者,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下面就来看一下什么是运营。

3. 什么是运营

以微信为例,运营涉及的工作通常包括了三个目的——拉新、留存、促活。


拉新,就是为你的账号带来新粉丝。带来新粉丝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策划和制造一个具有传播性的话题,可以是跟热点话题创作爆文,可以是投放广告,也可以账号之间互推。

留存,就是粉丝关注之后留下来,可以是你的内容粉丝喜欢,也可以是你能提供的服务粉丝刚好需要,也有可能你长得特别好看。总之先让新关注的粉丝不要取关,最终长期关注阅读你的号。

促活,就是“促进用户活跃”,就是让你的粉丝愿意更频繁、更开心的看你的公众号。你可以通过起一个更有挑逗性头条的标题吸引打开账号,可以做一些签到送奖品活动,可以做一些话题讨论组,总之多做一些可以提高粉丝活跃度的事情。

微信运营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三个类型: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那么相对应工作内容增多之后一般会产生三个岗位:编辑、客服、策划。



内容运营,内容来源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转载、原创高质量内容,常见的公众号都是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把粉丝产生的高质量内容加工优化,最著名例子的就是深夜发媸了。

用户运营,直接和粉丝打交道的人,最常见的是后台客服,相应的微信群管理员,还有公众号衍生的个人号。一个有用户运营的公众号和没有用户运营的公众号,差别不是一般大,如果只有一个公众号,粉丝只会看看内容而已,如果有了一个随时互动的人,那整个账号就鲜活起来了。

活动运营,结合微信和自身特点策划活动的人。其实几乎所有企业类微信都会首选通过活动吸粉,好的活动确实能够带来很多新的粉丝,但在微信做活动会有很多风险。



下面以麻辣烫为例,来说明什么是运营。

如果你是一家麻辣烫店的老板,你就需要思考怎么吸引新的客源,通过客户口碑还是网上团购?还是到街边派传单?这就是“拉新”。

其次,客户到店之后,你能不能服务好这些客户,让他们开心地吃完这顿麻辣烫?而不是一来到店就掉头走人了。这就是“留存”。

还有,如果你希望那些吃过你们麻辣烫的老客户再次消费,那是不是需要做一些促销活动吸引他们继续老消费呢?这就是“促活”。



内容运营就像是厨子和买菜的人,客户吃到什么都是由他们负责产出,你这家麻辣烫什么口味,材料够不够新鲜,这是直接影响到根本的。同理,一个账号的内容好不好,题材够不够新鲜,编辑推送的内容适不适合粉丝的口味,决定了粉丝会不会关注。

用户运营就像是服务员,客户的每一个需求是不是及时满足到了,一家麻辣烫店除了好吃服务也必要跟得上。同理,如果一个粉丝在后台给你留言反馈,如果你从来没有及时互动过,粉丝就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很容易就会流失了。

活动运营就像是市场策划,有什么活动可以吸引到新客户到店消费?有什么方法可以老客户二次消费?什么主题,什么形式?需要大家如何配合?同理,现在公众号涨粉的活动你知道多少个了?这个活动会被封号吗?如何规避?

本质上,运营公众号和麻辣烫一样,都需要拉新、留存、促活。

4. 我适合做新媒体吗

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新媒体公司呢?我从一个面试官的角度来谈谈吧。

我去面试一个新媒体的新人的时候,必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好友数。我个人的一个偏见就是,假如一个人的微信好友数只有一两百,我可能判断他不太适合做公众号或者新媒体。

这是非常简单一个道理,假如我现在要传播一篇文章,你觉得是200好友传播的更广,还是有5000好友传播的更广。如果只从数字上来判断,那显然有5000好友的传播会更广。

另外也会看他朋友圈发的图文,容不容易引起别人关注,有没有传播性,去判断他有没有网感。

第二个就是问他知不知道很多的公众号,能不能说出一些不一样的点,或者记得一些不一样的栏目。如果一个人对公众号有研究的话,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第三个就是看他有没有做过一些具体的实际案例,最好是自己完整的执行过一些案例,并且效果还不错。

第四个就是看他能不能接受比较碎片化的工作方式,有没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对内容的感觉等等。当然了,还得能加班才行。

第五个就是看他知不知道一些涨粉的套路,或者别的具体方法、技巧。以及他的学习能力。

这是我从面试官的角度,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做新媒体。那反过来,从你的角度,上面说的这五点,你有没有具备,或者说有没有兴趣呢?

5. 新媒体公司的基本情况

我把新媒体公司分为5类:草根、自媒体、机构类、企业官方、网红电商。

1、草根类:这类公司一般来说做公众号都非常早,手上有很多号,粉丝非常多,但是内容创作能力不强,大部分靠转载。最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运营能力。

2、自媒体类:一些自媒体号做大之后,自己开的公司,比如入江之鲸这种。这种一般对内容原创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3、平台类:像十点读书、视觉志这些,整体来看运营体系都非常成熟了,一般新人进去就是做每天具体的执行工作,运营、内容能力都有要求。

4、企业官方:这种就是大企业中的新媒体部门,额,如果你想在新媒体领域有所发展的话,这种岗位真的不推荐。

5、网红电商:很多微博、微信红人的公司,一般需要的都是网红助理、或者是策划岗位。

6. 我适合什么新媒体岗位

先来看,运营一个公众号需要多少人,以及怎么分工。

运营公众号跟麻辣烫一样,有的店一开始比较小,老板、服务员、厨子、买菜都是老板一人包办,广东话称“一脚踢”。

后来业务大了之后就需要更多的人手来负责不同的工作,就会有专门的厨师班子,服务员,市场策划人员,还需要请一个店长来统筹管理,老板就可以抽身去做一些资源整合的事情了。

公众号也一样,一开始可能只有一个人,慢慢粉丝和内容多了以后,一个人管理不过来了,就需要有人专门负责准备内容,有人专门和用户沟通,有人专门策划想点子,可能还需要一个更有远见的人来统筹全局,创始人才有机会抽身去做一些行业合作的事情,寻找更好的发展。

这里分享我们团队开号的一个原则:123原则。1个号,2个人,3个月,具体就是我们花3个月份时间,用2个人一起做1个号,如果能做起来就做,做不起来就换方向。

另外再分享两个模型,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新媒体团队,以及看看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岗位。

产品人、媒体人、运营人



这是古典老师的三元人模型:媒体人、产品人、运营人。



这张图中,左边这位是快刀青衣,负责罗辑思维的产品;中间的罗胖负责媒体;右边的脱不花负责运营。

如果一个团队由这三种人构成,是比较完整。有些人比较牛逼,三种都可以搞成。我就不行,我做运营可以,稍微做一下媒体也可以,但做产品不行。

在2016年我做了很多产品人要做的事情,搞得我特别特别痛苦。后来我发现直接跟人合作就好了。找一个合伙人,或者直接入股一个技术公司就行了。

那怎么判断自己是产品人、运营人、媒体人呢。就比如说你看到了这篇文章,你的第一反应就决定了你是哪一类型的。

你的第一反应是我把这个文章转发给更多人看,把信息传播出去,那你可能是媒体人。

你的第一反应是这篇文章讲的很好,那我要怎么用呢,对我有什么启发。去增加自己的信息量,这个就可能是产品人。

你的第一反应是这篇文章是谁写的,我去看看他的公众号还没有别的文章。找更多的传播者,整合资源可能就是运营人。

内容+运营



这是常见的明星和经纪人的关系,内容和运营是大号典型的组合。有非常多千万级百万级大号的主要负责人都是两个,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运营。



有个号叫单身狗,主编叫狗哥,其实狗哥是个女生。她写的段子非常有趣,背后有个合伙人,叫木易,就是运营人。

包括我们非常熟悉的石榴婆报告,石榴婆本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记者,她负责内容。但我们看每一次出来分享演讲,都是他老公。他老公是典型的运营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公众号结构。

一旦确定这个框架,无论是招聘还是求职,就都比较明确了。



内容的岗位就文案、策划、设计、插画、记者等等,这些关于内容输出的岗位就出来了。

运营岗位有推广、公关、客服、群管理、商务、经纪等等。根据上面说的这些,来看看你适合做哪个岗位。

至于怎么获得一个新媒体岗位呢,就比较传统了。

第一个就是各大招聘网站,拉勾、Boss直聘等等都有很多优质的新媒体岗位。
第二个就是内推、朋友推荐。新媒体公司都是近几年出现的,没有太多死板的规矩,找朋友推荐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双方看对眼就行。
第三个就是自荐。很多公众号都在持续招人,菜单栏里都可以看到简历投递的地址,如果没有的话,发送“招聘”、“求职”、“实习”等等关键词,也会有回复。

总的来说,在新媒体行业,人比岗位缺。

7. 如何成为一个月薪2万的新媒体总监

首先看一下运营岗位在一线城市的薪酬标准。



一般的运营(小编级别)4-6k,优秀的运营(主管)6-14k,一流的运营(总监级)14-22k,神级的运营(合伙人)除了14-22k之外,还要有4-12%的股份或者期权。

我从一般的小编再到首席运营官,每一步都经历过,各个岗位我也都很熟悉。下面说说,如何做好各个岗位的工作。



▌如何做好一名编辑或者内容运营呢?

不用太纠结是否原创。不要把自己简单地定义自己是一个小编,只是每天随便发发文章。一名合格的内容运营,不管是原创也好,编选也好,首要的任务是为粉丝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最好的内容运营未必是最能写的,但一定是最懂用户心理的,如果你懂用户又能写,那最好,如果你懂用户不会写,你就需要和原创作者们保持良好的合作,这样方便你第一时间拿到新鲜的热文。

把精力用在提高内容价值上。不要花半天的时间来排版一篇文章,50块设计得再好看,也比不过100块。价值!价值!价值!

时刻关注粉丝反应和数据走向。一篇文章发出来之后,粉丝有什么反应,你的朋友圈中有没有人转发?说了什么?有粉丝评论吗?这些都是粉丝最直接的反馈,你才知道自己的内容是不是符合了粉丝的品味。

第二天马上分析数据,阅读率如何,转发率如何。你心里需要有一个大概的基准。同样的位置,如果一篇文章转发量很高,可是阅读量不是很高,那证明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可以打动人的,可能是因为标题起得不够吸引。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说人话。为什么很多传统媒体来做新媒体,往往效果不好呢?很重要一个点就是大部分人不懂怎么说人话,不接地气。

我以前就经常犯这种错误,经常说什么凤凰涅槃、脱胎换骨、醍醐灌顶等等。以前我做销售的时候,经常给顾客扯一堆数据,讲互联网术语,结果弄得客户一脸蒙蔽。

后来老板看不下去了,跟我说,你要讲人话才能把东西卖出去。所以也请你审视一下自己写的内容,有没有一些是大家听不懂,纯粹是为了装逼而加上去的。



▌如果做好一个客服,或者用户运营呢?

不要忽视每一个粉丝。我们早期做公众号的时候,每新进来一个粉丝我们都会主动搭讪,问他们从哪里关注的,最期待收到什么内容,可能的话兴趣、职业、星座等等都要了解清楚。

经常看到一些公众号粉丝不多,只有一两万或者几千,但留言非常非常的多。一般来说这个号一定是公众号主人自己来运营。不忽略一个粉丝,把粉丝当朋友去聊天,才会有一个比较高的活动度。

我做任何一个公众号的前500个粉丝,基本上都在后台跟他一对一的聊天。聊着聊着然后问他能不能加个微信。加了微信之后,把再他的朋友圈翻一遍。

当我翻朋友圈翻到一定数量之后,就发现每个账号,吸引到的粉丝真的都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发的朋友圈内容、喜欢的地方,甚至喜欢的人都非常非常像。慢慢就可以做出一个用户画像来。

形成一个有共同目标的社群。现在大家都意识到社群的重要性,其实社群的本质不是把人拉到一个微信群里交流交流就完事了。

好的社群应该是能够号召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比如召集公众号运营小白一起涨到10000粉;召集一群胖子,带领大家一起3个月瘦到90斤。目标越清晰具体,社群越有价值。不是说一个群人每天几千条水聊信息,就叫高活跃度社群了。



▌如何做好一个活动策划,或者活动运营呢?

最重要的两个点:传播创意、用户心理。

首要你的一个能引起传播的创意。一开始会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各种抽奖活动,刚开始效果会很好,慢慢效果就没了。还有什么创意用户是没见过?不是简单地发发奖品,用户就立马关注转发了,花最多的精力用在研究:用户的参与心理是什么?

快速落地执行。如果你实在没有很好的创意,起码要有敏锐的嗅觉,多关注一些运营得好的号,时刻留意有什么最新的玩法,遇到好的方法立马复制实施。

我记得2015年1月1号,出现了一个活动叫新年签,回复数字 1-9,就回复你今年的运势是什么,当时做这个的号是深夜食堂,现在已经被二更收购了。

其实早在2014年1月1号,这个活动就有人做过了。过了一年,他来做,效果非常好。我猜这次活动,让他们大概涨了几十万粉丝。

那天我起床的非常早,7点多看到这个案例,就觉的肯定会火,于是我就赶紧飞奔到公司,跟大家说,这个活动我们一定快速跟进,慢了的话就没效果了。

确保这个创意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会被封号。你想在做微信做活动,微信有许多规则,很容易就会被举报封号,一名合格的微信活动运营,至少要有理解官方规则的能力。

最好先小规模测试,再到大规模推广,有一个缓冲期。我的一个学员做活动,一天就涨粉几万,结果到了晚上粉丝被清空了,得不偿失。

8. 小编和总监最重要的差别

小编和总监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就是下面这张图。



当我还是小编的时候,每天关注的都是我怎么把这篇文章排版的更好看,怎么让这个文案写的更有吸引力,怎么起一个好的标题,数据好不好看等等,都是这些具体执行层面的事情。

当我慢慢提升的时候,我逐渐开始关注,我们的账号这个月要怎么规划,有什么样的方法、策略可以达到目标,又具体需要什么步骤。这个时候我大概处于主管到运营总监之间的这个级别。

当我慢慢升到运营总监的时候,技能、步骤、标题、策略,这些都非常熟悉了,想的比较多的就是如何获得更大的传播,吸引目标受众。

最后考虑的就是稀缺价值了。这是一个公众号的基本点。如果你没有找到这个稀缺价值,只掌握了传播、吸引点、排版、起标题,那也不会有很大的帮助。

有可能你找到一个稀缺价值,用不是那么完美的方式去解决。但你提供的价值更稀缺,就可能比一般人跑的更快。

所以希望大家多去思考你的内容对用户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如果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话,证明你的层次也比较高了。

最后给大家推荐几本书,算作是新媒体小编的必读书单吧。

营销类:《定位》《视觉锤》《影响力》《细节》
创意类:《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让创意更有黏性》
写作类:《文案创作完全手册》《文案训练手册》《你能写出好故事》《华尔街日报怎么讲故事》
演讲类:《TED演讲的力量》《TED演讲的秘密》
运营类:《运营笔记》《从零开始做运营》《跟小贤学运营》《运营之光》

9. 最后说两句

如果你想要做新媒体,那我希望你看到这里之后,已经做好了迈出第一步的心理准备。

新媒体江湖,门槛不高,但水很深。很多公司不问出身,但以作品说话。

现在就去看书、听课,并且实际开始运营一个号,打造自己的作品。做个人品牌,对每一个准备或者正在从事新媒体的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不要辜负了这个时代。


-----------------------------------------我是分割线-------------------------------------

我是坤龙,一家6个人的文化公司的创始人,90后新媒体老司机,在行超1000单行家。从业4年,前前后后参与了近50个公众号运营。


往期精选:

如何排版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

微信公众号互推如何操作?

微信公众号如何运营?


PS:其他干货请看微信公众号「坤龙老师团队」(ID:ikunlong) ,回复“涨粉”,送你9个涨粉方法。

按照我现在的观点看,运营更像是和女孩子谈恋爱,并且能让女孩子自豪地向她的朋友们介绍你。

在我刚开始接触运营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愣头青,那时候我对商业的认知还很浅薄,认为只要服务好用户,热情满满地对待每一个体验产品的用户,用户就会成为我们的死忠粉,但是很快我就知道了事实,知道了做好一个产品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那个时候,我是一个创业团队的运营负责人,而老板是我的一个学长。学长已经是二次创业了,他拿着自己剩下的存款开始了这一次创业,而在那段时间,我们也就只能在路边吃着烧烤,喝着啤酒。虽然只有烧烤配啤酒,但是我们一直在想着一件事:怎么让北京昌平区的几个高校学生成为我们的用户。


那是我第一次负责运营,而在之前我连运营是什么都不知道,学长也并不清楚互联网运营的具体工作。于是我就开始各种尝试,我开始搞一些活动,大家只有参与线上分享才能获得礼物,而在当时我还不知道那叫活动运营。

之后我又加了每个参与活动者的微信,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对我们这个项目的看法,去询问他们在某些场景下的感受,了解真正的需求,而在当时我都还不知道这些工作是不是有意义。


也许是老天认可我的折腾,慢慢的我们开始拥有一批种子用户,我们的服务也开始有了客户,我也就有了开头的想法:只要服务好用户,热情满满地对待每一个体验产品的用户,用户就会成为我们的死忠粉


但好景不长,很快我们就陷入瓶颈,用户开始增长缓慢,同时因为项目的性质导致复购率低,后来发现与用户互动的次数也不够,导致用户开始流失,那段时间学长比我焦虑多了,我经常看到他的黑眼圈。因为学长觉得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可能要黄了,而这次一旦结束,他就要准备回家接管家里的业务了,而我则很愧疚,因为我觉得是自己不会运营导致了这个状况。

后来我们尝试着重新组建团队,尝试新的流程,甚至花钱做了一个网站方便用户下单……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但就像陷入流沙的人一样,我们的每一次挣扎,都让我们更快地陷入沙里。

最终钱花光了,我们还是解散了。

其实我一直很不甘心,我也看到了一些以前的对手将这个项目做得挺好的,我很想找到其中原因。经过这些年我对运营的学习,接触到一些运营大牛的思想如 @黄有璨老师 、 @张亮老师 、 @李少加老师等等等等,我了解到了他们眼中的运营,了解到了更科学的运营应该怎么做,于是我就注册了一个公众号@拇指运营,目的就在于将我个人的运营学习心得,对运营的思考输出成内容,再结合实际工作寻找真实反馈,检验效果后再去调整。


现在的我认为运营的核心技能是:在产品的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方式让用户与产品产生关联。而不同的用户,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却不一定都相同,所以我认为运营最后还是要走向精细化运营,让用户感受到自己的问题被解决了,而不光是依靠热情和干劲。

根据我后来对当年这个项目的复盘,我得出了以下流程:

进入校园初期,由于学生对于在线下订单维修手机没有了解,我们需要先让我们的形象印在他们脑中。

而我们当初的公众号发的文章尽是蹭热点,写段子,并没有好好树立形象,所以我们初期应该多写品牌文案,将我们的维修工程师的干净整齐形象、工作室的维修台展示出来,让他们一看到我们就想到干净的桌面、靠谱的工程师。而这是初期在拉新后,马上要开展的,这一步我们当时的频率不够,品牌形象树立不够。

而在推广到一定阶段后,我们需要开始写清楚,传统手机维修的黑幕、以及一些小伙伴在手机坏后遭遇的黑心维修商,我们需要将这些他们体验过程中不舒服,甚至是觉得恶心的画面还原,再与我们的维修方式进行对比。

当将他们的痛点唤醒后,我们就可以提供一个体验的机会,设计好一个最小的改变模式,让他们体验我们的服务。我们当时设计好的是让他们体验我们的维修速度,按照我现在的观点来看,改变还不够小。

等到用户体验过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转化他们为我们的用户了。(这一步我觉得最难)

拉新:

我当时采用的拉新方式,是通过策划出一些活动,让用户通过对奖品的渴望,通过分享转发获得资格。

促活:

按照上面所说的一样,我们需要不断在用户脑中搭建我们的形象,同时我们需要举办一些活动让他们参与,去免费体验我们的部分服务。

留存:

因为行业性质决定的刚需低频,所以超难受的,留存方式如果一直是通过烧钱补贴,那就是慢性自杀……

运营因为需要负责的事情很多,一直被人误解是打杂的,其实这是工作属性使然,运营本来就是环环相扣的,用户从刚开始接触到产品,到产生兴趣,再到初步尝试,最后产生依赖、分享给朋友,这些过程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运营本质就是要让用户逐渐爱上产品,我觉得就和一个男孩子追女孩子,最后让女孩子能自豪地将你推荐给她的好朋友一样

我知道每个产品在诞生之初,这个产品肯定饱含了大家的心血,大家都想好好地把产品带给需要它的用户,让用户感受到大家满满心意,对产品产生充足的认可,而这些结果需要每一个运营工作者的努力,而我的一部分努力,将通过这个公众号展示出来,希望你也能作为见证者之一

我也相信着那句话:运营,是有光的。


以上内容同步在个人号: 拇指运营

希望每个运营人,都能和对象好好恋爱

长文预警,保守估计需要至少15分钟进行阅读。但这很有可能是你第一次如此透彻的了解运营的真实模样。

本回答主体由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老师撰写——


正文:


从2016年写作那本《运营之光》以来,我就有一个强烈的感受——

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几乎人人都觉得“运营”越来越重要,但几乎又人人都讲不清楚运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阶段。


从我在2016年年初发表了一篇《为什么我觉得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将是运营驱动的》以来,过去一年内,我先后看到过无数业内大咖都发表过类似观点,即认为我们已经来到了运营驱动业务的时代。以及,无论在互联网行业还是非互联网行业内,看起来重视“运营”和谈论的人确实都在越来越多。


但,在整个行业中,围绕着对于运营的认知和理解,也同时存在着许多矛盾点。


可以分享几个我最常见到的典型场景——


1.某工作1-2年左右的运营新人可能存在的迷茫和困惑——都说运营有前途,互联网也要进入“运营驱动”的时代了,为什么我还总是感觉我每天在做的事情都是在打杂,都还不被重视?为什么我感受不到运营的价值和重要性?


2.某3年以内经验的运营可能存在的典型迷茫和困惑——看大家对运营的划分,运营似乎被分为“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新媒体运营”啥的,问题是,这几者看起来彼此都分不开啊,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啥?如果我公司给我安排的岗位叫做“内容运营”,我要不要去学习和了解产品运营、用户运营之类的应该怎么做?又或者,用户运营这样的岗位,A公司和B公司有,C公司没有,而A公司和B公司的用户运营看起来干的事又完全不一样,所以到底“用户运营”是个啥?我作为一个运营,到底有没有必要去学习一下“用户运营”?


3.某创业公司创始人,或某传统行业不差钱的壕公司,先在外面听人说了一圈,自己可能也确实有点感觉觉得运营很重要,想要招个运营的人进来,但他们现在就会面临一个困扰:我到底该招个啥样的运营?是社区运营?是内容运营?是产品运营?还是用户运营?


4.某中小型公司的运营团队管理者或负责人,要考虑组建一个团队,这时候我的团队架构到底该怎么分?内容运营和新媒体运营有啥区别?团队里负责定期策划活动的运营同学背的指标却是用户活跃度,所以我到底该叫它“活动运营”还是“用户运营”?


5.某大学生或传统行业从业者,现在听说互联网运营很重要,想要学习运营,同理,现在我到底该学习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还是别的什么运营?以及它们到底都需要具体掌握哪些能力?


如上这些问题,在我看起来,其实存在着一个核心原因——

在整个互联网业内,此前被提及得最多的按照“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数据运营”等几大模块来对“运营”这项职能进行划分的方式其实是混乱,且不具备可解释性的。


基于此,我其实觉得,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思考“运营”这件事,赋予它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义。


在写作《运营之光》这本书的前后,我对此进行了大量思考,这些思考不见得一定对,但在我看来,它是能够有助于降低上面提到的那些迷茫和困扰的。在此,我愿意把它分享出来,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拍砖与交流,也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以下,我会分六部分来阐述我的思考。

我首先想要抛出的,是一个面向所有运营从业者们的建议——是否可以不要再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数据运营”等所谓几大运营模块的方式来试图定义“运营”这件事了?


原因很简单:本身,所谓“几大模块”的提法,来自于某些一线公司如腾讯、阿里、新浪等大公司内部运营部门的职能划分,但这种职能划分是诞生于特定环境和背景之下的,它很可能是不可复制的,且本身也是不标准的。甚至是,这样的划分方式,可能在BAT等大公司内部都还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或标准。


我举个例子:

“活动运营”这个职能的缘起,其实可能源自于类似在淘宝内部,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需要有一个人定期在站内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来拉升销量和用户订单数等,因此才单独拎出来一个人,给ta定岗为了“活动运营”。
但,假设你的公司还处于发展早期,还不需要那么频繁、那么周期固定的有一个人定期来负责活动的策划和执行,那你还需要一个“活动运营”岗吗?


再举个例子:

“用户运营”这个职能的缘起,最早可能源自于一部分社区网站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需要有人专门来负责做好社区核心用户的维系,因而就有了最早的“用户运营”这个职能。
但后来,慢慢的像在新浪微博内部,类似于一些从海量用户数据中去分析用户喜好和用户习惯,随之制定特定用户策略的岗位,也开始被叫做“用户运营”,而一些小创业公司内部,可能一些负责客服、群管理的工作也被叫做“用户运营”,甚至是部分公司内部有一些负责拉新和推广的岗位也被叫做“用户运营”……


所以,假如连行业内部对于“用户运营”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你去谈论所谓“用户运营”,你觉得有意义吗?


而“产品运营”这样的概念,就更有趣,通常来讲,它可能包含着两种含义——

1.我的工作是通过“产品机制”和策略的方式来实现某些“运营”的目的;

2.我的工作是负责某个独立子产品线(比如说新浪微博早年的微招聘之类的)的运营,而在运营过程中,我可能啥都要干。


所以,你也会发现,“产品运营”与“活动运营”、“用户运营”等之间,也不是并列关系。也完全有可能在某家公司内部,人家的运营就都叫做“产品运营”,只需要对产品的增长和发展负责就好,而完全不需要考虑什么用户运营内容运营之类的东西。


那问题来了——假如我们放弃掉所谓“几大模块”的定义,我们该关注什么?又该通过什么来理解“运营”这件事?包括我们在组建一个运营团队的时候,到底该如何对于团队组织结构进行划分?


这正是我们下面要展开来聊的内容。

我认为,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能需要回到运营这个职能诞生背后的一些本质逻辑,或者说,需要搞清楚这个职能和传统行业中的“推广营销”等等差别到底在哪里。


在互联网业内,长时间以来,“运营”都被视为是一门“玄学”。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背后的核心原因其实在于:与工业时代的绝大部分职能岗位不同,“运营”其实并非是一个工作内容足够标准化的工作职能。


具体来讲,工业时代的几乎所有企业内部,其关键业务环节或许可以被简单粗暴的分为“生产、销售、售后”三个环节,而所有的职能也都通常会被围绕着这三个环节来进行组织,且每个职能通常只关注一个子环节上的某一个问题,工作内容往往也都是足够明确和标准的。


比如说,客服只管处理各种售后问题,销售只关注销售成单,而采购只关注生产原料的采购,而在整个企业的运转过程中,企业与用户间的关系永远是单向的。即要么企业主要找到用户进行销售行为,要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困惑后找到企业寻找帮助,不会出现更多复杂的关系。


比如说,在一家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当中,其业务链条和内部职能划分可能会是这样的——

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下,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互联网的存在,“用户”个体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开始可以参与到各种业务环节当中去,且用户端的变化也越来越快,这导致传统业务中那种线性、标准的“生产、销售、售后”的逻辑被打乱了,不再能够成为一个“标准答案”。


比如说,像淘宝、滴滴、知乎这样的业务,其“生产”的环节,除了平台要提供工具以外,其实它们的生产高度依赖于用户,所以,为了解决好生产的问题,一定需要有人去驱动用户完成好生产的工作。

比如说,对于“内容电商”这样的业务,其实它是先向用户大量销售了自己的内容,然后通过内容、社群和用户管理、活动、互动等手段做好了“售后”,最后再反过来向用户销售实物货品。
比如说,在互联网环境下,你很可能会面临到类似这样的情况,A这个渠道,上个月还挺好使的,这个月开始突然就不行了,于是你必须要换渠道了。

再比如说,社区类产品,其实它的本质,是你通过一部分用户帮助你完成了“生产”的工作后,又借由另一部分用户帮助你完成后后续的“售后”或者说是“维护”工作,从而让用户可以长时间停留在产品中,最终创造了更大的商业价值。


所以,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我们往往需要有人来通过各种互联网的手段来专门负责用户的开拓、引导和维护,通过改变和加强与用户间的关系,乃至让用户能够参与到各个业务环节中去,借以重构我们的业务逻辑。如下图:


举个例子:

一个社区产品,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先搞定一群优秀的种子用户,让他们来到社区帮助我们生产优质内容,此后可能又通过一些产品的设计或者是活动等,让这群用户自发帮助我们进行产品的传播,加入到“销售环节”中去,最后,在更多新用户进入到产品中时,我们可能还会借由这群种子用户们持续生产的内容和他们在线上与其他用户的互动来帮助我们做好“售后”工作,完成用户的维系。


所以,在这样的状况和环境下,我们组织工作、进行职能划分的维度变得更加多样。我们既可以对于业务环节进行切分来进行职能划分,又可以按照某类特定的用户为中心来进行职能划分,还可能按照某个独立的产品功能来进行职能划分。


包括,在这种环境下,可能会有许多新诞生的工作职能,其覆盖面可能跨越了传统的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比如说,“新媒体运营”这样的工作,其实已经同时兼具了传统的品牌、市场推广、用户维系、客服等多方面的职能属性。


这个时候,我们在互联网环境下围绕着“用户”要做的许多事情,其实已经无法用工业时代那种线性、绝对标准化的职能定义方式来解释。


于是,“运营”这个职能就出现了。从它诞生以来,它就与互联网一样,充满了变量。

从如上描述中,其实我们可以感觉得到,“运营”的工作其实是服务于核心业务逻辑的。


换句话讲,一项业务的核心逻辑不同,所需要完成的具体运营工作,一定也会千差万别——这也是“运营”这项工作之所以不标准的原因。

举两个例子,如下两张图,是草绘的一款汇率换算工具APP“极简汇率”和“豆瓣”APP的核心业务逻辑图——

可以看到,极简汇率的业务逻辑,显然要比“豆瓣”要简单许多。

因此,在“运营”工作的开展方面,极简汇率可能只需要考虑如何让用户知晓和看到这款产品,并能够成为用户开始使用即可。


而豆瓣的运营工作,则可能要复杂许多,可能包括了需要找到和鼓励对应的生产型来生产影评、书评和发布话题,需要对于发布的话题进行审核和编辑组织,还需要把相应的内容展示推荐给其他用户来进行消费,等等。

同理,电商要考虑选品、商品包装、商品售卖和供应链,也是同样的逻辑。


以及,在互联网环境下,哪怕是几个直接竞品之间的业务逻辑,可能也是完全不同的。比方讲:

同样卖面膜,A公司主要依赖于电商平台渠道分销进行销售,而B公司可能直接依赖于自己的公众号聚集起来上百万粉丝进行销售,C公司则通过自己建设的一条微商体系来进行销售。


甚至,在业务逻辑层面上,一家企业其实可以随时考虑颠覆和重构过往的业务逻辑。比如说,上面的A公司现在要是觉得渠道分销不好使了,马上转过来去做微商行不行?逻辑上一定是可以的。


但,业务逻辑一变,具体的运营工作肯定也要随之发生改变。并且,每一种具体的业务逻辑,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做渠道分销,重要的可能是搞定渠道的能力,而做微商,最重要的则可能是组织、管理、制度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的能力。


所以,一家公司的“运营”能不能做好,本质上是业务逻辑能不能想清楚,能不能跑通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板和团队负责人的责任,显然要大于一线执行者。


在业务逻辑想清楚的情况下,关于你的运营团队如何组建,如何分工的问题,其实是个很个性化的问题,可能需要结合业务逻辑和团队特点来进行考虑,不存在也不需要一个标准答案。


例如:

同样是为了要搞定用户增长,A公司的团队擅长做广告投放,B公司的团队擅长做地推,C公司则擅长内容策划和传播,但三者其实都能解决“用户增长”的问题。
这时候,这三家公司一定需要一个“活动运营”岗或者是“社群运营”岗吗?答案是未必。


所以这里要给创业者和老板们的建议是:招什么样的运营,本质上取决于你的业务逻辑和策略。

当然,你也有可能找到了一个某方面能力特别突出的运营,再围绕着ta来设计你的业务逻辑和策略。(比如说,你手上有一个做地推特别牛逼的人,你是不是就会倾向于把ta的能力发挥好,先组建一个地推团队,从线下先去完成用户获取的工作。或者你有一个做PR特别厉害的人,那就优先多做PR和媒体关系)


在运营世界里,很多事情很可能手段并不唯一,但实现的产出和结果可能是相同的,好比同样是拉新,我既可以通过广告投放达成,也可以通过活动达成,还可以通过PR等来达成。

其实,互联网业内的“产品经理”和“运营”一样,都是两种很特别的职能。


上面提到,在工业时代或者传统时代,一项业务往往会有“生产、销售、售后”三个关键环节。而每一个典型职能或工种,往往都只服务于某个具体环节,且只关注在这个环节下解决某些特定问题。

换而言之,传统时代的“市场、销售、客服”等等工种,其职业边界是非常明确的。你从事了一个职业,可能只需要专注在该职业的边界内进行发展就好,好比做了销售,你只需要不断思考如何能够搞定更大的客户,如何能够成为一个Top Sales就好。


但如前所述,在互联网环境下,因为一项业务的业务逻辑和策略可能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各种渠道、资源等也变得不那么可靠,这导致了“产品经理”和“运营”成为了这样一种职能——它们都不存在明确的职业边界,只要你在不断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你需要掌握和学习的能力,可能也是没有边界的。


换句话讲,一个产品经理或运营,在互联网环境下,都有可能从“生产、销售、售后”的某一个环节开始切入到业务环节中,也都具备可能可以最终借由自己的工作产出和成果来影响到更多的环节,从而最终有更大机会能够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对某项业务负责的人。


我来放开脑洞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

传统行业的客服,可能注定就是客服,确保用户的问题能够被响应和解决就好了。但在“运营”视角之下,一个负责“售后”环节的客服是有可能被玩出花来的,比如说,会不会有可能一个客服可以把自己的客服话术做得特别逗比,然后引发一堆关注,甚至最终就着这个逗比的客服创造出来了一个虚拟人物和虚拟IP,又做了个微信公号,最终这个微信公号反而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


同理:

一个产品经理做了某个小功能,最后这个小功能反而成长成为比原有的主产品可能性更大的东西,这样的例子也不鲜见(例如说,去年的“分答”和“在行”)。


这种“不存在明确职业边界”的情况,好处是导致了“产品经理”和“运营”这样的职位往往没有天花板,具备很开放的可能性,无论是优秀的产品经理还是优秀的运营,最终都很容易能够成长为一项业务的负责人,具备很强的操盘能力。至少在互联网业内的大多数公司,多年以来,“产品”和“运营”两个部门,基本都是整个公司的核心部门,决定着公司的生死。


因为这样的情况,“产品”和“运营”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往往也都容易成为一项业务的核心驱动力。

而这种状况的坏处,则是这样的局面往往会导致新入行的小朋友一脸懵逼,不知道该从哪里干起,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去学习些什么东西。


至于为什么到了现在这个阶段,“运营”会比“产品”更容易成为一项互联网相关业务的核心驱动力,这个在《为什么我觉得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将是运营驱动的》一文中已经有过相关解读,简单而言,就是当前的互联网业内,各类线上的产品设计和体验越来越标准化模板化,能够通过线上的产品创新和体验创新去重构某项业务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相反,倒是各类新的运营工具、运营平台和运营手段层出不穷,以及对于运营工作的要求也更加精细化,因而才有了“运营驱动的时代一说”,在此不做过多表述。

既然上面提到了,在运营工作中,小朋友们往往会一脸懵逼,不知道该从哪里干起,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去学习些什么东西,以及我们也说了——不建议大家再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数据运营”等所谓几大运营模块的方式来试图理解和定义“运营”这件事。


那么,大家到底该怎么来理解“运营”这件事?


根据上面表达过的一些信息,如果要试着给“运营”这项工作下一个定义,或许可以这样来描述——

一项围绕着某项业务,借由通过各类互联网手段来建立与用户间的联系,最终实现用户增长、用户活跃度提升或是获得收入等各种特定目的的职能。


因为业务逻辑、策略的差异,加上互联网环境的“不稳定性”,互联网行业中“运营”职能的工作内容可能是高度不标准的,但或许存在三个相对恒定的要素,它们就是——

目的、渠道&工具、手段&工作方法。


因此,对于运营从业者或管理者来说,也许我们在公司内部进行岗位划分时可以有N多种方式,但当回归到具体工作时,我们是否可以更多的只考虑目的、渠道&工具、手段&工作方法这三个要素?


比方说,假使我们把运营工作最常见的核心目的分为“用户增长、用户活跃度提升、用户关系维系、获取收入”4个导向的话,则对应可以想到的一些常见渠道&工具+手段&工作方法如下表所示——

结合上表,我对于刚刚入行甚至还没入行的运营从业者们的建议是——


一个刚刚入行或者还没入行的新手,最好就先去关注1-2项具体的工作手段或工作方法就好,先能让自己能够掌握1-2项具体手段或工作方法,能够在实际某家公司的业务流程中去负责某些相关工作的执行,就OK了。


这里的要点,无非就是你掌握的这个具体能力或工作方法最好尽可能普世一点,比如说文案、活动策划、广告投放、软文推广这样的,无论你去到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家公司都能用上,这样会比较好。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多看点书和案例,扩充一下自己的了解、认知和视野,也能够慢慢熟悉一些渠道&工具的使用。


从半年到工作3年左右这个阶段,一个运营从业者最好能够关注这么几个问题


1.我能够掌握的运营手段和工作方法是否能够逐渐由少变多起来,并且我也同时能够有1-2项较为擅长、突出的专长;


2.我是否可以具备快速熟悉各种渠道&工具的能力?好比说,现在让你要去负责某个广告联盟的投放,你是否可以在最多一天之类能够把这个广告联盟投放的操作要点都摸个门儿清出来?或者是有了一个群运营工具,你能否在半天内迅速搞懂这个东西怎么玩并能够迅速尝试一下?之所以这个能力是重要的,是因为如前所说,在互联网环境下,渠道的变化是无时无刻的,各种新工具新玩法也是层出不穷的。


3.我能够应用各种工作方法和工具,可以独立去对哪些更具体的“目的”负责?比如说,是一个公号的粉丝增长?是让一个店铺的日订单量稳定在千单左右?还是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几十万注册用户的推广项目?


在此基础上,我建议3岁以内的运营同学最好都关注“我现在能够掌握些什么手段”,以及“我现在到底能对什么样的产出或结果负责”。而不要再在面试或跟其他同行交流时什么“我做过内容运营和活动运营,但用户运营还没怎么做过”这样类似的表达了——鬼知道你说的“内容运营”到底就是简单的内容更新、发布,还是对于大量内容的分类、组织,还是自己去策划、生产内容?


以我司负责新媒体和内容的2位同学来说,她们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已经能够掌握和驱动大号互推、内容外化&分发等手段对于微信公号粉丝的增长和内容的传播量负责。以及能够通过自主策划、选题和生产内容,对于一个原创公号的内容稳定生产+用户稳定增长负责。


如果要继续在“内容”这条路径下发展,她们可能需要突破和习得的能力,可能是如何策划和生产出来更有传播性、更有深度的内容,或者如何对于更为大量的内容进行组织(比如独立制作一个内容专题),又或者是如何能够通过采访等方式来获得更有价值的内容素材,等等。


我觉得,在这样的视角下,一个人的成长路径会是更加清晰的,也更有助于他人评估你的核心能力。


逻辑上,一个运营从业者在3年往上以后再需要考虑的,基本就是“如何根据业务特征和目的来组合渠道、工具和具体运营手段”的问题了,偏重于策略和规划层面。这个可能不是几句话能够聊清楚的问题,这里我们先按下不表,如果感兴趣的话,三节课(http://www.sanjieke.cn)“互联网运营”的P3系列课程也许是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

最后聊一下什么样的运营才值钱的话题。

值钱的运营,我觉得分两种。


第一种,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具备能力可以“根据业务特征和目的来组合渠道、工具和具体运营手段”,做好运营的策略和规划,且能够根据这些规划去争取资源,拓展渠道,最终落地的人。

第二种,则是某些单点上特别强的人。比如说一个能够管好几千个群,让群里能够保持日常活跃,且还能持续带来业务转化的人;或者一个基本每周写文章都能被一堆人转被刷屏的人;又或者自己在广告投放上已经花过几百万,能够掌握一堆方法把广点通、百度SEM等广告投放的ROI提升到同行业2-3倍的人。


一般来说,拥有这两类能力的运营,都会很值钱。


以上,是我想要分享的所有思考。我的感受是,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找到了一些线索和逻辑,但在当下,我还没能把它表述得足够简洁,我在此后仍然会为此而努力。


最后,如果你想走近运营,走近互联网世界,可以点击链接,我们在这里等你。

另外送你一份学了就能用的礼包,关注三节课服务号,微信ID(sanjieke03),回复“”即可。

礼包含有

  • 结构化思维,帮你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做事有理有据
  • OKR思维,帮你分解目标,每一天都能很有信念感的做事
  • 爬数据方法,操作简单,爬知乎,爬网站不用再求人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也可以点个小赞呀:)

看大家回答的这么专业,我只好另辟蹊径了,通过故事和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运营。

话不多说,剖析运营,用三个角度。

运营是什么?

运营为什么出现?

运营做什么?

一、首先,运营是什么?

目前主流的观点是:“一切围绕着网站产品进行的人工干预都叫运营。”一句大白话就是,程序猿和产品经理把孩子生下来,能不能活下来,并长成大胖小子,就靠运营汪了。

但是运营是怎么让产品活下来呢?

其实早在古代,运营的思维就已经出现。比如战国时期,鬼谷子门下的苏秦和张仪,还未出山早已名动天下,一出山,各国夹道欢迎。原因何在?他们对自己个人品牌进行运营,通过民众宣传有经世济民的才能,不断地去预热,宣传和营销自己,出山后自然获得六国的关注,纷纷邀请来本国高就,实现了自我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包括现在的大V李叫兽,通过在公众号,不断输出一流的营销方法论和案例,实现了对自我品牌的营销宣传,获得了行业巨头的关注,最终入职百度副总裁。

通过这些例子,总结出一个运营的思维方式:产品(苏秦,李叫兽)通过各种手段(造势宣传,自我输出)获得用户(六国,百度)的关注,实现了产品的付费下载(任官发财)。运营便是把产品和用户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闭环。

二、为什么会有运营呢?

我来举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近几年共享经济火起来,刚开始只有一家时,更注重产品的使用体验,当众多的资本涌入市场时,共享单车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单单靠产品,已经不能占有这个市场,这时,产品的发展必须靠运营来驱动。哪家共享单车运营的好,关注的用户多,使用的频率高,那么它才能活下来并占有这个市场。

我骑过摩拜单车、小黄车和哈喽单车,如果在骑行体验和软件功能上,没有哪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在人来人往地车流中,骑哈喽单车的蓝色海洋,流淌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原因很简单,哈喽单车没有押金模式。它解决了用户的痛点,我不用再急着骑车的时候,还得一步步地交押金,注册信息。它让我们用起来很爽,这就够了。

另外我们知道在前些年的时候,互联网有两个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但是现在只剩下新浪微博一家独大,这是和公司的运营策略有很大关系的。我自己剖析了三个原因:

1. 微博产品本身的特性。

微博这个产品的雏形来自美国的Twitter,它是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这种产品特性需要高质量的内容作为支撑。新浪之前是门户网站,对内容营销有很强的把控;而腾讯一直做的是社交产品,更注重产品迭代而不是内容运营。

2. 对媒体属性和机遇的把控。

新浪微博率先建立大V制度,邀请众多当红明星和媒体的入驻,之后又建立草根大V制度,吸引大批流量到产品上;腾讯慢了一步,只能邀请了部分明星,并开辟了“政务路线”,邀请各地政府和机构入驻。

但是微博的用户群体大多数是老百姓,对政治内容并不感兴趣,更喜欢看一些喜闻乐见的八卦和热点。

3.对产品的战略是否清晰。

新浪微博是全公司压上的一个产品,是推动新浪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有着极强的利益驱动性;腾讯微博则是一个防守型产品,它是要保住腾讯的社交垄断属性而建立的。也就是说腾讯一开始做这个产品并不是积极主动去做的。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推导出只有产品(共享单车,微博)运用有效的运营手段,带动产品不断的被用户使用,那么这家公司才能活下来。而运营的主要指责便是促使用户持续地使用产品,运营存在的必要性自然而知。

三、运营做什么?

运营可以细分为 :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社区运营,产品运营。因此你的运营工作是针对每一个具体领域的。我们以马蜂窝这个旅游产品为例。

【用户运营】:需要你做一些QQ群或微信群,做一些用户活动。例:你可以在群里引导用户到马蜂窝打卡;帮助用户解决使用马蜂窝产生的问题。



【内容运营】:需要你给用户提供整理过的文字、音视频。例:你可以制作玩转马蜂窝的攻略贴;引导用户总结玩转景点的旅游攻略,分享旅游时的小故事。



【社区运营】:需要为网站产品做一些社区里的内容,回复,进行一些用户的活动。例:你要回复马蜂窝社区里用户的问题,引导社区的走向,增加社区里用户分享旅游的热度。



【产品运营】:需要你做一些产品的调查和对产品功能改进的数据反馈,用户反馈。例:你需要对马蜂窝的用户做调查、分析,记录用户使用马蜂窝产生的问题,并反馈给产品经理。



虽然运营细分工作内容不同,但是无论那个运营的目标都是促使用户持续地使用产品,提升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

【小结】通过了解三个为什么,我们对运营有了一个系统地认识,这会促进我们以后的运营工作的顺利开展。

————————————————————————————————————————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各种运营的工作内容、大致薪资和所处的具体行业,可以关注公众号“脑暴运营“,回复”1“,即可获得一份有关各种运营的思维导图,帮助大家选择合适自己的运营领域,更快地升职加薪。

写给打算从事运营工作,但是没有相关经验,也不知道该做哪些准备的小伙伴。

这个回答主要解决这4个问题:

1、运营是什么?运营每天具体做些什么事情?
2、从事运营岗位,需要具备哪些核心技能?
3、找工作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4、零基础小白从哪个岗位做起比较好?


一、运营是什么?运营每天具体做些什么事情?


第一次找运营工作的时候,在招聘网站上看了大量关于运营工作内容的描述,看完一头雾水。

首先它分类特别杂,有叫用户运营的、有叫新媒体运营的、还有社群运营、产品运营、策划运营、数据运营等等等等。

然后看工作内容,发现各个岗位又有很多重合的地方,比如日常要写文案、要分析数据、要懂用户、会做活动等等,当时我就在想,运营到底是干嘛的?都有哪些岗位可以选择?入职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如果你也在考虑进入运营岗位,也有上面那些疑问,可以先看看下面的知识小课堂,初步了解下运营到底是什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1062114822405144576

盘点一下主流的几个运营岗位,具体是做什么的:


① 用户运营:

围绕着用户、围绕着人做工作。用户运营需要去贴近用户,团结用户,引导用户去使用你的产品功能,和他们变成朋友建立社群,这些都是用户运营的工作,特别是社群工作,是可以带来口碑传播和用户凝聚力的这个工作,是用户运营的重点。


② 社区运营:

知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社区了,兴趣相投的人会把社区变成网络中的家。社区运营人员需要在社区里去做主题活动,去做投票,去讨论,去制定一些社区的规则。总之目的是让社区活跃,你就理解为社区是一个城市,你作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你希望你的城市越来越壮大。


③ 内容运营:

创造、整理、发布内容。内容运营既需要有能力自己创造内容,比如说写一篇社区贴、原创文章、知乎回答,也需要有能力去调动用户产生内容,并且筛选优质内容,牛叉的内容运营扫一眼用户写的文章,就能知道这个内容能不能火,这就是对内容的敏感度。一个更牛叉的内容运营绝不是闷头自己造内容,而是利用机制众包内容。


④ 新媒体运营:

新媒体运营是我们最常听到的热门岗位。它其实可以分成新媒体+运营两个部分来看。

新媒体指一些新媒体渠道,比如知乎、微博、微信、头条号等,它是这样一些渠道的统称。这些渠道的特点就是随时可以跟用户去沟通、去互动、去发布一些内容。而运营说的就是要跟用户去沟通,比如去回复留言、去和粉丝完成互动、帮助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和完成很多相关的工作。

新媒体运营,既包括了“去发布一个内容、去做一个活动,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去引流”这个前面的部分;又包含了跟用户去沟通的后面的部分,所以它是多面手。新媒体运营的主要工作是获取用户的关注,目的就是帮助企业获得用户关注,并希望可以获得口碑传播的效果,相当于拉新、引流。


⑤ 商务运营:

工作内容就是对外合作。联系媒体、和同类产品换量、合作做活动都属于商务运营,总之,搞定一个合作,一个B端机构,就意味着搞定了机构背后的一片用户。


⑥ 产品运营:做用户调查、用户反馈、通过反馈修改产品的功能

为了把产品做好,需要去做用户调查,需要去做这个用户反馈,需要去观察用户的行为流,这些都是产品运营的工作。目的就是通过和用户的沟通和用户行为的反馈,来为调整产品提供依据。

事实上在大多数的处于产品萌芽期的产品,以上提到的这些运营工作细分很可能大型公司才会专人专岗。在大多数小型公司里面,常态是身兼数职,这个其实对每一个具体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好事,因为在这样的这个相对初创团队里面,你会有机会去触碰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你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你未来做一个运营总监做了很好的个人知识积累。


二、从事运营岗位,需要具备哪些核心技能?


我随便找了一个初级运营的招聘需求,把里面提到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都标记出来了,有这些:

核心技能1,用户调查:你要知道你的产品适合什么样的用户,你要知道哪一种用户最容易被转化,每一种用户都需要什么样的转化路径。根据我浅薄的经验来看,全中国有90%负责内容的同学都只是在拍脑袋想内容,跟用户调查有关的工具甚至都不会用,更别说接触用户、了解用户了,说白了,连用户想要什么你都不清楚,你就写了一大堆东西,你写给谁看呢?这样的内容出来的数据能好看才怪。


核心技能2,数据分析:百度统计、GA、CNZZ、piwik、growingIO、诸葛IO……你好歹得会一个是吧?引流来的用户停留时间怎么样?跳出率怎么样?进来之后是不是按照你们产品经理预设的路径来走的?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有什么地方还可以再优化?这些都不知道,那你只能像个老LV一样每天转圈推磨了,升职加薪当然就是挂在杆子上的一块肉——总能看到,却怎么都吃不到。


核心技能3,做好内容的调整优化:人往高处走,内容也要越做越好,你总得知道什么地方该优化,要是优化的话要怎么改对吧?否则还是一头驴啊……


核心技能4,文案:写文案和写作能力不同。文章更多的做的是一个自我表达,而文案则是写给用户来读的文字,别人可以看懂,可以写到读者心坎里去,才是合格的文案。所以文案写作并不需要多华丽的辞藻,和文笔好不好也并不相关。文案写得好不好的根本的问题在于,你是否足够了解你的目标用户。


日常技能,了解常见自媒体平台的规划、后台操作(指的是需要熟悉常见的自媒体账号的后台操作,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知乎号等等)


三、找工作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学习岗位的必备技能,让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有货

互联网运营的必备技能有文案、自媒体账号运营,数据分析,营销策划推广等等,我的方法是静下心来学习,并且是在一段时间内的集中学习。

千万不要寄希望于碎片化的学习,很多人做了大量的碎片化学习,比如看一些公众号文章和知乎回答,知道怎么写文案更有效,知道怎么写标题吸引人,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但是一做起来,完蛋了,满肚子理论跟实际挂不上边儿啊!

这是为什么?因为没有练过!比如我从小到大看爸妈做了那么多次饭,但是第一次做饭的时候手忙脚乱,做出来的东西简直就是黑暗料理!所以我们需要先学,再练,这一阶段,快的人,1个月搞定,慢的人,4个月也摸到门道了。


2、学习必备技能的同时,也要学会高薪人才的底层思维

高薪人才与平庸之辈的差别在哪里?你可能会说,差在经验、资历、技术上。

那你有没有想过,大家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有些人跑得快,有些人跑得慢?

是底层的思维。

所以你不仅要学做事方法,还要学,并且要认真学会做事的底层思维。


3、学完了之后,怎么才能拿到互联网公司的offer?

学习了之后,对方公司不要我怎么办?99%的人在转行时,会折在这里。

任凭你把自己说得天花乱坠,大学时学习多么好,上班后绩效多么强,多么有决心,多么有毅力。

但是你看得上的那个公司,还是会看不上你,为啥?因为你没有任何能够证明自己工作能力的证据。

你说你学习好,那边有个学习比你好的人,并且还有工作经验。

你说你有决心有毅力,不好意思,后面排队面试的,个个都比你有决心有毅力,以及,比你有经验。


所以怎么办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告诉HR,“你们要我干的这份儿工作,我已经干过很久了,并且我有成绩!”

就像下面这样:

(图为某个微信公众号的后台)

前面说到,我学习运营必备技能的时候,是理论和练习结合起来的,而运营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头条号、简书号、抖音号都可以),可以把你学过的理论知识用在公众号上做实验,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


一个从零开始运营,达到几百粉丝的公众号,还可以成为你自己的经验和成绩。

在写简历的时候,你不用再担心身为一个转行者没东西可写了。

在面试的时候,HR才会放心地把工作交给你,让你入职。


如果你不知道上面的运营技能到底是啥意思,不知道怎么去学,我们整理过一个【零基础运营技能学习资料包】,有这些:

需要的话,可以关注公众号【暖石网】,后台回复【干货】就可以领取。


三、零基础小白从哪个岗位做起比较好?


先说结论,对纯小白来说,进入运营岗位的最佳切入点是新媒体运营


因为——这是唯一一个你不进入任何公司,也可以积累工作经验的岗位。

是不是说到痛处了?任何一个你稍微看得上的公司发出来的招聘里面,任何一个运营类的岗位,或多或少都会要求你有几年的工作经验,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在行内人看来可能也就那么回事儿,但是对于纯纯的小白来说,这些经验要求绝对是要人命的。


想想看,为了达到这些岗位的年限要求,你都需要积累什么经验:

① 用户运营:你需要至少运营过一些用户——我一个一穷二白的小白,上哪儿找用户去?难不成天天运营女朋友?每天只运营一个人,你这个简历也没法写对不对?

② 产品运营:你需要至少运营过一款产品——我一个一穷二白的小白,上哪儿找产品去?难不成天天运营我自己?把我自己扔到appstore上面估计没人会下载吧?

③ 渠道运营:更别提了,一个渠道都没接触过你让我上哪儿给你找经验去?百度SEM开个户还得要营业执照呢(外加5000块钱),这不是扯淡么

你们自己想吧……


然后说到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运营就简单多了是不是?

因为你运营的东西,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可以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自己运营啊!比如:

① 微信公众号:自己申请一个公众号,很简单,以前想写点儿东西都得去博客,现在直接写到微信公众号里面就是了,想分享的话,可以直接发到朋友圈里,放心,只要说是你自己写的,绝对有人会给你点赞转发的。

② 微博:不管你现在刷不刷,作为年轻人,至少有过微博号是吧?那么微博写个段子、看看热点榜蹭个热点加个讨论,很容易就能勾搭几个粉丝。

③ 今日头条:这个更容易了,而且由于头条的机制,就在微信小编苦苦追求10W+的时候,你随便写一篇旗帜鲜明的文章,分分钟阅读好几十万,当然,这个数据要理性看待。

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大家,想进入运营行业,新媒体运营是你的不二选择,而且不用什么大张旗鼓的准备,现在就开始,做一个微信号,你也可以积累哪怕是一点点工作经验。


以上就是关于 “ 如何进入运营岗位 ” 的一些介绍,希望对打算从事运营的你有帮助。


运营入门容易,做好却很难,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要在这个岗位上深耕,赶紧迈出学习的第一步吧。

运营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职能。

在我相对熟悉的互联网领域,运营是为产品而服务的,是通过有限的资源,利用运营手段来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想了解互联网运营的同学,可以看看这个视频:什么是互联网运营?

在互联网的初级阶段,国内还没有运营这个岗位,互联网也只属于一小部分技术达人。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门户网站的兴起,虽然程序员会搞网站搭建、甚至能把设计的活都做了,但是门户需要内容,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所以需要编辑、商务甚至内容运营等岗位。

而运营的崛起,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互联网运营的方法论不再是玄学,而是有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

特别是随着2017年以后,网民数量超过8亿,产品的权重渐渐降低,用户变得分散,运营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有了一套更加丰富和细分的理论。

基础理论:AARRR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产品的体系越来越庞大,运营的职能也逐渐细分:

内容运营、社区运营、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商家运营等等......

每个不同细分领域的运营岗位,开始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关于运营各个岗位都是做什么的,你可以看看这个视频:

运营分为哪些岗位,都是做什么的?

那怎么样才能做运营呢?

其实,在新的环境下,互联网公司对运营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前,一个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又什么都不会,就去做运营;

而现在,一个运营管培生,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技能才能进去,这些技能包括:

一、具备互联网运营思维

什么是互联网运营思维,可以看看这个视频:

互联网运营思维系列

以前,很多从业者入行的时候,一般都是选择某个技能入行。

比如文案策划、SEM、SEO、用户运营等,但是现在的要求明显提升了,基本上很多高薪的岗位都要求了用户增长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分析、渠道投放、数据分析、文案撰写、产品优化等。

这是互联网招聘平台拉勾网的JD:

在职位描述里,包含了3条关于数据分析的内容,1条内容运营的内容和1条活动运营的内容,同时在职位要求里,也明确提出了文案能力出色的要求。

这也是现如今互联网行业对运营的基本要求,所以,不要再想着随便看看书就可以入行了,那个时代差不多已经彻底过去了。

二、文案撰写是运营基本功

提到文案,可能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但是这是品牌文案,一般不是由运营来负责的,而是由广告公司或者策划公司进行策划的。

关于互联网文案,可以看看:如何才能写出一份好文案?

运营平时面对更多的文案类型是:

  • 活动的文案(包括活动的标题、主页文案、活动规则文案、push文案等等)

例如:马蜂窝未知旅行实验室活动

  • 用于效果广告投放的文案:(常见于信息流广告、SEM等)
例如今日头条上的信息流广告文案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日常推送文案、新用户引导文案、内容通知文案等等......

你会发现,其实运营写的文案,其实都是蛮“接地气”的,就像朋友在跟你对话一样,这也是互联网文案的一大特点之一——说人话。

比如小米体重秤文案:喝杯水都可感知的准确,直接将小米体重秤的精准和我们熟悉的场景联系起来,而没有直接提一些复杂的参数,相比之下更加简单易懂。

关于互联网文案怎么写,其实业内一直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

先确定文案要推送的用户人群是谁。

比如开K12培训班的,目标用户其实是家长,那我们的文案也是要针对家长的痛点:

孩子成绩提不高?报了几个培训班都没用?那是因为缺乏好老师,XXX教育,一线特级教师在线授课,50000+学员成绩提升50%以上。学XXX,就选XX教育。

其次要通过用户调查和分析,包括1V1调查和访谈等,然后结合用户分析的方法论,了解到目标用户的痛点和需求。

比如很多做知识付费的产品(例如某聊),其实不是解决用户想要提升自己的需求,而是解决用户焦虑的需求,所以文案就是各种贩卖焦虑:

XXX毕业2年,年薪百万,他只用了这一个方法;

山东农妇年入百万,这才是这个时代最值钱的技能......

然后要掌握一套心理学的理论,写出高转化的文案。

互联网文案最看重效果,因为每一步都能看到数据。

关于互联网文案,可以看看:如何才能写出一份好文案?

比如在百度搜索引擎投放的一个广告,从展现(多少人看到)、点击(多少人点击进来)、咨询/注册、付费购买(完成最终转化)、分享(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每一步的数据都能够看到。

广告投放漏斗模型

高转化文案的理论可以参考《爆款文案》和《影响力》这两本书,基本是运营必读书籍了。

然后还得会分析不同的渠道,写出有针对性的文案。

比如信息流广告,一般限制就是20多个字,所以你需要在20多个字里讲清楚产品的卖点,并激发用户的点击欲望。而微信公众号推文则是需要以直接转化为主,用一篇文章讲清楚你的主要卖点并且引导用户付费。......

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数据回收和分析上,你能够通过投放的数据分析一篇文案的效果,并且提出优化方案,就意味着已经入门了。

关于文案撰写,可以看看这一个视频:怎么学习才能写出好文案?

三、数据分析,可能是运营最重要的技能

关于数据分析,可以看看互联网运营入门公开课:数据分析怎么做?

做运营时间越久,越发体会到数据的重要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

同样是产品运营岗,A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将产品的付费转化率提升50%,如果该产品一年销售额是5000万,那么这相当于间接创造了数千万的销售额,这个成绩无论放在哪里,都已经相当出彩了,升职加薪自然不在话下。

所谓数据分析,其实更类似于把理工科的数学与统计思维用到了实践当中,因为互联网数据的细分,你在一个互联网产品每个环节的数据都能体现出来。

比如你看抖音,你在一个视频下的停留时长、活动情况、你的兴趣爱好等等,其实都有数据监控,从而算法可以倒推出给你推荐什么样的视频(据说目前抖音推送视频,用户感兴趣的概率已经接近40%),这在原来的时代,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四、综合能力

说完专业技能,最后回归到综合能力上。

可以很不客气地说,运营可能是互联网行业,对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岗位之一:

做用户调查的时候,你要扮演客服的角色;

和产品经理提需求的时候,你需要学会做一只“舔狗”;

汇报工作成果的时候,还必须要有理有据;

除此之外,你还得学会:心理学、销售学、营销管理、商业模式、跨部门沟通合作....

一般到了这个时候,你已经是一枚独当一面的运营了,薪资起码20K起。

PS:有同学私信让我推荐课程

目前市面上的运营课程确实比较多,我个人也学过一些,推荐其中两个我认为适合初学者入门的吧。

1、nuanshi100——零基础入职互联网市场/运营

优势:前多贝网市场总监授课,700节理论+30多实战训练,还附带实操作业批改、指导、简历指导,有专属的班主任全程跟踪学习,基本可以覆盖0-1年的运营新人学习需求。

2、互联网运营P1系列课程-三节课

优势:《运营之光》作者黄有璨创办,涵盖了运营岗多个方面的内容,对运营讲得比较透彻。

最后,再送你一份转行资料包,加油哦~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1LjNgoqA2FXPG2U3NneD7w

提取码:g8h7

收藏之前,记得给我点赞哈

虽然是个几年前的老问题,但我相信每一个从事运营或想从事运营的人,都想弄个明白。

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绝大多数归属以下两类:

第一类:准备找工作的在校大学生,或有转行做运营打算的职场人,他们不了解也没做过运营工作,想提前了解运营这个岗位究竟是什么,以此来考量自己是否适合做这一行;

第二类:刚从业的小白,想听听大家都怎么理解运营的,然后和自己目前正在做的工作做对比,起到对照参考的作用。

OK,作为一个做了3年运营工作的学姐,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所了解到或接触到的运营这个岗位每天具体做的事情。

3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多少还是有点干货的,原创不易看完请【点赞】,谢谢

先把提纲列出来

一、运营的定义和工作职责
二、各个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况
三、运营从业者的现状
四、运营人的发展未来

一、运营的定义和工作职责

看了一部分其他知友的答案,有些人在“运营”两个字上纠结,咬文嚼字,总想从历史,哲学等等方面给你来个全方面解析,但是呢,现在我们普遍对“运营”2个字的理解,都是默认指侠义上的“互联网运营岗”

运营: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让产品成长的更大,活的更好,活的更久。类似于传统行业的销售,只不过销售大多数是面对面一对一,而运营是在一个平台(网站或app)上,利用各种技术操作1对多与客户接触。

当有明确的运营策略时,只需要做好2方面

1、拉新、推广、转化:第三方渠道推广、病毒营销、活动、新媒体、广告投放、品牌传播投放;

2、用户维系:客服、用户体系建设、用户激励、用户召回、运营机制设计、活动。

工作职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根据市场定位,将产品和服务让更多人知道,并能赚到钱。

二、各个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况

说到运营岗位的分类和各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很多知友的答案都已经非常详细了,我这里就不再赘述,只简略提一下。

1、从结构层面来讲可以分为几个大的方向: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
2、而从职业角色分类来讲又分为:产品运营、电商运营、新媒体运营、社区运营、活动运营。

以下有2点需要提醒大家:

1、在真实工作中,以上提到的工作细分,很多都只有大型公司才会这么细致的专岗专人,在中小型公司里,大多都是身兼数职。

2、很多人把各个不同运营岗位的岗位职责说的这么清楚,其实在真正的工作中,不同公司很可能会出现同一个岗位名称,但是工作的内容却完全不一样。比如同样是“用户运营”,有些公司需要你做用户调研和在已有数据中分析用户喜好和用户习惯,而有些公司可能只是负责客服、群管理的工作。

三、运营从业者的现状

很多人对运营的印象就是打杂的。

因为一方面,运营工作的确需要很多方面的技能,如文案写作、活动策划、数据分析、协调沟通、商务合作等,一般中小型公司都是一个运营岗身兼数职;

另一方面,市场上对高仿运营人才需求较少,大多数运营人都是一直处于具体工作的执行层面,整天面对日常琐事。

其实,运营人也有比较完备的职业发展路径,在此借用一下黄有璨老师给出的,对各个不同阶段运营人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薪资状况的列表。

运营的这五个阶段,可以让自己对运营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很清晰的目标,知道自己处于什么阶段,应该学习什么。

根据个人工作年限划分:

p1:纯新人小白——体力活、执行打杂

p2:初阶运营——可以独立负责一些小项目

p3:业务骨干型运营——对某一两方面比较专精

p4:专家——能够带团队,独立制定运营策略并推动完成

p5:高级专家——综合人才,能针对不同业务和产品制定运营策略

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划分:

1、初创期产品:一两个人,啥都干

2、用户数,几万-几十万:产品维护,用户维系和推广拉新开始细分出来

3、用户数几十-几百万:拉新的工作更加精细,如新媒体推广,广告投放,社群SEO/SEM等

4、接近成熟期即以后:按产品功能线,用户类型和板块再次细分,商业化运营启动

接下来,表姐给大家分享一下,人人都很关心的薪资待遇情况,懂得这些不涨工资都难:

工作了这么久,我也算是摸到了一点点门道出来,即任何岗位,加薪的本质都是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最主要体现,就是了解市场、顺应市场,为公司创收,一切的运营目的都是服从总体市场的增长需要。

很多时候运营工资低,是因为:

1、大家都没什么经验,缺少这方面的全能型人才;

2、一直以来,时代大背景拼技术、拼产品,还轮不到运营上场;

3、传统企业里一些文职工作,换成互联网公司,都归类到运营岗,即运营岗的工作范围还是模糊和有偏差的;

4、没有明确清晰的计算出因运营所带来的切实效益;

很多时候,运营和产品是共同为一个产品的效益负责,而这个效益很难放在某一个团队名下或某一个人名下(运营和产品,经常互相抢功和甩锅),所以你所做的工作,很容易被领导或其他岗位误认为是本来就可以有的收益,而不是运营团队或你个人的贡献。

这里跟商务没法比的一点是,每个商务每个月的业绩都是有非常清晰真实的数据摆在那里,而运营带来的收入很难算清。

5、跟公司的氛围有很大关系,公司是产品主导型,还是运营主导型,运营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像电商就是运营主导型公司,而偏操作类或产品仍处于初期的公司,都是产品占主导。哪个岗位占主导,哪个的腰杆子就硬,相应的在薪资和发展方面就更加的有优势点

(此处建议那些准备找工作的运营人,一定要注意公司的运营氛围如何,如果在一个不重视运营,把运营当作打杂的团队里,真的会很苦逼)

四、运营人的发展未来

这点很重要,对于决定自己要不要从事一个行业来说,是很重要的参考点,毕竟谁也不想去一个没落、没有前景、终将被淘汰的行业工作。

表姐先发表下自己的观点,我是非常看好运营这个岗位的未来发展前景的。表姐比对了很多职业、很多岗位,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运营岗(可能跟性格相关)。

光说个人感受,是没有说服力的,接下来表姐给大家客观分析分析。

互联网萌芽期,市场一片空白,谁能做出产品谁就独享霸主,那个时候技术比较吃香,一大批创业者也多是技术出身,比如马化腾、周鸿祎、李彦宏等;

慢慢的,除了门户网站、搜索外,互联网也开始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需要有产品岗来设计出多样的产品;

为了产品更加有吸引力,ui登场,让界面更有趣,更新颖;

2015年至今,大批产品纷拥而来,产品同质化越来越重,人们再也不用绞尽脑汁去创新一个产品,你只需要把那些做的好的成熟产品拿来学习借鉴再稍微修改一下,就会非常棒了。技术、产品、ui等手段已经不能再跟其他产品拉开多大距离了,相反,倒是各类新的运营工具、运营平台和运营手段层出不穷,以及对于运营工作的要求也更加精细化。

所以,你看,以后决定产品能否顺利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除了有良好的发展定位、雄厚的家底之外,运营团队的质量也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真正属于运营的舞台已经到来。

如果你还是小白,请不要担心忧虑,因为目前还没有哪所大学开设运营专业,谁也不是科班出身;如果你目前薪资待遇不高,也不用烦恼,只要你学好技能,总有高薪等着你。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感谢”,“收藏”,“评论”,让更多的人也能得到帮助

如果你对运营感兴趣,欢迎关注@做运营的大表姐我将自己学习+工作实践的所有运营知识都分享给你哦。

从 2015 年第一个季度开始,「微信」就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智能手机。张小龙成为了一代传奇人物,同时也激发了行业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疯狂推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触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一时间,产品经理火了,一大堆富有想象的应用和疯狂的资本重进市场,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和产品大热。然而,在 2016 年,成型的业务开始进入精细化运营,初创的项目也在思考如何在严重同质化情况下突破用户的心智,人们开始意识到互联网产品的另一类人群的作用,他们就是运营人员。好的产品 + 好的运营才会使产品产生质的变化。业内人士早有预见,在产品经理之后,运营将成为一个最大的风口,这也是目前企业的最大缺口,因为运营领域缺少专业人才,缺少成熟可复制体系,缺少基础定义理解。那么运营到底是什么?

这个话题可大可小,对于一个刚入门或者想要入门的人来说却又是必答题,思前想后发现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道出所以然。如果我们用《孙子兵法》中的行军打仗来解释运营,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对运营工作的最好浓缩。

· 知己知彼 :做最有人缘的连接者,以人而起,以人而终。运营工作是一个需要连接内外部的苦力活儿。产品、用户、代理商、商户、内部各部门都是我们需要去串联的环节,最终通过运营整合形成顺畅的闭环。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从 2015 年第一个季度开始,「微信」就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智能手机。张小龙成为了一代传奇人物,同时也激发了行业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疯狂推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触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一时间,产品经理火了,一大堆富有想象的应用和疯狂的资本重进市场,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和产品大热。然而,在 2016 年,成型的业务开始进入精细化运营,初创的项目也在思考如何在严重同质化情况下突破用户的心智,人们开始意识到互联网产品的另一类人群的作用,他们就是运营人员。好的产品 + 好的运营才会使产品产生质的变化。业内人士早有预见,在产品经理之后,运营将成为一个最大的风口,这也是目前企业的最大缺口,因为运营领域缺少专业人才,缺少成熟可复制体系,缺少基础定义理解。那么运营到底是什么?

这个话题可大可小,对于一个刚入门或者想要入门的人来说却又是必答题,思前想后发现这个问题很难用一句道出所以然。如果我们用《孙子兵法》中的行军打仗来解释运营,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对运营工作的最好浓缩。

· 知己知彼 :做最有人缘的连接者,以人而起,以人而终。运营工作是一个需要连接内外部的苦力活儿。产品、用户、代理商、商户、内部各部门都是我们需要去串联的环节,最终通过运营整合形成顺畅的闭环。


满满的运营干货,(附:80G运营资料包 免费送,你虽然有,但你肯定不全)

大家先看下官方的解释:


如何从零开始学做互联网运营? - 匠匠的回答 - 知乎

如何从零开始学做互联网运营?


不管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已经毕业一段时间的职场人群,亲戚 朋友 和身边的人基本都会问你你的工作情况是啥。

外行哦~~~~

是打杂的吗就是做电商卖东西呗 就是发文章的写手没什么前途吧这个有什么用

那你知道什么是KOL吗什么是SEO什么是UID吗

运营的定义从广义的角度上说,一切围绕着网站产品进行的人工干预都叫运营。

用户运营,产品运营,产品运营、内容运营,电商运营,短视频运营(风口),数据运营,活动运营,商家运营,品类运营,游戏运营,网站运营,新媒体运营,社群/区运营。这些都是大家经常能接触到的。

就目前而言,互联网行业内相对比较有一致共识的4大运营职能划分,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围绕着这几点我简单的说下。想了解更多请私信我。

内容运营:

一切以人为本,有需求就有供给,这是人类社会的规律,正因为用户在互联网上有消费内容的需求,比如看视频、段子、新闻、知识、技能等,所以会有这么多产品在提供内容服务,才有内容运营这个岗位。PM和RD的职责是把产品打造出来,但这并代表会有用户使用所以,内容运营的价值是连接用户和产品,在两者之间建立纽带,让用户了解和使用产品。

举例:一些媒体产品,比如澎湃新闻,比如钛媒体,36kr这种,也是以优秀的内容为核心来运营。

内容运营文案能力要强大家可以看这个回答,

如何锻炼写文案的能力? - 白小白的回答 - 知乎

如何锻炼写文案的能力?

用户运营

对于用户运营大家经常有这样的理解,用户运营的工作是搭建用户的成长体系,活动体系和维护KOL建立大大小小的社群做活动等等都属于用户运营的一部分,这样想都没有问题。

所以无论是做增长也好,做渠道也好;做活动也好,做内容也好;做社群也好,做客服也好;做产品也好,虽然大家工作的内容不一样,最终的目的也不一样,但其实我们都是围绕着“用户”去做工作。

所以宽泛讲其实对于运营来讲,我们每个运营岗位都是用户运营。

举例,一个相亲类的APP,你的用户一定是单身人士,这些群体是需要你运营和维护的,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脱单,在交往的过程中有什么禁忌和注意事项,没有经验的不知道怎么和对方交流?搭上话和有了一定的基础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如送什么礼物等问题,通过社群(QQ、微信、社区)后台系统等方式和手段与他们进行沟通,解决他们的为题。

活动运营:

线上活动的大纲先先了解下

活动运营,核心就是围绕着一个或一系列活动的策划、资源确认、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做好全流程的项目推进。

举例: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选择哪一种要结合自己的产品和活动目的来进行,如美食类活动,可以做免费试吃环节,增加口感的传播,打造自己的口碑,而不是只为了吸引人流量,如做服饰试穿就没什么效果,也可以做成牌子高级点的就可以做展览,参加时装秀等。

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顾名思义,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产品”来展开的。一个产品从出生到生命周期的结束,都需要产品运营的跟随,如果你对产品经理和产品运营混乱了,那句个例子,产品经理是生孩子,产品运营就是养孩子。

产品运营具体做哪些呢?找用户,通常会做些营销活动(活动运营),花钱做些品牌广告之类的推广(市场运营);让用户经常来,通常也是做活动、发推送,设计一些高频使用的功能;提建议,通常是发现产品bug或不好用的地方,以及根据用户需求探索新的产品方向,让产品好用和管用。

新媒体运营:

业内对新媒体的定义是你可以什么都不熟,但你一定都要会,不论活动运营,内容运营,社群运营,等等都是自学,琢磨研究。要学习的东西特别多,并且一定要精通某一个运营的领域。对于互联网时代来说,几乎所有的运营和营销的媒介都是依靠新媒体的手段来完成的,所以我使用了「全栈新媒体运营/营销」来定义这个大岗位。

新媒体运营工具有哪些比较好用的? - 匠匠的回答 - 知乎

新媒体运营工具有哪些比较好用的?

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篇文章了解下互联网运营,希望大家领 [资料包] 前点个赞再走吧!留下你的脚印和我们一起成长,想了解更多就来找我吧!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16货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