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16货源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网站建设 >  哪些思维方式是你刻意训练过的?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哪些思维方式是你刻意训练过的?

发布时间:2019-09-12 16:30:18  来源:网友自行发布(如侵权请联系本站立刻删除)  浏览:   【】【】【
绝大多数时候,凑合着做完,比完美地半途而废要好。绝大多数时候,决定要做就直接开始,比自认为准备充分了再开始要好。脑内山水千万里,不如脚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这个思维方式是我花了很长时间很大精力去
哪些思维方式是你刻意训练过的?绝大多数时候,凑合着做完,比完美地半途而废要好。
绝大多数时候,决定要做就直接开始,比自认为准备充分了再开始要好。

脑内山水千万里,不如脚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这个思维方式是我花了很长时间很大精力去养成的,至今都没有完全贯彻到行动中去,但多少有点进步。如果能真正实行,拖延症估计就好了吧。

1.用【我选择,我负责】,代替【我恐惧、我逃避】


“我害怕写论文,我害怕写不好,我害怕答辩的时候评委老师刁难我。”

“我害怕见客户,我害怕说错话,我害怕自己吃亏,害怕被算计。”

——如此是谓“我恐惧,我逃避”。

“我选择写毕业论文,因为我想得到学位证”;

“我选择拿起电话,去联系那个令人头疼的客户,因为我想得到利润”;”

——如此是谓“我选择,我负责”。

“我选择做XXX,因为我想得到XXX."

这个句式,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地化被动为主动。

2.用【把比赛当成练习】,代替【等练好了再参赛】

如果我们抱着“等我自己完美了再出手”的心态,那我们可能永远也出不了手。因为完美状态是不存在的。

要敢于在不完美的状况下把自己亮出来,就像肥肥猫老师说的,要敢于"把一个虽然有诸多缺点但优点也不少的商品挂上货架”。

成长就像造房子,大框架搭好了,就可以入住了——我住进来之后再慢慢添置桌椅碗筷,照样来得及。

而事实上,我们需要添置什么样的桌子,什么样的椅子,恰恰是需要我们先住进来才会知道的,不住进来,就永远不会知道。

我们可以把每一次考试、面试、比赛甚至选秀等考验,都视为一种练习——我就是来测试一下自己能力上限,就算失败又如何?见见真题也好嘛~!

用“以赛代练”的方法来打怪,我们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升级过关。

3.用【高配版的自己】,代替【低配版的自己】

假如你现在是一个便利店的店长,而你从小热爱写作,有一定文笔基础;你心里一直隐隐约约有一个愿望,想成为一个作家,那么现在可以怎么做?

除了增长阅读量,锻炼文笔等等内功的修炼之外,我在此提供一个外在的助推方法:

——站在此岸链接彼岸,用高配版的自己,来带动低配版的自己。

什么意思呢?

直接活在一个作家的状态里。

作家都有每天固定的写作时间,你也每天给自己规定一个写作时间;

作家都有自己固定的作品输出平台,你也给自己弄一个作品输出平台,比如知乎;

作家都有约稿联系方式,你也在自己的作品输出平台上留上“约稿请联系XX邮箱”;

你甚至可以给自己弄一张电子版的名片,上面写着:“肖邦爱吃羊肉串;文字创意工作者;长期在知乎生产小说与机灵。”诸如此类。

而且要像一个真的作家那样去回答问题,输出干货。要答出逻辑,答出深度,答出新意。被人赞了,关注了,也不必沾沾自喜;被人骂了,被人拉黑了,也不要顶撞缠斗;要像一个真的作家那样习以为常,宠辱不惊。

如此坚持一年,看看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当然,此方法只是一种外力助推,必须要搭配足够强大的内在实力才可发挥效果。

4.用【往前走走看】,代替【站在原地纠结】

纠结犹豫,是自己跟自己内耗,非常损伤元气,浪费能量。

破解纠结的方法,最稳妥的就是——停止思考,停止妄念,啥也不想,只管往前走!

不管选择哪条路,只要下定决心往前走,任何一条路,都会被你走成一条好路。

纠结犹豫的原因,是层级受限。我们站在一楼,无法想象五楼的风景,所以找不出解决路径。

所以要往前走,不管选择哪条路走,只要能往前走,就会有成长,有提升,越走眼界越开阔,越走思路越开阔,越走越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这个观点,在本文中有更加详细的论述:经常陷入纠结犹豫,不敢做决定,如何破局? - 情绪管理专栏 - 知乎专栏

5.用【我帮你解决问题】,代替【我替你打工卖命】

商业的本质,不是赚钱;而是帮助。

是你用自己的资源,技术,能力,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你不需要做太多事情,你只需要做好某一件事情,满足某一类人的某一种需求,把这一件事情做到顶尖,你就成了。

而这时候,名和利,就会自然而然流动到你的生命中。

去做创造价值的事,去做释放天赋的事,名和利,只是一种副产品。

当我们保持这种心境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和快乐,而不是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被逼无奈的苦役。

这个观点在本文中有更加详细的论述:该不该把兴趣当做事业? - 巴赫爱喝胡辣汤的回答

6.用【温柔的坚持】,代替【激烈的反抗】

以前,妈妈逼我穿秋裤,说“今天冷死了,赶紧把秋裤穿上再出门!”

我说:“能不能别管我!从小到大啥都管我,一点儿都不给我自由!能不能不要这么专制啊~!等我六十岁你还管我不管?!”

——此谓激烈的反抗。

批判对方,指责对方,只会引起对方更大的抗拒、不满和愤怒,最后演化成一通争吵,两败俱伤。

今后,我换一种新模式。

妈妈说:“冷死了,赶紧把秋裤穿上再出门!”

我说:“是啊,今天是有点儿冷啊。并且我感觉今天的温度还没到我需要穿秋裤的程度。”

妈妈说:“不行,必须穿秋裤,不然老了会得关节炎!”

我说:“妈妈,我知道你关心我,我是成年人,我会为我的身体健康负责。妈妈我爱你,么么么。”

妈妈有点无奈,但也没什么话可说了。

温柔的坚持,就是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感觉不冷,我感觉我不需要穿秋裤,我的感受我负责,你不要替我感受。

温柔的坚持,就是仅仅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去批判对方:你的关心,我很感谢;你的意见,我不采纳;你的是非,我不论断。

这个观点在本文中有更加详细的论述:如何恰当地表示愤怒? - 巴赫爱喝胡辣汤的回答

好,最后我们回顾一下重点:

1.用【我选择、我负责】,代替【我恐惧、我逃避】

2.用【把比赛当成练习】,代替【等练好了再参赛】

3.用【高配版的自己】,代替【低配版的自己】

4.用【先往前走走看】,代替【站在原地纠结】

5.用【我帮你解决问题】,代替【我替你打工卖命】

6.用【温柔的坚持】,代替【激烈的反抗】


【end】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巴赫爱喝胡辣汤】,收藏我的全部情绪管理干货。

本文作者巴赫爱喝胡辣汤新书《不做情绪的奴隶》正在京东,淘宝,当当等各大网站持续热卖中,全国新华书店已全线上市。现在就下单,不做情绪的奴隶,成就强大的自己!

戳此链接快速下单:https://item.jd.com/12533816.html?dist=jd

大一经济学的最后一课,老师对我们说:“我猜想十年以后,经济学这门课的内容你们或许全都会忘光。但是,如果你能记住一件事的话,我希望你们记住这个:

Assume Nothing(不要做任何假设)。


这便是我对这门课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人们总是会带着各种各样的预设去看待人和事物,这些假设源自于我们的出生和成长,包涵着我们的偏见和执念,而最终会闹出矛盾和误会。由此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别人,往往也可能是自己。



我从两个维度看待 「不做假设」

第一个维度,时刻提醒自己和训练自己在遇到人或事时不要加入刻板印象和自己的偏见或预设。

刻板印象的例子很多,包括对一个种族的、一个性别的、某个职业的等等。大家平时遇到得多,我就不详细展开了。

我想举一个我们比较少会想到和关注的,关于预设的例子。

比如你写了篇文章发在网上,然后有无脑喷子莫名其妙的以非常不友善的方式来攻击你的文章甚至辱骂你的人格,怎么办?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很火大。理论的、辩解的、喷回去的、撕逼的,最后浪费时间自己还气的不行,心里想,我这么文明礼貌为什么还遭人骂,我特么得罪谁了要受这罪?

这里就有一个很典型的预设,那就是我们总是会下意识的假设“眼前”这个人是我的同类、有着差不多的境遇或行为方式,同时我们又会不自觉的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这个人。

我们来仔细想一想刚刚的例子,你之所以会火大会生气,是因为你的假设是“对方是你的同类,你们是可以交流的”,所以你才会在意他的话,才会觉得他应该和你一样可以做到“文明礼貌”。而当现实与期望不相符的时候,你就会失望甚至生气。

如果你知道这个人和你是完全不同的阶级、年龄、背景、工作环境,你会那么在意他说的话吗?再夸张一点,如果你知道这个人是杀人犯,你还会这么生气吗?

现实生活中,你骂马云一句“你丫傻比”,马云根本就不会生气。他甚至都懒得理睬你和拉黑你。

因为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鸡同鸭讲,对牛弹琴,为何要在意呢?

其实你也很清楚,你的圈子只是这个世界上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当你向互联网喊话时,会有很多人看到,自然也不乏在真实世界中和你根本就不是一路的那些人。

但你因为被喷而不爽,恰恰又是因为你下意识的把那个喷子归为“和你相似的,你可以交流的人”。

所以切记要提醒自己,你是你,别人是别人,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你有你的游戏规则,别人有别人的玩法,拿你自己的游戏规则去要求别人而导致自己生气,没必要。

那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呢?

你就当人家放了个屁,删除评论,严重者拉黑。

没有误会、没有伤害、不会伤心、完美解决。

不做假设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上的陌生人,对新认识的朋友,熟人,甚至挚友和亲人都适用。

让他们告诉你真相,让事实说话,而不是听从你脑子里虚无的假设。



再来说说第二个维度,当别人告诉你什么事情的时候,你要提醒自己思考一下他的预设和前提是什么。请记住,每一句话都有自己的前提,每一个理论都有自己的假设。

所以听取别人给你的意见时,好好想想这个意见的前提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不是也包括你。

再回到最开始的例子。

我告诉你遇到喷子骂你,你应该删除评论或者直接拉黑。

别着急接受这样一个方案,想一想我的假设和前提是什么,是否适用于你。

第一,我的假设是和别人对骂是一件会让自己不爽的事情。从我的角度,我假设大家都是渴望理智的讨论和避免过激的冲突。但是如果你天生大度不介意别人的不友善言论呢?亦或者你天性喜欢冲突非常享受和别人争辩甚至互骂呢?

第二,我的假设是完全不在一个圈子里的人很难沟通或者很难真正做到互相理解, 所以别圈人的不友善言论你才无须在意。但如果恰好你是一个同理心非常强的人,可以并且喜欢和各个圈子的人交流,同时在意每个人的想法呢?

所以你看,如果你是这么一个人,我刚刚那个结论对于你来说就是一无是处。



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每天都在发生。

那些好为人师的亲朋好友,“读书没有什么用,你应该去接触社会,积累人脉。”

那些以“过来人”自居的长辈们,“女孩子最重要的还是嫁个好老公。”

那些语出犀利的营销号,“现在就要对自己好一点,分期付款慢慢还就行了。”

还有直击内心G点的大V们,“世界那么大,你应该去看看。”

甚至包括我这个小透明,都在尝试告诉你一点什么,都在劝你去做些什么。

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指导别人的人生,他们洋洋洒洒直抒胸臆,大气磅礴指点江山。

却不会有人想到为你负责。因为没人能为你负责。

而你为自己负责的方式,就是在这么多“你应该怎么做”中去思考,去分辨,他们的假设是什么,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他们不一定错,但你需要知道对你而言是否正确,能否帮你成为最棒的你自己。



经济学老师花了一个学期教我们各种模型各种理论。可是他的最后一句话却是告诉我们不要轻信这些模型和理论。

因为假设的目的是简化我们的世界,更方便的描述这个世界的“一般情况”。而对于我们来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更需要知道的是针对我自己的“特殊情况”。


听过很多道理,却不知道好好思考这些道理背后的假设,才会过不好这一生吧。




-----羞羞的live小广告-----

搞定英语单词:两个月解决英语单词高效方法

英语学习方法你需要知道的一切:要学好英语,你得走好这六条路

对英语、留学、成长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六浪记(sixonthebeach)

我有两个自己受益很深的思维模式。

第一种是把“混乱”当成一种常态。这个模式的核心在于,接受世界上大多数事情的发生和发展都是无序和随机的,不论自己在不在意,这种混乱的状态都是持久永恒存在的。举例来说,当你在知乎上公开回答了任何一个问题,因为面对的是无数“随机”的观众,就一定会出现各种出乎你意料的评论。理解了这一点,当你看到那些不友好的评论时,就应该像在走路时踢到一个小石子一样,不会在内心激起一丝涟漪。

这个思维模式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想掌握还真的需要“刻意”地自我训练。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精密的情感机器,只要你和外界发生了互动,你的大脑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各种情感信号,并且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来应对。在特定的社交场合,这种反应(尤其是正确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你在工作中和同事因为某个技术问题产生辩论,或是在和恋人交往时因为某些冲突产生了争吵。但在很多时候,一些不相关的人对你做出的刺激实际上并不值得你真的花精力去反馈,而大脑在这种时候往往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聪明,它只会单纯的像只狗一样对每一个外来的刺激信号都发出原始的冲动反应。要印证这一点,你只要去看看有多少知乎回答在补丁摞补丁地对一些刺激了答主的评论作出回应,而实际上大部分普通读者甚至根本不会去点开评论区。

所以,只有当你自己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时常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混乱为常态的世界,到处都在不断发生着随机的事件,而那些随机的背景音实际上和你自己并无关系,在内心中无数次的告诉自己“this I don't care,that I don't care”,你才能保护自己不受这些“混乱”的干扰,不去浪费无端的精力在这些无意义的抗争上。一旦你真的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能因此节省多么巨大的精力消耗,生活也会开心的多。

另外一种思维模式,叫做“聊胜于无”。这个讲的是,在遇到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时,首先想办法把问题拆解开,找出其中最容易的部分先实现出来。这样,虽然离真正解决问题还很远,但是也已经比“知难而退”或者是“拖延”都要好的多了。并且,因为你内心先接受了“聊胜于无”的观点,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相当于给自己点了一个赞,起码比什么都不做强很多了嘛。

举例来说,健身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难以启动和坚持的事情,对初学者来说偶尔尝试一下去健身房或者跑步,那种痛苦的感觉直接干掉了继续坚持的动力。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学会找到一个最简单可行的运动方法,哪怕是每天坚持绕小区走一圈,并且告诉自己这比什么都不做强的多(同时正因为比什么都不做强的多,不去做就显得非常吃亏),你会发现这样一点简单的正反馈比起别的高大上的健身目标更容易让自己上道。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程序员,因为工作原因,某个客户需要你制作一个新的软件。这时如果你一定要交付一个功能完备又鲁棒,带超炫界面,考虑了各种灾备的超级软件,那么一定需要付出漫长的开发时间和成本,等到你拿出作品的时候,很可能要么客户的需求变了,要么你一开始的某些理解有问题,或者干脆你的战线拉的太长连完整的作品都无法实现。而相对的,如果一开始就明白“聊胜于无”,用最快的时间做一个最简单可用的版本,哪怕是只有一个命令行甚至所有参数都是hard coded的小东西,也能帮助你和客户理解这是不是你们真正需要的那个方向。而且因为有了第一个可用的版本,所有人都会有更强的信心能做出更好的版本,客户会更开心,你当然也会更开心。这个思维模式的美就在于,它并不需要什么复杂的软件工程理论,仅仅是强调“聊胜于无”这个小小原则,就能帮助你把工作做的更好。

当然,这个模式有一个缺陷需要特别注意,虽然“聊胜于无”,但是很多的“聊”并不一定等于“全”。采取这种思维模式能够帮助你快速启动,但一定要注意之后不要沉醉在重复实现简单的小目标,要想真的逐渐逼近原有的大目标,在每一次成功完成小目标之后,都需要再想一想问题剩下的部分中最容易完成的又是什么。

我之前所在的咨询领域,一个非常成熟的项目经理,小时咨询费接近人民币3000(这是向客户收取的服务费用,个人薪酬没这么高)。无论你认同与否,都不得不思考,他们靠什么?

很大一部分是靠思维方式,他们用更加结构化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们所熟知的麦肯锡的7S、BCG的BCG Matrix,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结构。

然而大部分人觉得,这是天生的,甚少花精力提高。其实,结构化思维不仅价值度高、而且可培养度也很高,值得我们刻意训练。

如果你按照本文的方法,没能提高,放马来找我。

——圈外孙圈圈

一 结构化思维比你想象得重要一万倍


下图有15个数字,我需要你在3秒钟内看完并记住它们,试试?

是不是觉得有点费力?


那么,如果我换一下,让你记下面这15个数字,试试?

是不是觉得So easy?


其实这两组数字是一样的,只是第二组数字的结构更加有规律。

为什么你很难记住第一组却能够轻松记住第二组呢?因为它更符合我们大脑的使用习惯。


人类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有两个规律:第一,不能一次太多,太多信息会让我们的大脑觉得负荷过大;第二,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在解决问题、进行决策的时候,常常觉得脑子里一团乱,很多信息迸发出来,但你就是无法将他们变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一个理性的选择。这种状态持续时间一长,我们的大脑就要罢工,开始头疼,可问题并没有解决。

另外,你也可能碰到过这样的一些人,他说的每个字你都听得懂,然而组合在一起,你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听他说话时间一长,你会头疼,变得焦躁“你TM到底想说什么”。

之所以这样,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太多零散而复杂的信息。


如果我们在解决问题、面临选择以及与人沟通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结构,将所有的碎片信息放进去,就能够大大减轻大脑的负担,更容易地解决问题。而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应用最广泛的职业之一应该算是咨询顾问了。每小时工作向客户收取几千块的酬劳,若论对行业的理解、对公司的理解,其实并不会比客户更多,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还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所以,麦肯锡的7S、BCG的BCG Matrix,等等,都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所以说,结构化思维真的是有价值的,它的作用在于:


第一, 帮助我们更全面以及更系统地思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第二, 方便我们与人沟通,让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有些人常说自己沟通能力差,其实本质上不是沟通问题,而是思维问题,几乎不存在思维清晰但是沟通不清的人


第三, 互联网时代,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如果没有结构化思维,信息只是信息,可如果有了结构化思维,就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每当接触到碎片信息的时候,把它塞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就可以了。


所以说,解决问题、沟通、学习,如果没有结构化思维,效率都不高。



二 结构化思维,几乎是最值得刻意训练的能力!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往往忽略结构化思维的培养,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天生的。他们要么觉得自己足够聪明所以不需要培养,要么觉得我天生不聪明,学不来,干脆放弃。

我曾经在文章中提到过能力的重要性。有人问,能力有那么多,到底培养哪一个才好呢?如果我用一个两维矩阵来分析的话,可以看到,结构化思维能力,是既能够被培养同时价值度又高的能力。

所以说,结构化思维,几乎是最值得刻意训练的思维方式!



三 结构化的方法是什么?


但是,当你面临一个难题的时候,该如何去寻找结构呢?这里给出两种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地找结构,一种是自下而上地归纳提炼结构。


1. 自上而下找结构:思考一个框架,然后将信息或解决方案放入框架。


我们来看一个问题:今天是周一,假设你这周需要做如下事情——做一个高管汇报,写一份项目建议书,审阅项目成员的方案初稿,写一篇行业洞察,参加公司组织的1场培训,跟国外专家团队开一次电话会议,跟团队成员吃一次饭。


请问,你会如何安排自己本周的工作计划?

这个问题对大部分人来说不难,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排任务的时候可以用紧急性和重要性的二维矩阵,来决定自己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再看一个问题,倘若有人问你:如何看待洋酒行业当前所处的宏观大环境?

能够思考出一个结构的人可能会比上个问题少,宏观环境分析比较常见的结构是PEST(Political政治层面, Economic经济层面, Social社会层面, Technological技术层面),你可以用这个结构把你的观点都放进去。

而如果你不用结构,可能会发现,你的回答有可能变成这样“嗯,总体环境不太好,经济都下滑了。”这种缺乏结构化、是凭第一感觉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非常主观,在主导商业决策、沟通的时候就会弱势非常明显。

所以,针对一些常见问题,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个结构,将思考结构化。可是当你脑海中缺乏现成的结构时,会变得非常困难。


只是,我们每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各种各样,当我们脑海中没有结构的时候,如何结构化思考呢? 2. 自下而上归纳总结成结构:当你不清楚可以用什么框架的时候,四种方式把信息结构化


答案是,我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一共是四个步骤:


第一步:头脑风暴,拿一张A4纸,横过来,把你脑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碎片想法都列出来。并且,当你觉得都列得差不多的时候,再读一遍这些碎片想法,将类似的进行连线。

biaozh (关于上图的说明:为了画图方便,图上是将想法横着排列了。实际上,你在A4纸上列碎片想法的时候,这些想法是纵向排列的,否则写不下。)


第二步,连线分组,根据连线的情况,将想法进行分组;

第三步,结构提炼,看一下这些分组,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按照这样的规律,是否需要补充或调整组。这时候需要用到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来决定分组调整。最后形成的组,其实就是你的结构;


第四步,观点补充,确定了结构之后,看每个结构之下是否还需要补充其它信息,最后完善思路。

为了更容易理解,我举个栗子来说明:


小王来向你咨询职业选择的建议:他性格外向且大条,学的是工科,他刚刚毕业,拿到两个Offer,一个是技术方面的,一个是销售方面的。从纯理性的角度,你怎么帮他分析呢?

第一步:写下所有想法,包括(注:以下只是举例,不代表我对技术和销售岗位的看法,具体情况因行业和公司而不同):1.技术岗位的基本工资更高;2.他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做销售可能更加适合他的个性;3.销售的奖金更多;4.做销售晋升更容易,晋升会伴随加薪; 5.他学的是工科,具备做技术的基本知识;6.他没有营销的经验和知识,做销售的话,上手需要一定时间。

第二步:连线分组,我们会发现,1/3/4说的好像都是收入,5/6说的是知识和经验储备,2说的是性格,归类分组结果如下:


收入相关

性格相关

知识和经验相关

1.技术岗位的基本工资更高

2.他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做销售可能更加适合他的个性

5.他学的是工科,具备做技术的基本知识

3.销售的奖金更多


6.他没有营销的经验和知识,做销售的话,上手需要一定时间。

4.做销售晋升更容易,晋升会伴随加薪



第三步:用MECE原则找出各组的规律,确定结构。

根据MECE的原则,这些分组需要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收入、性格、知识——这三个要素符合相互独立吗?是的,这是三个无关的要素。但是,这三个要素完全穷尽了吗?好像没有。


考虑技术和销售两个职位选择的时候,除了性格,是不是还有能力呢?比如沟通能力、谈判能力等等。另外,是不是考虑小王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了呢?

所以,我们扩展一下,找出了这些组:收入、性格、能力、知识经验、爱好。


这五个要素是否符合MECE呢?好像穷尽得差不多了,但似乎不独立了,因为性格跟爱好是相关的,而能力和知识好像也很难分开。


所以,我们把性格跟爱好组合在一起,将能力和知识组合在一起,变成:收入、性格&爱好、能力&知识&经验。这三组符合MECE了,但是名字怪怪的。


进一步分析,你会发现,收入是在说能否赚钱养活自己,性格爱好是在说是否感兴趣,能力知识经验是在说能否做得好,这样就清晰多了。


所以,我们最终找出的结构是赚钱、兴趣、擅长,是不是很熟悉?其实就是我之前的文章想成为多重职业者?怎么选主业和副业里所用的结构。

第四步:补充信息。比如,收入这块,除了考虑基本工资、奖金、加薪速度,是不是还有其它,比如福利的差异呢?等等。

用这样的思路,你帮小王做职业选择的分析,是不是清晰很多、脑子不再一团浆糊了呢?


四 找结构的一些技巧


现在,你是不是会觉得,我带着你做的时候,容易找到结构,但如果自己一个人思考,还是会陷入困局?其实在我们找结构的时候,也是有些技巧的,给出两点最重要的技巧:
1. 通过常见结构类型来推导结构:你会发现,很多思维结构其实都很相像。


比如,我在文章开始的时候,提到“我们应该重点提升哪些能力”的时候,用了一个二维矩阵(两个维度分别是:能力的价值度以及可培养度),这不是什么书本理论,而是我自己的分析方法。


但是,有没有发现,决定任务重要性的时候,我们用的也是一个二维矩阵呢(重要性、紧急性)呢?


如果,在你毫无头绪的时候,我告诉你,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二维矩阵的结构来分析,你会发现找结构更加容易。


所以,掌握几种常见的思维结构类型,会帮助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更加容易地找到结构。


我按照使用频率,列了一些思维结构类型,有一些是非常常见的,如果你没有听过,可以网上搜索了解一下,便于理解这些结构类型:


- 二维矩阵类:任务分析矩阵(紧急性、重要性)、波士顿矩阵(市占率、增长率)、安索夫矩阵(新/老产品、新/老市场)


- 流程类:产品价值链、客户生命周期


- 三要素类:3C战略三角(Corporation公司, Customer顾客, Competition竞争对手)、爱情三元论(我之前文章里引用过)


- 利益相关方类:波特五力模型

2. 通过学习知识来积累结构,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我在之前的文章你没钱,真的真的不是因为不努力中,曾经提到我们要将知识内化成能力,很多人问:如何内化?

通过以上的举例,你会发现,我们的知识和方法论无非就是一种思维结构。所以说,我们在看书、看文章,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如果能够积累这些思维结构,并加以应用,就是知识内化成能力。


比如说,你知道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这只是知识,网上到处都有,知道的人千千万万。可是,如果你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比如分析员工为什么离职),把这个知识应用为你的分析框架,让你的思维更加严谨和结构化,让你的沟通更加清晰,这就是知识内化成能力

所以说,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都不应该只是满足于知道就好,而应该思考一下:哪些场合可以应用到它?这样,下次遇到相应场合的时候才能想起来,这个知识才能为你所用。



五 日常训练方法


最后,如果你只是看了这篇文章,知道什么叫做结构化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要将它变成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够做到不加思考地习惯性应用,还需要刻意练习。

下面我给出的方法,如果坚持三个月,结构化思维能力一定会提升,如果坚持半年,基本上刻意训练就可以结束了,它已经变成你的习惯了。另外,如果你有同伴一起练习、互相指正,效果更佳: 1.累结构: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理论,思考出它的三个应用,然后把它记下来,作为自己的素材,有空可以拿出来看看。同时,还可以给这些理论进行归类,比如价值链类、三要素类等等。


2.写文章:一周一篇文章,必须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写,并且,尽量使用你积累的结构素材。如果你没有时间写文章,那就只搭文章结构,写出关键点即可。


3.讲议题:每天给自己一个议题,用15-20分钟的时间,用结构化思维的方法来解决/论证这个议题,不一定要写下来,说给自己或者同伴听就行。同样,过程中尽量使用你积累的结构素材。另外,如果是你自己构思的结构,也整理到素材库去。这个训练是最关键的一点。


此前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你总是有口难言 | 技术帖,写如何临场发言,将零碎信息快速结构化,也是建议讲议题的训练方法,可以结合来看。那篇文章,重点说了结构化思维如何应用到沟通方面。



六 关于结构化思维的几点总结


最后,关于结构化思维,我总结了这篇文章的几个关键点:


1. 结构化思维是可培养且价值度高的能力,几乎是最值得刻意训练的能力;
2. 不存在思维清晰、沟通不清的情况,沟通不清楚就是还没思考透
3. 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先不要马上进入细节,而要先思考框架,如果无法找到框架,列出所有信息,用自下而上提炼的方法找到框架
4. 结构要尽量符合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原则,如果不能,至少也符合CE(完全穷尽);
5. 大多数结构都是常见的类型,找不到结构的时候,可以往这些类型上面靠:二维矩阵、流程、三要素、利益相关方;
6. 知识内化成能力的方法:将知识应用和融入自己的思维,来提高自己的沟通和思维能力
7. 训练结构化思维的方法:累结构、写文章、讲议题。坚持三个月必有提升,坚持半年基本形成习惯。有同伴一起练习,效果更佳。

8. 如果你想继续深入研究,可以看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那本书,非常经典。


最后,这里讲的是,我们在面临一个问题的时候,如何用结构化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如果你解决的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呢?我的专栏和公众号里,有另一篇文章,关于如何定义清楚你要解决的问题,避免无用功。毕竟,不盲目努力,始终是我倡导的价值观嘛!

更多干货请移步我的个人原创微信公众号“圈外孙圈圈”(ID: iquanwai),我就是那个反鸡汤反鸡血、坚持原创、不要赞赏、还请你吃饭的孙圈圈啦。回复“澄清问题”,可以找到上面说的“清晰定义问题、避免无用功”那篇文章~

比如和女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时候

“咦!亲爱的,你看这一段高速公路比较平直,路幅够宽,路基坚硬,周边无高大建筑和树木,净空条件良好,战时可做战斗机应急起降跑道唉……”

“咦!亲爱的,你看这个海滨浴场的沙滩正面够宽,砂质够硬,浅近无制高点,纵横方向交通都便利,潮汐规律。如果在这个地段抢滩登陆,防守方无险可守,有利于向纵深内陆发展进攻唉……”

“咦!亲爱的,你看这个酒店位于两条主干道和隧道交汇处,道路连接出城方向和市区重要目标,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楼西南两侧射界开阔,后方还有建筑群做依托,巷战的时候在裙楼上布置火力点、在写字楼布置狙击点,在楼顶布置防空火力,就能卡口控要唉……”

“咦!亲爱的,你看这个高尔夫球场要起伏有起伏,要制高有制高,要遮蔽有遮蔽,要沟壑有沟壑,要坡道有坡道…要是拉过来一个连队在这儿搞战术训练,左翼可以从这儿主攻、中路可以从这儿穿插、右翼在可以这儿佯动唉…”

“咦!亲爱的,你看这个景点依山傍水,沿山脊线平行河流方向布置防御阵地,可以利用两个山峰作为支撑点,顺我手指方向看去那条山腿上可以加强一个火力队,瞰制对面那座桥梁……

咦?亲爱的?亲爱的你去哪?别走啊!唉!那个方向道路狭窄没有遮蔽物!你要注意隐蔽!”

1、管理时间

特别的规律,一年365天

6点前起床,22点半熄灯

十天半个月,更新下时间

这时间观念,是发自内心


2、计划执行

25岁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

在计划执行,原因是想尽快成长

顾名思义,成长的速度赶上父母衰老、女友降临

一开始枯燥,后来进入良性循环,感到踏实、有意义


3、生活自律

大碗吃菜,小碗吃饭

一天一个苹果,周末一盒蓝莓

常喝白开水,低脂低卡

坚持夜跑,睡前拉伸


4、独处放空

人是社会的集合,难免受到社会的影响

比如说,情绪啊、行动啊,什么什么结婚

很多时候,我都是这样告诉自己

要静下心来做自己,一个月、一年,甚至几年


5、笔记记录

会用心记录,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

举个例子,从去年开始,专门为父母记录

因为工作原因,很多时候不能在他们身边

所以我会记录,记录点点滴滴,不足与改进


6、培养专注

现在意识到,专注很重要很重要

不仅仅是工作、学习,它更是一种内在品质

现在我练习专注,一是挤出时间,二是静心做事,三是张弛有度

长时间专注,可以充实、愉悦。我现在使用45分钟番茄法,推荐一款APP,Forest


7、仪式感

曾几何时,我看到身边人一个个结婚

父母衰老,事业坎坎坷坷,还有各种不确定性

我发现自己,脆弱、无力

来点仪式感,告诉自己“欲带皇冠、必承其重”,但行好事


这些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时间跨度,从25岁开始,并逐步成型

那时的变化如潮水般涌来,工作、生活、学习等

而这些思维方式,它们支配和完善着我

像是自然的自觉,让我内心长期坚定而平静

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发现更大的世界


不写了,跑步去了

1、管理时间,何时“安卓”APP,更新18年7月

2、计划执行,为知笔记APP,更新18年7月

3、独处放空,读书、练字、早睡

4、笔记记录,为父母要做的事,更新18年7月

5、专注学习,Forest APP,番茄钟原理

6、满分睡眠,小米运动APP,早起早睡

7、满分的身体,有品魔秤APP,保持健康

8、仪式感,解锁小龙虾,自学一人食第十集

一,5分钟思维:不想拖延的事情,立即做5分钟。

比如锻炼身体。到点了,就换鞋子,走向运动场。

比如写文章/写论文。想好主题了,即便标题还没想好,立即动手写。从最简单的资料收集开始做起。

等等。

拖延本质上是对“痛苦”的恐惧。拖延锻炼是恐惧身体上的苦,拖延学习是恐惧思维上的苦——恐怕做不好/恐怕完不成。而有一项研究表明,对“痛苦”的恐惧大大加深了那种痛苦。所以,当你实际入手做5分钟的时候,你会发现,实际上没有那么“痛苦”。于是,不知不觉的忙了半小时,行动渐入正轨。

所以,任何决定好了的事情,一旦感到自己拖延了犯难了,立即马上做5分钟。然后,果真累了的时候,你会有充足的理由/心安理得的放松休息的。

我还发现,有些事情是必须拖延的,比如——发脾气。

正确做法是,凡是感到自己要发脾气了,立即告诉自己“再拖5分钟”,忍住5分钟之后,再告诉自己“再拖5分钟”。

发脾气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更是无知的表现。而关系亲密的人,发怒都是因为误会。而发怒之下的出口伤人,却是覆水难收。

拖延“5分钟”发脾气这件事,至今,我还没有做到位。

二,做最坏的打算:对最糟糕的情况做足准备,好事会自然发生。

读研究生,读博士,没有考虑过延期毕业,甚至毕不了业,结果会非常麻烦。我身边就有许多这种事情发生,显然是高概率的。如果这些哥们儿当初考虑过这种糟糕的情形,人生的那四五年肯定会是不同的过法儿。

前段时间,新闻里报过几个企业中层,人到中年,因为公司裁员工作丢了跳楼自杀。可能当他们年轻一些的时候,没有考虑过公司裁员。考虑过公司裁员,也没有考虑过会把自己裁掉。不然,他们会早做打算,避免温水煮青蛙。

最近一个兄弟创业失败,身心俱疲,晚上睡觉时不时的醒来睡不踏实,欠了80多万的债务。他想过创业失败,但没有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想过,也没有做足准备。否则,家庭负担也不会如此巨大。

差不多,所有人生悲剧的来源,都有“想的过于简单/过于容易/过于美好”的成分。相反,如果设想与现实总是高度一致的,那么每个人都很快乐幸福吧。

所以,永远记住蒙台梭利那句话,“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良好的愿望铺就的”。

第一次考研那阵子,我没有真真切切的考虑过:我是完全有可能失败的。也没有为此做好准备。如果这么做了,我的整个准备过程和节奏都会完全不同,也因此就不会浪费一年的青春时光了。第二次考研,我准备好了,结果完胜,相关专业,最好的大学/最好的成绩。

三,不知道思维:不知道的时候,一定要承认自己不知道。

生活中有许多人,人家说什么,他都知道,有的是真知道,有的是显得知道。这样的人被称为“大明白”。然后我就心中起疑了,这家伙第一不诚实,第二不靠谱。这种感觉很糟糕。

当我注意到这种现象之后,我就告诉我:不知道的情况,无论多么难堪的情形,一定要承认自己不知道。不然,你就是别人眼里“不诚实”/“不靠谱”的人。

此后生活中我又观察到,这些“大明白”终于干出了非常糟糕的事情,比如负债累累/关系破裂,等等。

四,信息收集思维:一切可以避免的损失,都是因为信息不足。

快毕业那会儿,我着急找工作。找了一大堆之后,心情很沮丧——哥们儿就值这么点儿钱?正当我深处自我怀疑中。我一哥们儿通过熟人给我找了某某教育集团的教育咨询工作。见到创始人之后,我顺利入职了。

过了一段事件之后,总觉得不舒服,总感到使不上劲,收入也不甚满意。我继续搜集资料,比毕业那会儿收集的资料多了10倍,然后,我辞了职,进入新的工作状态。月收入,翻了五倍。

五,自主思维: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的情况下,你将做出何种选择。

雷军当时的身份是天使投资人,起初想投黄章——黄章仅有初中学历,以工匠精神、行事低调和为人偏执闻名,其一手打造的魅族手机在国内拥趸众多。两人一度往来频繁,关系在2010年前后空前密切。黄章把做手机的经验倾囊相授,雷军则把软件、互联网和公司运作的规则悉数教给黄章,甚至一度愿意为魅族押上全部身家。

王川曾劝雷军谨慎,「我说你能管吗?他说投了就是听天由命。(投资魅族)基本上就是他的家底了,我说我反对,他说不会亏,我说不会亏和浪费机会是两个概念。」在王川看来,雷军最终没有投资魅族的原因是:两人对于人才的看法存在巨大分歧。

雷军对黄章说,魅族一位高管软件硬件都很强,但一分钱股份没有,很容易被别人挖走,黄对此的回答让雷震惊,「他被挖走了我自己能干」;雷军又花了几个月说服黄章从Windows Phone手机系统转向Android手机系统,并把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介绍给他,希望黄能分5%的股份给林斌,用来吸引林斌加盟,黄章不同意。出道22年,雷军早已名满天下,但获得真正现象级的影响力始于这里,他决定自己干。

黄章没有问雷军为什么如此坚持分给人才股份。有些原则,黄章是不知道的。

雷军没有坚持投魅族的狂热,他决定不依靠一个已有的手机大牛,于是有了小米。

如果当年雷军入股魅族,后来的手机天下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也许,雷军会饮恨终生——毕竟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所以,永远要考虑: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的情况下,你将做出何种选择。

电视剧《天道》里面,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靠导师,靠领导,靠公司……)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

看看周围的世界吧,多少人死在了靠父母/靠朋友/靠导师/靠领导/靠公司上。

六,“10倍”思维:你可以比之前好十倍。

我做教育顾问的时候,问了许多高中学生一个问题,“你们做数学卷子要花多长时间”。那是最好的尖子班。几乎所有人都回答说用120分钟。我说,你们可以用45分钟答完的,不信你们可以试试。然后,我收到了各种结果,有的人用了76分钟,有的人用了50分钟,等等。然后,我又对他们说:这是你们最初的实验,并不是最终结果,继续实验。

我高中的时候做过测量,高三下临近靠高,平均30分钟做一套数学卷子。高考本质上就是个熟练度。会就熟练的写出来,不会就是不会。当然,我高三时期成绩长的很猛。

很多人看到考卷上写着“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然后就把120分钟当成对自己的要求了。很多人都没考虑过,许多高中生是不学习的,或者学习根本不努力的。120分钟不是对所有人的要求,更不是对你的要求。


七,精确思维:凡是可以精确化的,要尽可能精确。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成功越狱让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安迪越狱成功是整个电影的高潮和最大的亮点,因为,不可思议。以艾德的观点来看,用鹤嘴锤挖墙,至少也得挖600年,才能挖穿。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也就是,不可能。但安迪成功了。

许多人一位安迪的成功是因为坚持/因为毅力。固然不错。但是,如果监狱里的墙果然需要用600年才能挖穿。安迪会干吗?当然不会,否则他就疯了。所以,显然,安迪做了精确计算的——他以前是银行家。


我们也可以设身处地的算一算:

假设他每天挖一斤土(挖的多了也不太好带出去),那么一年就是365斤,20年就是7300斤,中间除掉被关禁闭等种种原因不能挖的,算6000斤吧。

6000斤就是3000kg,一般土的干密度1.7~1.9g/cm3之间,但是他挖的那种土土质很松软,类似砂土,最多1.5g/cm3。这样就是3500*1000/1.5=2000000cm3。再来看他的地道,是一个圆柱体,直径不大不超过一张海报,大约40cm,算一下他的地道长度可以达到1592cm也就是15米多将近16m。

16m是一个相当长的距离了,应该能逃出去了。

没有哪堵墙有16米厚——即便长城也没有这么厚,那么如果每天坚持挖下一斤沙石,那么20年以内必然挖穿。事实上,电影里剧情已经暗示,安迪早已挖穿了,只是等待一个越狱时机而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许多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仔细计算一下,原来不仅可能,而且根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于是,坚持成为可能,毅力从天而降(实际上是心中冉冉升起)。正确的事情一坚持,你就赢了。

对于拖延症,也同样有效。

比如,以往我一写文章就犯难,总是担心写的时间太长。后来,我测量了一下,平均一小时能写1000字,包含打字过程的思考在内。此后,写文章就变得容易多了。

以这篇关于思维的文章为例,全篇3000字,我用了3个半小时。


我微信公号:核聚(ⅰd:hejupai)

相关文章:

核聚:关于考研,学长学姐有什么对后来考研人的建议或者忠告?

核聚: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样做?

区分“观点与事实”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事实可以被证明是“真的或假的”,观点却无法被证明,别人只能同意或反对。


1/4、区分“事实与观点”,要从娃娃抓起


有博主介绍了国外幼儿园进行一种叫“Facts and Opinions(事实与观点)” 的教育,让儿童判断一句话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


比如:

糖是甜的(事实)
糖很好吃(观点)

波比是一个男孩子(事实)
波比很胆小(观点)




简单说,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观点是人的主观看法。


从形式上说:事实是一句陈述,而观点常常以“我认为”、“我觉得”、“在我看来”的形式出现。


评价一个事实陈述,你可以认为它是“真”或“假”,但观点并不分“真假”,只能说“我同意”或“我反对”。


教育学家认为,这是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至少当大人们夸奖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时,你要知道,这不过大人在表达一个观点,并不是在讲述一个事实。



其实中国的学生到了初中也有类似的作业:给你一段材料,要求在“观点”句划线,在“材料”句划波浪线。


区分“事实与观点”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很多成年人确实搞不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美国的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对5035位美国人进行测试,看看他们能不能否分清报纸上的“事实”和“观点”。结果令人沮丧:五条题全部正确的仅占四分之一,而全部错误竟占了四分之一,只比瞎蒙的概率只高了一丢丢。



别笑美国人了,我们能分清“事实”和“观点”吗?比如下面三句话:


1、中医负责广告,西医负责疗效。
2、明星的收入太高了。
3、转基因食品会导致一些不可知的环境问题。


这三句话,有两句是观点,只有一句是事实,到底是哪一句呢?


2/4、事实不是一定是真的,观点无所谓真假


前面我列举了很多“观点和事实”的特征,但它们并不可靠,比如下面两句:


我认为地球是圆的。(用了观点的形式,但它是事实)
地球很大。(用了事实的形式,但它是观点陈述)


区分“观点和事实”,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唯一的指标,那就是——可证伪性。


简单的说:事实可以被证明是“真的或假的”,观点却无法被证明,它是说话者内心的看法,别人只能同意或反对,既无法证明是“真的”,也无法证明是“假的”。


“中医负责广告,西医负责疗效”,这句话毫无疑问是观点,因为它提出的事实,不但本身无法被证明,而且“负责”“广告”“疗效”这些词都是模糊化、情绪化的表达。


前面说过,“糖是甜的”这一句是事实,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未必。比如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尝尝糖的味道,小朋友尝了之后回答“糖是甜的”,此时,这应该是观点,是小朋友的感受,是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


“事实和观点”之所以难以区分,因为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很多事实,都曾经是观点。


“糖是甜的”从一种观点到一个事实,要有两个前提,第一是明确“甜”的内涵外延,第二是大部分人都认同这个看法。前者是让一种观点“可被证明”,后者是证明的过程。


再来看第二句“明星的收入太高了”,看上去很像事实,“明星”和“高收入”都可以建立标准,但问题在于“太高”这个词,是一个永远无法证明的主观感受,所以是一个观点。


再举一个例子:“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命题,在今天肯定是一个事实,但当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说——太阳绕着地球转”,它到底是一个观点,还是一个事实呢?


还是这个标准,事实不一定是真的,观点无所谓真假。


事实与观点的区别是“可不可以被证明或证伪”,“太阳绕着地球转”当然可被证伪,而且已经被证明是“假的”,所以“太阳绕着地球转”是“事实”而非“观点”。


再来看“转基因食品会导致一些不可知的环境问题”这个命题,它和“地心说”一样,都属于“事实”,只不过“地心说”已经被证明是“假的”,而“转基因问题”是“可以被证伪”的,只是目前无法分辨“真假”。


而像“上帝是人类无法理解的存在”“我比任何人都爱你”这些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的的命题,才是观点。



区分“观点与事实”并不容易,但却是成年人必备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讨论“基因修改婴儿”事件时,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正在讨论的对象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


现在事件当事人提出的命题是“对人类的基因进行修改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件”,很明显它是“可以被证伪,但未被证明”的事实。


既然是事实,那判断标准就是“真假”,所以我们讨论的立足点应该在“利弊”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进行“利弊比较”。


但就是有人喜欢从这个角度评论:“历史上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是当时的人类所无法理解的。”这就偏离了事实的“真假”判断,而是在对当事人进行“对错”的价值判断。


非常遗憾,大部分讨论都把“基因修改婴儿利弊(事实判断)”和“当事人做法的对错(观点评价)”混为一谈,这就是典型地无法区别“事实”与“观点”的现象。


3/4、警惕包装成事实的观点


因为事实总是比观点更能说服我们,所以很多人说话写文章时,总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包装成事实。


其实,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事实陈述”,大部分严格分析下来,都是作者的观点,基本上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在事实的陈述中,夹杂着“无法证伪”的个人感受

被动吸烟同样有害健康,政府有必要扩大禁烟范围;
房价十年涨了十倍,买得起房的人越来越少了;
五星级酒店竟然用马桶刷刷茶杯?


第二类是把一种价值观以“事实陈述”的形式表达出来: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爱你;


第三类看上去完全是事实,但其用词中隐藏着观点,比如下面这个新闻的标题中的“女司机”。



这些容易被当成事实的观点,有没有什么共同特征?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皮尤研究中心把测试者分为“不同党派支持者”,对他们的测试结果进入了分析,发现共和、民主两党的支持者都更容易把“我党”的“观点表述”看作“事实陈述”:


民主党人更可能把“种族平权”“禁枪”“性别自由”“环境问题”等观点当成“事实陈述”;
共和党人更可能把“宗教”“持枪自由”“反堕胎”等观点当成“事实陈述”。


结论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事实比观点更可信”,所以,对于那些自己更认同的观点,我们更容易当成事实,以支持我们的信念。


我在《为什么大部分人喜欢别人夸自己“聪明”,而不是“努力”?》一文中介绍过一种叫“自我妨碍”心理现象:


上个世纪的网坛传奇女将纳夫拉蒂洛娃拥有59个大满贯冠军头衔,有一段时间状态不佳,在连续败给几个小将之后,曾经对媒体反省自己的心态:“在比赛时不敢尽全力……,唯恐发现自己虽尽全力仍被击败,因为一旦如此,就证明我完了。



很多人宁可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努力的印象,也不愿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这种心理也可以用上面的结论解释:成绩不好的人,为了保持内心的平衡,容易把他人的鼓励性的观点当成事实,比如“你很聪明,只是不够努力”。


把观点包装成事实,看上去很有说服力,但这种习惯放在日常沟通中,往往成为冲突的根源。


4/4、解决问题的思维


同事对你说:“你昨天和今天早上,还有上周五都迟到了”,这是一个事实。


同事对你说:“你最近工作状态很不好啊”,这是一个观点,它让你有点不开心。


同事对你说:“你最近总是迟到”,它让你很不开心,因为这看上去是一个事实,却是一个伪装成事实的观点,问题就在“总是”这两个字上——你很清楚,同事并不是在告诉你一个“迟到”的事实,而是在评价你“工作不负责”。


第三种表达方式在职场中很常见,有时候我们想批评别人,又不愿直接评价,就把评价附加在事实上,但实际效果却跟我们的设想完全相反。


“最近工作状态很不好”这句话,在别人听来就是一个个人观点,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嘛,但“你最近总是迟到”这句话,就很容易让人怼回去:“我不过迟到了三次,你上周不也迟到了?还有人迟到得比我更多,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看不惯我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前面说过,我们容易把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当成事实,欣然接受;反之,当那些比较负面的观点被包装成事实时,比直接批评我们还容易让我们恼羞成怒。



观点与事实是一个重要的逻辑概念,我最后把划一下重点:


1、区分“观点与事实”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2、事实可以被证明是“真的或假的”,观点却无法被证明,别人只能同意或反对。

3、我们更有可能把我们支持的观点当成事实,把我们不喜欢的事实,当成观点;

4、很多文章喜欢把大众认同的观点包装成事实,把这些“事实”辨识出来,是反洗脑的第一步;

5、对别人提出批评建议,事实就是事实,观点就是观点,不要把观点包装成事实,这样会更让人反感。


最后补充一点:观点与事实的区别标准“可证伪性”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具体到某个例子,一定会有意见分歧,这主要是因为语言的模糊性,同一句话每个人理解的重点不一致。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篇原创,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与“独立思考能力”相关的文章


三观不同,命中贵人来相逢

“降维攻击”是屌丝逆袭的唯一手段

走出思维陷阱,高手的三个“反直觉”思维习惯

《奇葩说》那些跳出常规思维的能力,到底是如何练成的?

从一个呆呆木讷的小女孩,变成开朗自信的姑娘,以下三种思维对于我自身真的受益匪浅。

1.行动思维

错误的想法:

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有一个习惯,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籍时,必须要从开头起,学习知识点也是。所以那时最不喜欢老师“跳跃式”地讲解,总觉得会错失“我本应该知道的”内容,内心总有信息呈现碎片化的不安全感。这也导致我做练习题时的“效率”很低,因为在做题前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整理知识体系”。

大学时期的专业课老师第一次要求我们绘制模拟项目图纸,纠结一番,我还是选择把基础绘图的所有课程复习完成后才开始绘制,导致我比其他同学晚了两天才提交。


开始转变:

后来我当时的辅导员与我沟通,了解我的想法后,她教我尝试边学习边实践的做法——练习和实践的目的就是暴露知识点的弱项,发现弱项再专门解决,在实践中学习,这才是正确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行动的思维。


现在已经毕业多年,行动思维也逐渐取代我之前强迫症式的“先学后做”的想法,真的很受用。

工作上需要开展新项目,我不会考虑以前没做过或我的知识体系还不完整而不敢去做,而是先做,遇到问题再逐一解决。也因此,得到上级的赏识和职位的不断晋升,自我的能力也得到快速的提升。

完整地学完知识点并不等于拥有能力,能力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只要你做,就有可能会做错,因为你面临的是你感到陌生的事情。不陌生或者能准备的事情,也不算是困难,困难才是累积经验的开始。


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

我们常听“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但是实际应用中还是不能以“本能”去思考。

你喜欢看八卦新闻,仅仅是当作饭后谈资的娱乐,不会联系到背后的资本运作和流量引导。

你或者身边的人喜欢刷抖音,只是沉浸其中,不会去分析这“上瘾”的背后都有哪些原因,以及其他竞品为此做出的调整,对你又有什么启发。

能找到本质并不是哪类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没有天生的专家和大神,是需要不断学习和锻炼出来的,需要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前期正确的引导。

从现在开始就注意两件事

第一,看到一样事物后突然迸发了灵感,那么停下手上非紧急的事,顺着你的灵感去思考,并记录和执行。

第二,对于遇到的人和事,多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尽量去找问题的核心和本质。

你看到了本质,就不会轻信任何一种言论,不会那么容易随波逐流地成为“乌合之众”。



3.正视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思维

还记得高中选文理、大学选专业、毕业选工作时,你是怎样选择的吗?

反正,我是被家人和前辈们左右了决定……


毕业后在工地实习一个月,开始后知后觉——自己的幸福生活只能依靠自己,于是我辞职了,找了一份当时自己觉得可以的工作。

自己做选择,并能为之负责,就是正视自己的一种表现。

做选择前,你需要:

清楚自己的真实现状,这个过程就是拿个小本本记录年龄、性别、毕业院校…除了这些客观情况,你还要清楚自己的技能,包括沟通能力、逻辑思维、社交能力等软技能和数据分析、信息搜集、工具使用等硬技能。

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这个过程会有些费神,因为需要你去摸索、学习、尝试。行动、尝试才会有反馈,才能根据反馈向前推进。

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这里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期目标。目标不同,关注点就会不同,那么人生轨迹也就截然不同。

确定了你的目标,就逐渐分解多个小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再由此推导出需要具体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有很多优秀的书籍可以引导你做好目标管理。


有了以上的思考,你就可以有方向地做出决定,至于决定是否正确,需要利用第一点说到的行动思维去验证,根据验证过程中的反馈去分析调整。


在你逐渐接近你想要的生活的这个过程,实际你已经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了。进行自我提升的途径之一就是阅读。

阅读的唯一目的是升级自己的认知。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可能更沉浸于用手机连接互联网去求知:朋友圈里什么样的文章在刷屏,哪个平台里又出现了一个新颖的观点,或者我有一个什么样的疑问,都可以用手机来解决。但是书籍是带领着我们向后求知,我们可以反复推敲、回味、迸发新的灵感。

来个总结吧,文中简述的三种思维分别是:

行动思维——

大事着眼,小事着手,在行动中不断验证和反馈。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

每一个事件的发生,多思考你所看到的就是事实真相吗?

正视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思维——

我们与优秀的人最大的差距就是认知的差距,阅读是提升认知的途径,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就会衍生出财富。


我们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天花板,成长就是不断地突破这个天花板,各种思维也是在这些“突破”中不断形成的。

当我们有意识地去记录这个过程时,你就会越来越有信心,因为你在往更好的方向成长。



在现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环境里,谁没有经历过焦虑和迷茫呢?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经历迷茫时我的解决办法:

处在迷茫中,你要怎么自救?

在确定好方向后开始进行充电学习,如何利用手机APP来提高效率,这里的内容也一定可以帮到你:

帮你提升效率的免费实用APP


如果你想和我一起学习、进步、成长,就来关注我吧!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一起进行学习探讨!

(微信公众号:成长之路漫漫)

在许多研究中我们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消费品逐渐发展,那么他的上限是多少?他的天花板在哪里?

在一些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研究人员是这么解读这个问题的。


车辆购买:

这张图想说的是,

在人均GDP到1万美元时,日本、韩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约200辆。目前我国人均GDP约8000美元,假设未来中国千人保有量达200台,我国汽车保有量可达2.8亿台,假设7年更新,不翿虑出口市场,中长期我国汽车年产销觃模估计在4000万台左右,较2016年的2800万辆还有1200万辆以上的增长空间。

咖啡消费:

这张图想说的是:

城镇化及居民收入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不断上升。自2000年以来,我国咖啡饮用量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与国际市场相比,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以9%的速度增长,国内人均饮用量将有30倍以上的提升空间。

电影票房:

这张图想说的是,

我国的人均观影频次和北美日韩等市场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票房的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


这些逻辑初看都很有道理,但和现实对照我们能发现,他们并没有能够成为事实。

2018年,汽车销量增速延续之前的增速下滑趋势,2018年进一步下滑至负数,出现了整体下跌。

2018年,咖啡传统巨头星巴克销售额在三季度首次下滑,而一些吸引了大量融资的咖啡新零售眼看着就要步共享单车后尘。

2018年,电影票房维持了2016年以来的低增速,在2018年春节档引爆之后持续低迷,收获了3年以来第一次低于2位数的百分数增长率。

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什么中国的人均收入越来越高,人均GDP越来越高,但这些消费品向发达国家靠近的速度却不如我们的预期?一个个来分析:


汽车:

买车是为了什么?为了出行,从一个地方位移到另一个地方。人们的购买车的能力会随着收入增长,但而人们的出行需求会随着收入增长而持续增加吗?

以北京为例,我们整理了北京市历年的出行报告(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找到3个口径一致的出行结构,得到下表:

从2010年到2018年,北京市中心城居民的出行日均总量分别是2773万人次、2704万人次、2724万人次,每人每天出行1.4次左右,8年来基本没有变化。从结构看,变化最大的是公交出行的减少、地铁出行的增加,以及自行车出行的先减少后增加。

更重要的是,其中小汽车出行量(黄色部分),在这8年来,不仅没有增加,还略有减少。加上网约车普及后对出行需求的进一步占用,以及私家车必然会碰到的车位购买、在外停车等问题,综合以上因素,在新的出行需求中,对私家车有需求的比例会更低,而不是更高。

咖啡:

和对私家车一样,在当前阶段,收入增加一定会增加咖啡的消费,但是最开始的图中预测的【从人均每年4杯到人均每年750杯】的增长空间真的能够实现吗?

我们使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CHNS),从中抽取了一个固定面板队列,共6397人,来观察他们在2006、2009和2011年的饮料摄入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到,同一个人在不同年份的饮料摄入情况,是相当稳定的,2006年每三天消耗384克饮料,2009年和2011年都是每三天消耗447克。

从结构看也是如此,与之前的出行结构相互挤压十分类似,各类饮料也是在这个每天的饮料份额中此消彼长。我们能看到的是,这批人消耗碳酸饮料和果汁的分量略有增加,含乳饮料有所减少,增加最多的,是茶饮料。

咖啡在饮料消费中的增加,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这个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的信息只截止到2011年,和当前一定有不小的差异。但是,有两个约束是不会随着时间改变的:

第一,人们的胃并不是无限大的,再有钱的人,一觉也只能睡一张床。再馋的人,一天也喝不了太多饮料。同一个队列的6397人,五年过了,还是只能喝那么多饮料。

第二,即使有钱有胃口要喝饮料,也不一定会去购买咖啡,不妨先问问碳酸饮料、果汁和茶答不答应?咖啡能营造出的消费场景,别的饮料一样能够找到角度来挤压他的空间。

电影:

2019年的春节档电影,在平均口碑好于2018年的情况下,只有大年初一出现了同比票房增长,但观影人次已经有下降。随后的初二、初三和初四,都是观影人次与票房全部同比下降。

为什么电影更好看了,大家却不看电影了呢?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今年电影票价太贵。这是原因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根本原因。两年前我写过一个答案,中国电影未来票房的顶点估计会达到多少?1000 亿夸张吗? ,计算了电影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刻的电影票平均票价,62元

也就是说,在2016年的这个背景下,电影票票价一直增长到62元之前的时候,都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到了62元以后,提高价格带来的收益才会小于需求降低带来的损失。

那么今年春节档的平均票价是多少?44元。根本没有到2016年算出的这个价格拐点。

现在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电影票只要10块钱、1块钱,甚至不要钱,你会去看几场电影?

显然,你也不可能把时间都泡在电影院里面,你有很多事情要做,可能宁愿在家睡觉都不愿意走进电影院。

这时,我们才会发现这个阶段对电影票房的真正约束已经不是买不起票,而是你的——时间。我们可以从2008年和2018年的中国时间利用调查看到证据。

从2008年到2018年,每个人的“自由支配时间”从每天222分钟上升到了每天235分钟,其中健身锻炼时间增长了8分钟,看电视时间减少了26分钟,休闲娱乐时间上升得最多,从38分钟上升到了65分钟。

在2008年时,电影票房是43亿元,1.5亿人次,按照每部电影100分钟计算,全国每人每天只看1.9秒的电影,占整个休闲时间的0.1%。

在2018年,电影票房突破600亿,观影人次17.16亿,全国人民每天的休闲时间增加到65分钟,每天看电影的时间变成了20秒,占整个休闲时间的0.5%。

电影在时间中的占比虽然有增长,但仍然在整个休闲时间的1%以下徘徊。更关键的是,人们消磨时间的方式,又越来越多了,所有的手机app都想填满你的碎片时间。我刚刚看了下我的手机,很惭愧,在过去一星期里,我每天的屏幕使用时间高达6个小时……

2018年的时间利用调查也这样备注:

休闲娱乐:指不以工作、学习和购物为目的的休闲娱乐活动。包括在线浏览网页(如新闻资讯),计算机游戏、手机游戏、棋牌游戏、群体性娱乐活动,收藏、集邮、书法、绘画、摄影艺术活动,外出游览、参观和观看演出、看电影、比赛等活动,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媒介观看视频(电视剧、电影等),品茶、饮茶、喝茶等活动。

花2个小时走进电影院,沉浸在一个故事里,你花出去的绝不止票价,还有你健身看电视看书玩游戏看小视频看演出看比赛和朋友小聚聊天……的时间。

和汽车、咖啡的例子一样,这里的每一样活动,都会绞尽脑汁来争夺你这235分钟自由支配时间。同样是两小时,是手机不好玩呢,还是小视频不好看?为啥就要去看电影了?这可能才是一个消费者不愿意走进电影院时真正考虑到的因素。


结论:

以上三个例子,其实体现出的是同一个原理,那就是——消费者购买一样产品的成本,可能并不只是钱,还存在一个有着不可变的约束的先天条件,后者也许会更重要。

使用私家车,不只是花了买车的钱,更是在你每天1.4次的出行中,选择私家车出行,放弃地铁公交网约车自行车。那么,私家车出行和地铁公交网约车自行车相比,是否更吸引人?

喝咖啡,不只是花了喝咖啡的钱,更是在150克的饮料配额中,选择咖啡进肚,放弃碳酸饮料、茶、果汁、牛奶、冰激凌。那么,咖啡和碳酸饮料、茶、果汁、牛奶、冰激凌相比,是否更吸引人?

看电影,不只是花了看电影的钱,更是在你每天235分钟的自由支配时间或者65分钟的休闲娱乐时间里,选择看电影,放弃健身看电视看书玩游戏玩手机看小视频……那么,电影和健身看电视看书玩游戏玩手机看小视频相比,是否更吸引人?


所有的消费品均是如此,初看起来他只会使用人们的金钱,而钱又是没有上限的一个数字,这个无上限的特征会麻痹人们,误以为天花板还很远得很。

跨国的比较尤其容易造成这种错觉,让人感到只要人均收入上升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但事实上,每个国家的消费习惯,都只是在这个国家的外部条件下的一种脆弱均衡。收入上升了10倍,你就会一天出门14次吗?就会喝下肚1500克饮料吗?就会有2350分钟的自由支配时间或者650分钟的娱乐时间吗?

把价格的变化放在一边,从人们的行为角度去认真分析,你总能找到一个早已存在的天花板,他不像金钱,他的上限早已给定,更有可能的是,人们的消费已经达到了这个上限,于是所有的产品都在这个透明的天花板下打到头破血流,却总让你误以为自己正面临一个蓝海。

有三个思维方式是我一直刻意练习,并且获益匪浅,咨询公司几乎每天都用的。

1.奇妙的数字7下的结构化思维

“奇妙的数字7“这个术语由乔治·A·米勒在论文《奇妙的数字±7》中提出。

解释为:人类大脑无法一次性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有的人是9个,有的人7个,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最好是一个。

我们知道了这个术语,然后有什么用呢?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多数公众号文章的表达方式,都是提出3个方法,4个步骤,5项行动,把在同一组逻辑思想中的观点,聚合在一起,再分别论述。

我们的大脑在记忆的时候,会因为得到的东西太多,而把事情自动进行归类分组,方便记忆。如果你在一篇文章中,提前帮用户归类分组好了在同一逻辑中的思想,用户的大脑就会对你的文章产生好感,毫不费力地把你的文章读完。

如果你的文章中还能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思想,就会成为用户眼中的"好文章"。

当我们写文章自动进行分组归纳的时候,我们就使用了结构性思维。

什么叫结构性思维?

是把思想像田地一样分成一块一块的么?

这么说也可以,结构性思维的目的,是为了让你说“人话”。

那什么是“人话”?

举个例子:你是你们寝室最勤劳的人,室友们都在穿上睡懒觉你准备出去买早餐,嘴贱的喊了一句,“我出去买早餐有人要带东西的么”?

室友们:

“帮我带个鸡蛋饼“”我要一份粥“

“我吃麻辣烫”“对了还要一瓶可乐”“一份饺子”

“再帮我带一条内裤“”“我还要喝王老吉“

“顺便帮我向小卖部的妹子要一下微信“

你什么感觉?劳资不去了!

室友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礼加上拳脚威胁,你不得不去,怎么办?

把这些要求结构化分类:

吃的:鸡蛋饼,粥,麻辣烫,饺子

喝的:可口可乐,王老吉

变态需求:内裤,要微信

这样是不是清晰多了?

如果把室友的需求比作你的思想,你在写文章,口头表达,或者发邮件的时候,就要先把他们结构化分类再清晰表达出来,当然这样表达小卖部的妹子还是会把你当作变态。

2.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同事某个事情需要你帮忙,

她一开始是说,“我今天去见了一个合作方的副总,你知道的,这个副总特别难搞”,

你心里可能在想,“让我去搞定对方的副总么”?

然后她又说,“我们在谈合作的时候发现公司付出的经费和对方给出的资源不对等”,

你这个时候会想,“我懂了,是让我帮你找财务多批一点预算”,

她接下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这个项目要进行必须要有一个能容纳4000人的场地”,

你完全懂了,她想让你把她找个能容纳4000人的场地。

结果她说,“听说你办过类似的活动,你可不可以抽10分钟时间传授下经验”。

你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这个习惯,喜欢从事情的细枝末节开始说起,说到对方都不耐烦了才开始说到重点。

那么如何避免这类表达?

说事情先说结论

如果你是请求帮助的同事,你应该直接说,“我需要你传授我一点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因为blablabla。

这样的表述方式,在会议总结和请求支持的时候特别有用。

当你向上级或者同事阐述工作的时候,你要直接告诉他们你的结论是什么,然后再告诉他们这个结论的原因。

会议总结:今天下午的会议,确定了我们将执行方案B,因为1,2,3。

老板只需要判断B方案可行不可行,不需要去理清楚你的每一句话。

请求支持:我需要你帮我做这个,因为1,2,3。

同事只需要判断要不要帮你,不需要知道你做了什么。

3. SCQA

S (背景),C(冲突),Q(疑问),A(答案)。

什么意思?

写作的人经常会听到一个观点,叫做 自嗨式文案 。

什么是自嗨?就是你只管自己爽,而不在乎别人爽不爽。

那什么样的文案叫做自嗨式文案?

举个例子:

一篇文章的开头:

想要成为excel达人,这门课程一定要听,名师亲自指导,音视频同步,班主任细心解答...

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它默认了用户想要成为excel达人这个需求是存在的,而没有提前唤起用户对成为excel达人的欲望。

我们都知道那个著名的销售故事,“把梳子卖给和尚”。

先不说这个被用烂的例子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假如你某一天真的接到了一个命令,必须把手中的梳子卖给和尚,不管用什么手段,你怎么办?

唤起和尚的需求!

你偷偷找了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有意无意的勾起和尚的凡心,然后告诉和尚每个女人都想拥有一把这样的梳子,最后和尚和美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你依然是高傲的单身狗。

这就是背景-冲突-疑问-答案(序言)的用处。

你要先让用户,对你要卖的产品/文章/观点,产生需求。

先交代一个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了某件事情,出现了某个冲突和问题,从而让用户自己提出疑问(如何解决问题),你再进行解答。

你的答案,就是你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

回到开头的excel文章,我们这么改:

上个月我们公司有一个经理位置的空缺,3个主管公平竞争,有个主管因为有一项能力特别突出直接被老板当场拍板。他在演示自己观点的时候,excel图表做的非常棒,一目了然,我们现在的数据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升哪里,一眼就可以在他的excel表中看到。所以用好excel在我们的工作中真的非常重要。

没关系,你也许不一定同意这段话,但是它让你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你需要购买这个excel课程,不是因为这个课程多棒,而是因为你职场开挂,需要精通excel ! 再加上课程非常好,所以值得买。

你的整篇文章,就是对用户如何精通excel职场开挂这个疑问的答案。

看上面的文章你有没有觉得它很像一个东西,我们公司发生了,我旁边发生了,我朋友发生了...

没错,就是故事!

一篇文章的序言,唤起用户需求的部分,往往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表述。

因为故事让人潜意识觉得是对的,不去怀疑真实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文章开头喜欢说,“我有一个朋友,我的亲戚...”

那么最好的,最引人入胜的故事是什么呢?

大家关注的公众号文章,最容易被转发阅读量比以往都高的是哪种?

热点。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追热点?

因为热点直接省去了唤起用户需求的部分!

你不需要做任何解释,它就已经进入了用户的大脑,你要做的,不过是从自己热点出发,链接上你想要表达的东西。

总结一下:

  1. 结构化思维 (分组归纳)
  2. 自上而下表达(先说结论)
  3. 背景-冲突-疑问-答案(唤起用户需求)

这三种思维,对我在工作上的帮助尤为巨大,现在也还在不停刻意练习,希望对看到这个答案的人有帮助。


更多思维方式交流,欢迎加我微信,也非常希望和你们探讨。

请添加好友时备注:来自知乎,直接打招呼即可,不用客气。

作为一名曾经的重度抑郁加强迫症患者,想来分享一些对我帮助特别大的思维方式。

文章较长,全文从平凡人角度出发,逼格不高,不喜勿喷。

我从小在父母的吵架中度过,大家庭又属于守旧传统型,导致敏感细腻想法又贼多的我囿于太多条条框框一直无法舒展自我,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完美主义和悲观厌世的性格,理想和现实间的鸿沟让我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强忍着恶心干呕的厌恶感,越来越拖延,越来越钻牛角尖,慢慢的,我开始失眠、社交恐惧、思维强迫、焦虑,最后引起重度抑郁,严重到住院治疗。

逐渐走出来不是靠吃药也不是靠心理辅导,靠的是自己和一个特别重要的朋友的帮助。

我记得转变是从我开始让自己接受一件事开始,那就是学会和苦难共存,学会把它们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每当那些思维把我拖入旋涡中无法自拔,痛苦到引起躯体反应的时候,我不再无助不再挣扎,我告诉自己,如果这是苦难,那就接受它,拥抱它,体会它,然后义无反顾的带着痛苦生活,哪怕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小事,也要坚持做完,不需要做好,只需要做完它。神奇的是,“反强迫”的痛逐渐消失了,我的注意力不再沉浸在症状中,我逐渐感受到“生活”。

如果说“接受苦难”是新生活的契机,那提供氧气的一定是“观察”。我相信很多人并没有体验到我说的观察,过去的我也不会。我很喜欢这一句话,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了你眼中的世界,敏感的人觉得这个眼神是轻蔑和嘲笑,乐观的人觉得对方听懂了自己的笑话,你过去的灰暗世界很多时候只是一叶障目,所以你需要养成这样的思维模式-----客观的看待事物。

接着我开始用日记记录每一天的细节,尤其是让我敏感痛苦的细节,我回忆着一次交流中对方的眼神动作神态,我把它们写下来,我回忆着我局促的举动,我把它们写下来,我回忆一天中深刻的画面,我把它们写下来,写完之后,回顾你整篇日记,看看哪些句子,是你过于主观的臆想、批判、情绪等等,比如“他真自以为是,其实毫无思想”“她故意没有回应我的这句话,肯定是看我不爽”“我担心他会认为我……..”“她做事毛手毛脚,说话不经过大脑”“我觉得好痛苦”“我觉得活着真没意思”,找出这一类表达,用另外的颜色圈注标记,然后回过头重新读一遍你的日记,但是这一次记得跳过那些特殊标记的句子,多读几遍,你会发现,其实你这一天特别平淡,没有你臆想的五颜六色,大家都在自己的轨道上生活,是你在强行加戏。

这样坚持记录了一个月,坚持用主观和客观这两种态度分别看待我的生活,长期对比下来,受益匪浅,我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没有人会把你出的糗犯的错牢记在心,因为自己的事都顾不过来。这份观察让我从人际焦虑中剥离出来,开始着手于自己的生活。

第二个月,我改变了记日记的方式,开始尝试计划生活,把每天要做的小事安排好,做好一件勾一件,并且量化过程,用拍照、文字、摄像等方式详细记录。这个过程充满曲折,很多时候想放弃,有时也连着几周啥事都不干,后来才知道我过去在乎结果,没有量力而行,也没有给自己偷懒的权利,导致拖延症反复发作。

记录日记的目的不是日记本身,而是给自己提供“客观观察”的有效数据,记得给自己一个期限范围,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时间到了之后,又开始回顾你的日记,对,回顾和反馈真的很重要,这一次拿出小本本和笔,第一,把你这一段时间以来的进步客观的写下来,比如在人际反面有什么进步或者收获?工作学习方面?思维方面?自我评价?生活手段?兴趣爱好?技能?第二,挖掘你在做什么时候比较开心,比较平和充实?是做一顿饭,还是睡一个午觉,或者是晒太阳,吃火龙果,和小孩子聊天,拼乐高,逗狗,赏花,看剧,练字,装饰办公桌,收纳,运动…………….只要不犯罪,都把它们挖掘出来,回顾你在做这些事内心那股能量,牢牢的记住,再下一次到来的时候瞬间抓住它们。

我可以这样说,就是凭着两种观察方式,我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喜欢自己。过去我对改变的定义是怎么最完美怎么改,现在我对改变的定义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狠狠地沉浸,不图结果,只图快活。

便于更了解自己,我开始尝试很多过去不敢做的事情,因为我害怕错过那些会带给我快乐的领域。我的三分钟热情居然败给了烹饪,二十多年不煮饭的人,现在每天晚上自己变着花样做饭,时间充裕的时候会花几个小时烘焙,而过去的我一顿饭二十分钟做不好就摔盘子。

所以“观察”离不开“记录”,而且记录的方式和内容会随着你自身的转变越来越丰富。记录的过程会让你找回对生活的掌控力,我终于感受到了踏实和充盈,也找到了久违的价值感。我用了很多方式记录,写字、码字、录音、录视频、拍照、画图…….记录的范围也很广,从工作到兴趣到恋爱到什么食物适合我什么衣服适合我什么理财方式适合我,所有的探索围绕的核心就是“我喜欢且适合我”,切忌贪心。下一次生日打算送给自己一个佳能G7相机,把我上课和烹饪的过程都记录下来,因为这是我挖掘出最喜欢的两件事。

我的现阶段目标是做好了解自己的长期工作的同时,尝试改变自己在面对挫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完美主义很难攻克,它漫布在你生活中的任何角落,我发现我很难同时面对一个以上的问题,也很容易受挫。我现在遇到问题会及时反问自己:“问题出现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解决它?如果是前辈,他们会怎么解决?如果是知乎大V,他们会怎么解决?你能从各种案例中找到更高效的解决方式吗?”如果抱怨能缓解我的焦虑,那我会给自己一个抱怨的权利,但是情绪发泄完之后,我会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做事。当你试着把问题和情绪分开,客观的面对困难,那你对生活的掌控力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了。比如,我之前因为在工作上的处理方式和领导有分歧被批评了,这对我来说极其耻辱,我很崩溃。回到家中,我静下来,开始写日记,标题叫“记一次批评”,日记的开始写明了整件事情,我理智的分析了我的错误和对方的错误,也写好了我的解决方案,日记的最后我是这样写的:接受羞耻,分享羞耻,拥抱羞耻,允许自己有多面性,喜欢优点那就应该多给缺点一点包容,喜欢自律那就在懒散的时候多鼓励少自责,喜欢一面就对另一面多点接纳和耐心.,生活就是这样的,黑白融合,是非参半,有喜有悲,顺逆常在,也正是因为了有了黑,白才存在,有了失去,拥有才弥足可贵,有了失败,能力才显得有生长力。三天后我倒回去看这一篇日记,突然觉得这次“不完美”是一件礼物,拓展了我的可能性,让我第一次体验用平常心去看待挫折和逆境,特别奇妙。

最后总结一下我分享的三个观点:1、痛苦的时候尝试接受它,试着和苦难共存,带着它生活,坚持做完每一件事。 2、养成客观观察的思维模式,通过记录的手段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3、分离好情绪和问题,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思考,勇敢记录不完美,接纳自身的多面性。

再分享三句我每天晚上会对自己说的话:

敢于失去,才有资格拥有。

此时此刻,我已经足够了。

每时每刻,“我”最重要。

这三句话是我的信念,在我痛苦的时候给了我太多力量,在这里分享给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希望每个和我一样的人都能走出来,找到自我,好好生活。

记录自己遇事的第一反应。

记录自己遇事的第一反应。

记录自己遇事的第一反应。

(重点说3遍!)

人和人的区别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思维模式。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所以也天天看书,保持上进。

但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啊,为什么呢?

因为看完了,根本没有获得这些思维模式,遇到问题还是按照以前的行为模式来操作。

所以结果还是和以前一样,你的系统没有变化,如何获得不一样的结果。

比如我们知道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下班回家要看书积累自己,但是会去做吗?

嘴上说说很轻松,真去做很累的。

那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呢?

我说个方法,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来改变思维模式的。

就是记录自己的第一反应。


一记录自己的第一反应

人性是贪图安逸,是懒惰的,喜欢呆在舒适区内。

所以第一反应通常是想偷懒的,你要感知到,并且改变行为。

我举个例子:

我前几天事情很多,忙到10点多,打开事项清单,还有给社群老铁分享这件事没做,要激发他们的动力。

我大脑中第一反应是:今天已经很累了,先休息下,明天再来和他们讨论吧。

当抓住自己的第一反应时,已经赢了一半了,这时大脑就开始自问自答。

大脑有个声音说:要和老铁讨论,不能让自己懈怠,不要逃避,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不要有弱者思维。不是说接下来要全力以赴吗?这就是你操作的?

然后我就不休息了,开始和老铁进行讨论。

要有意识去捕捉自己的第一反应,不然很容易遗忘,就像时间流逝,我们通常感受不到。


这里要启动元认知,捕捉自己的想法,不然你不会知道自己想过什么,要有这个意识。

感知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且记录下来(不记录,时候就忘了),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

这其实也是我日记框架的一部分,我每天遇到事情,都会随时记录当下的情绪,事件的经过结果,以及怎么优化等。

记录是把一天变成两天的的操作。


二记录可以改变思维模式

长期记录自己的第一反应,思维模式会不断调整优化。

我现在在社群中分享很自如,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恐惧,说话磕巴。

第一次在社群分享,我很怕自己说不好,别人会笑话我,我捕捉到这些情绪,开始自问自答,如果我不去的话,永远都是观众,永远不会成长,以后还是会害怕。

我会把遇事时的情绪记录在锤子便签上,这些情绪就是第一反应。我每次分享还是会紧张,但是我都会去。

慢慢就开始变化了,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害怕了,分享的时候不会紧张了,而是变成期待了。

这就是思维的改变,原先是害怕,现在变成把握机会。

感知自己的情绪、反应,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行为会反过来调整优化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又促发积极的行为,形成正循环。

思维模式改变情况下,当遇到其他问题,第一反应就不是逃避,而是积极搞定它。

结果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这就是记录的好处,记录自己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当你记录的时候,也是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时候,会不断调整你的思维模式。

我偶尔翻之前的日记,不忍直视,之前咋就这么傻逼,这也说明自己在迭代。

三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关于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我用强者思维和弱者思维分别来替代,不会显得太功利。

有人说没有强者思维和弱者思维之说,我觉得是有。

比如面对同一件事,两种思维的人的行为模式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个演讲机会,弱者会把自己藏起来,觉得上去是出丑,而强者会踊跃去参加,会结果导向,如何让自己做到出彩。

(我到时会写一篇关于两种思维区别的文章)

不同的思维会驱动不同的行为,如果你想变厉害,想获得和之前不一样的结果,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那么就开始记录自己的第一反应吧。


总结下


第一反应也是由思维模式产生的,而记录它则会让自己有意识地自问自答,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

这是我可以训练的思维方式,希望你能希望,点个赞再走吧!


——————————

ps: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如何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到我的公号:刘起记事,输入“电子书”,送你一个关于系统提升思考力的方法论。

快速停止自己的负面情绪。


为了练成这个技能,我做了几件事:


1. 注意到一件事开始影响自己情绪时立刻进行调整。

这个状态就好像脑海里随时有一个监控小人,无论情绪是兴奋至极点还是丧成狗,这个小人都兢兢业业地进行着理性的观察。

所以当我不自知的沉浸在负面情绪里时,这个小人就开始工作了,它举起警灯(应该是红色的),对我说,你要注意了,这件事开始影响你了。

当我得到这样的提示时,就会尽量跳出情绪的泥沼来分析: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的情绪?

是一件事,还是这件事背后隐藏的恐惧或愤怒?

或者我只是身体状态不太好or受荷尔蒙影响?


在有一个初步判断后,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不是必须面对的事情,可以放弃(逃避可耻但有用);

如果有面对的必要,直接思考解决方法;

如果是身体状态或者荷尔蒙的原因,就给自己买一盒巧克力;

有时候会选择和亲密的朋友倾诉;

……等等等等

情绪低落并不是坏事,也不需要自责,但是需要被观察,被认识到。这就能在越陷越深之前,努力拉自己一把,不一定能拉的上岸,但是至少可以减缓这个进程。


2 注意到自己开始进入"敏感伤感模式",或者有任何开始怀疑自己或自己生活方式的迹象就立刻强行进入“弱智模式”。

日本有一本书叫做《钝感力》,这三个字很精妙地概括了此"弱智模式"。

就是我注意到了,但我傻乎乎的,我不在乎的这样一个状态。

这一点是最需要练习的,不过我们很多人在幼年童年时期都曾经熟练掌握这种状态。

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有些事情如果小孩子明确意识到了,就会对他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所以很多时候,幼时的我们会无意识中触发心理保护机制,不去"弄懂"那些会伤害我们的事。

因此我们很多心理问题在童年还不太明显,都是成人之后突然发生的。

但是呢!即使成年以后,这个状态也是可以反复训练进入的。

这有点像我们故意让眼睛失去焦点。你明明在看,但是可以故意放松眼部肌肉让自己"看不清"。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最开始,每次陷入不好的情绪中,我都会用大脑用力的说服自己“不要多想” “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差的” “多想想快乐的事嘛” 但越是这样强行说服,心情越是郁闷(因为大脑都在责备自己心情不好是有罪的,当然更委屈啊)。

那之后我找到的方式就是“弱智模式”。停止思考,不要深想,不要说服自己在这件事上的观点,而是让自己变笨——不深究,不思索,然后马上去想些快乐肤浅的事情,比如要吃的好吃的,想买买买的东西,最近看的电视剧等等。

人们都说聪明人不快乐,反过来就是肤浅而愚笨的我们更容易快乐。所以有时我们可以故意肤浅愚笨一些,给自己一个好情绪。

当然了,总是肤浅而愚笨那肯定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大问题,所以我们只在调节情绪的时候进入这样的状态。

时不时做一个快乐的二傻子,有助于心理健康,也有助于人际关系哦。


3 尽量不依赖任何SNS来进行心态调整 / 获取对自己的认可。

SNS: 指网络社交媒体,朋友圈,微博,知乎, etc.

之所以说『尽量』,是因为我自己也真忍不住……别人的夸夸诱惑太大了。

不提倡依赖外界来调整心态的原因,主要因为没 啥 用。当我们获得正面反馈几次之后就会上瘾。那就意味着会更加依赖,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随便刷刷朋友圈就能看到无数SNS认同中毒者了。

依赖外界认同获得的能量,也会因为外界失去,只有自己内心生成的能量,才能够恒久发光。

认同,积极心态这些东西,如果能够自产自销,就意味着面对负面消极情绪时可以自愈。所以,我可以随时通过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来快速恢复情绪。

接受他人帮助是必要的…但只能做为辅助,不能单指着别人来恢复情绪,这样下去再好的朋友也会厌烦的。


为什么我会认为快速停止负面情绪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呢?

因为我发现,自己正常发挥时基本可以把事情做的很好。而把事情搞砸时,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情绪作祟。这情绪有时候自知,有时候不自知。

同样一件事,我心情好时的处理方法,和心情不好时的处理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而长远看来,前者往往可以带来更好的结果。有负面情绪时,却做不到。

那就很简单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理性、平稳、沉着的心态面对大部分事情,就可以让自己始终「正常发挥」智力和情商。自此,无论是工作,生活,人际关系还是我看待自己的方式,都有了巨大的转变。

只要勤加练习,思维是可以控制情绪的。这样做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的「人性」凌驾于「动物性」之上。那感觉,满棒的。


欢迎来各处找我玩~

公号:苏菲的日本(SophieinTokyo) - 系统整理日本的留学/职场/旅游攻略、日本的社会文化、即时性新闻评论。

微博:猫嘴小超人苏菲 - 在日本生活的日常和琐碎的思考

小红书:苏菲在东京 - PO平日里自己买的化妆品衣服鞋包和吃到的好店。

通过强化对「过程」本身的意识,加深我们的思考。

成为真正独特的人

在京都的很多神社寺庙里随处可见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话语,所以这里不乏「似懂非懂」的素材。

离我的实验室非常近的长德寺里面就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不遇到真人,就不可能成为真人。」

这也是一句令人似懂非懂的话,而且「真人」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在《广辞苑》(第六版)(岩波书店出版)中,对「真」的解释是「并非假的东西,实物或名副其实的真东西」。顺便说一句,词典中对于「真东西」的解释是「并非伪造或虚有其表的东西,真实的、实际的事物。真品。真正」。

那么,如果我们再查「什么是伪造的东西」,又能查到「精品制的物品」这样的解释。

词典就是这样一直在反复说着车轱辘话。当你查「岩石」时,它会告诉你「像石头一样大的物体」。可是当你去查「石头」时,它又告诉你「是比岩石小,比沙砾大的矿物质块」。你再去查「沙砾」时,它就告诉你「是细小岩石颗粒的集合体」等,这种感觉就像一条狗在追逐自己的尾巴一样。

「所谓『真东西』,就是指不是假货。」

「所谓『假货』,就是指精品制的东西。」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真东西』就是指并非照着什么原型精品制出来的东西」。

例如,有人发现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旷古未有的宝石,这的的确确可以算是「真东西」。因为任何人都没见过,所以不可能存在「假货」。按照这个思路,
独特的事物是「真东西」的概率确实会非常高。

反过来说,以「钻石」为原型精品制出来的人造宝石,就不是独一无二的了。世界上有很多这种人造宝石,我们很难从其中看出什么「个性」。

不过令人烦恼的是,反过来说「『真东西』是独特的事物」可就未必了。因为,真正的钻石虽然毫无疑问是「真东西」,但仍属于一种常见的石头,只是相对于普通的石头来说产量很少而已,并非什么「仅此一个」的事物。

基于这两点,我们再来看「一个人不遇到真人,就不可能成为真人」这句话,就能想通很多了,这也会让我们理解寺院里那些标语的难度下降不少。

你的同事 A 因为没有人和他完全一模一样,所以他就是「真正的 A」。当你挤在满员的电车里,你们的身体挨着对方,由于谁都没有替身,因此可以说 A 就是「真正的本人」。所以,你与没有伪装的 A 相遇,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是这样,再一味地强调「不遇到真人(本人),我们自己也不可能成为真人(我们自己)」,似乎就没有什么意义,也没必要对此大书特书。因为我们平时就是以「本人」的状态活着,而且遇到的对方也都是他们「本人」。

所以,我们应该试着将这句话改写成「遇到真正独特的人,能让我们自己也成为真正独特的人」。

这世界上存在着稀少但并非独一无二的「钻石」,也有着「普通的钻石」。

「独特的钻石」,一般是指特别大、特别重、透明度很高且带有一点绿色、闪着耀眼的光芒、经过特殊的切割或打磨后制成的宝石。

大小、透明度、颜色等可谓是「先天的」条件。

按「先天的稀有形态 = 真正的独特」定义,如果套用到人的身上,就显得有些悲哀了。而特殊的切割、打磨等后天的要素倒是令人欣喜的。因为换句话说,「后天的要素」是通过工作和经验来完成的「过程」。

以「钻石」为例,我们很容易会认为:极为普通的工作(过程)不可能产生特殊的成果(结果),而厉害的钻石匠人想必都掌握着独特的「过程」……

但是,「过程很独特就必定会带来独特的结果」这句话,也是不一定成立的哦。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

我们在批改大学入学考试的试卷时,并不是按照「一名老师批改多少人」来分配任务的。

在京都大学(我想其他大学应该也是类似的),同一个考生的试卷需要经过几名老师轮流批改后,才会给出成绩。这样老师们可以互相发现和确认批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通过强化对「过程」本身的意识,加深我们的思考。

成为真正独特的人

在京都的很多神社寺庙里随处可见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话语,所以这里不乏「似懂非懂」的素材。

离我的实验室非常近的长德寺里面就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不遇到真人,就不可能成为真人。」

这也是一句令人似懂非懂的话,而且「真人」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在《广辞苑》(第六版)(岩波书店出版)中,对「真」的解释是「并非假的东西,实物或名副其实的真东西」。顺便说一句,词典中对于「真东西」的解释是「并非伪造或虚有其表的东西,真实的、实际的事物。真品。真正」。

那么,如果我们再查「什么是伪造的东西」,又能查到「精品制的物品」这样的解释。

词典就是这样一直在反复说着车轱辘话。当你查「岩石」时,它会告诉你「像石头一样大的物体」。可是当你去查「石头」时,它又告诉你「是比岩石小,比沙砾大的矿物质块」。你再去查「沙砾」时,它就告诉你「是细小岩石颗粒的集合体」等,这种感觉就像一条狗在追逐自己的尾巴一样。

「所谓『真东西』,就是指不是假货。」

「所谓『假货』,就是指精品制的东西。」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真东西』就是指并非照着什么原型精品制出来的东西」。

例如,有人发现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旷古未有的宝石,这的的确确可以算是「真东西」。因为任何人都没见过,所以不可能存在「假货」。按照这个思路,
独特的事物是「真东西」的概率确实会非常高。

反过来说,以「钻石」为原型精品制出来的人造宝石,就不是独一无二的了。世界上有很多这种人造宝石,我们很难从其中看出什么「个性」。

不过令人烦恼的是,反过来说「『真东西』是独特的事物」可就未必了。因为,真正的钻石虽然毫无疑问是「真东西」,但仍属于一种常见的石头,只是相对于普通的石头来说产量很少而已,并非什么「仅此一个」的事物。

基于这两点,我们再来看「一个人不遇到真人,就不可能成为真人」这句话,就能想通很多了,这也会让我们理解寺院里那些标语的难度下降不少。

你的同事 A 因为没有人和他完全一模一样,所以他就是「真正的 A」。当你挤在满员的电车里,你们的身体挨着对方,由于谁都没有替身,因此可以说 A 就是「真正的本人」。所以,你与没有伪装的 A 相遇,似乎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是这样,再一味地强调「不遇到真人(本人),我们自己也不可能成为真人(我们自己)」,似乎就没有什么意义,也没必要对此大书特书。因为我们平时就是以「本人」的状态活着,而且遇到的对方也都是他们「本人」。

所以,我们应该试着将这句话改写成「遇到真正独特的人,能让我们自己也成为真正独特的人」。

这世界上存在着稀少但并非独一无二的「钻石」,也有着「普通的钻石」。

「独特的钻石」,一般是指特别大、特别重、透明度很高且带有一点绿色、闪着耀眼的光芒、经过特殊的切割或打磨后制成的宝石。

大小、透明度、颜色等可谓是「先天的」条件。

按「先天的稀有形态 = 真正的独特」定义,如果套用到人的身上,就显得有些悲哀了。而特殊的切割、打磨等后天的要素倒是令人欣喜的。因为换句话说,「后天的要素」是通过工作和经验来完成的「过程」。

以「钻石」为例,我们很容易会认为:极为普通的工作(过程)不可能产生特殊的成果(结果),而厉害的钻石匠人想必都掌握着独特的「过程」……

但是,「过程很独特就必定会带来独特的结果」这句话,也是不一定成立的哦。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

我们在批改大学入学考试的试卷时,并不是按照「一名老师批改多少人」来分配任务的。

在京都大学(我想其他大学应该也是类似的),同一个考生的试卷需要经过几名老师轮流批改后,才会给出成绩。这样老师们可以互相发现和确认批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由于在清华某专业,我本科室友不是金牌就是状元,大家夜聊讨论过什么是“聪明”这个话题。之前写了一篇文章,是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讨论“什么是聪明”,今天再把后半部分“怎么变聪明”补好一并发在这里。写这篇文章耗费了很多精力,字斟句酌,都是肺腑之言,建议细读。


不知大家是否也像我一样,曾经听到过种种类似的说法,诸如“聪明的孩子学数学不费劲,学得快,一点就透”,或者,“学化学需要的是努力,学物理、数学要的是聪明”。我们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类论调时,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到底什么是“聪明”?是思维速度、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还是别的什么品质?以及,这种“聪明”是天生的吗,能不能后天培养?更进一步的,如果可以后天培养,具体怎么做?

目录:
1、"聪明"就是有较强的科学核心素养
2、以数学科学为例,其核心素养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模型思维
3、科学核心素养肯定不只是天生的
4、个人科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刚好是人类理性进化的翻版
5、变聪明的可靠路径:高质量地复原历史,通过汲取先人智慧来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6、变聪明的捷径:培养学习和生活中辩的习惯,通过不断思辨来磨砺科学核心素养

1、"聪明"就是有较强的科学核心素养

围绕理科学习,简单交流一下我对“聪明”的认识。

理性进化的模式图(我按照自己理解画的)

据我所知,人类理性的进化可以笼统地概括为这样的历程:一是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提炼出知识,好比一个人经常参与市井斗殴,经验丰富了便总结出了武功招式。二是从庞杂的知识中提炼出所谓的方法(论),就像不同的武功招式组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外功章法。三是最后又通过这些方法(论)锤炼出人类的智力进步,也可称作科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正如武林高手在实践中渐入化境,提升内功心法。也就是说,人类对科学学科的学习,由表及里大致分为四个的层次,问题层(市井斗殴)、知识层(武功招式)、方法层(外功章法)和素养层(内功心法)。

课堂教育的模式图

无论数学、物理、化学,还是生物、地理,我们接受的学习过程基本相同。起点是课堂,老师为我们讲授新的知识,讲解该知识点相关的典型例题。下一步是习题,课后我们要完成相应章节的题目,一方面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强化应用,另一方面查漏以便于利用各种手段补缺。最后是考试,通过各类题目来检查学习成果。

这种教育模式下,老师只是教授了知识,然后通过各类题目去巩固知识。基本还是在最上面的那两层打转,很难深入进去,无法直接训练提高学生的方法、素养这两个层面的能力。教育的目标绝不止于解决问题,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核心素养的塑造,而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恰恰可能背离初衷。所以目前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成才非常依赖高水平的老师,只可惜绝大部分老师根本到不了那个高度,精力和能力都不够。

“聪明”孩子顺乎天性、关注核心素养的学习模式

回到主题,所谓“聪明”孩子又是怎样脱颖而出的呢?把人类理性进程反过来看,更好的核心素养所以更容易掌握方法,进而更容易理解和运用知识,最后又表现为解题上的显著优势。这恰恰是最“顺乎天性”的路径,贼顺溜,所以才会学习起来又快又好、轻松有趣。正如有位校友在回答知乎问题时谈到,他在研究生阶段悟到了理科学习一定要深入而准确的认识基本概念,因此他建议初中生要加强基本概念的认知。他就是意识到了学习要关注核心素养,只可惜晚了十几年,否则,他当年肯定也能把数学物理竞赛轻松搞定了。


2、以数学科学为例,其核心素养是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模型思维

说了这么多,那么所谓的科学核心素养究竟包括哪些呢?

数学是所有理科的基石,数学好的同学其他理科一般也不会差。以数学为例,我比较推崇史宁中教授在《数学基本思想18讲》中的观点,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抽象(会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把握本质)逻辑推理(会在杂乱无章的事物中理清头绪)数学建模(会在千头万绪的事物中发现规律)三项,外加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统称为“六核”。

数学学习模式示意图(并不十分严谨,关注重点就好)

在史教授的基础上,我根据自己对数学学习的理解简单绘制了数学四层次的示意图。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抽象、逻辑、模型三项核心素养在根本上决定了我们“聪明”不“聪明”,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地学习数学。那些所谓的数学学神,正是在这三项素养上高人一等。如果你妄图成为数学学神,却始终深陷书山题海,而不课内课外全方面、学习生活多角度地锻炼自己这三项素养,那么不好意思,你与真正的学神无缘了。我认识的很多学神都喜欢下围棋、打桥牌、搞辩论、玩游戏,当然也喜欢做很难的数学题,因为他们觉得好玩儿(其实就是能修炼内功心法、能磨练核心素养而已)。


3、科学核心素养肯定不只是天生的

根据我的自身经历,还有我和所谓学神、大师的沟通交流,科学核心素养很有可能和先天因素有关系,但绝对不只是天生的。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十分重要,很多人都给我讲过他们“开窍”的故事,很神奇。就像是虚竹偶然之间得了无崖子毕生内力,一下子发现天下武学终究那几种套路,索然无味,于是乎仅凭一套最低级的太祖长拳亦能纵横四海、退敌千里。

接下来我想进一步探讨“怎么变聪明”,如何培养科学核心素养,变成内功深厚的人。内容比较抽象,还请原谅我表达上的晦涩和冗长。


4、个人科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刚好是人类理性进化的翻版,是把上万年的进化浓缩到短短十几年快速进化

我按照个人理解画的人类探索数学科学的智力发展历程示意图,不要在意细节

我们继续以数学这一集大成的学科为例进行讨论。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让我们一起回顾人类探索数学的历程:

第一步便是数学抽象,早在远古时期人类便发明了数字和运算,奠定了数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从具象的数量“一只羊”、“两头猪”、“三棵树”中提炼了抽象的数1、2、3,从具象的数量变化提炼了抽象的四则运算。

第二步到了古希腊时期,人类的逻辑思维才空前发展,逻辑学诞生了,“定义”、“命题”、“推理”、“论证”、“三段论”帮助数学构建了公理化体系,标志着人们对数学的认识由经验上升到理性。以逻辑推理为核心的平面几何一度成为当时精英阶层的时尚,柏拉图甚至在自己的学院门口写下了“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第三步是再往后到了近代,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为数学与现实世界构建了桥梁,人类的模型思维迅速发展,统计学诞生,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自然学科对现实世界的描述。

个人数学核心素养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不要在意细节

我们再来看个人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思维方式由具象向抽象过渡发生在10岁前后,因此,小学数学到四五年级才讲代数式计算,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抽象的运算。

逻辑思维发育得稍晚一些,5岁才出现萌芽,直到初中才快速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数学课本将考验逻辑的几何证明相关内容(一般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放在七八年级。

最晚发育的是数学模型思维,它也是三者中唯一依赖经验并且随年龄提升而不断增强的核心素养,所以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年龄越大,总结归纳能力越强”,例如长者讲话总是能以“我讲三句话”来统领全篇。

发现什么了吗?

个人科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刚好是人类理性进化的翻版,好像是把上万年的进化浓缩到短短十几年时间快速进化。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结论,透露着大道至简的优雅。我将顺着这个结论,讲讲“怎么变聪明”。


5、变聪明的可靠路径:高质量地复原历史,通过汲取先人智慧来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上万年的历程压缩到十几年,学生想要实现这种“快速进化”谈何容易?

原本连贯的理性进化史被表象化为一个个不连续的知识点,如果教学过程中,老师没能够高质量的“复原历史”,没能把知识点诞生的背景、诞生的过程、产生的影响以及后世的发展演变高质量地传达给学生,学生就错失了通过“重走先人路”来“站在先人肩膀上”(这就是牛顿那句名言的深意),提升并达到先人科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机会。这将是一次令人遗憾的“进化失败”,如果你穿越回那个时代,即便你已经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数学知识,你依然无法比肩那个时代的数学家。

正如,武学中每个经典招式都由过去的绝顶高手耗尽毕生所学创造,可看作前辈内功修为之结晶。如果师父不能将前辈创下此招的所思所想教给学生,只讲动作要领,那么学生便只能把招式死记硬背下来生硬练习,错失了原本唾手可得的前辈内力,错失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机会。

古巴比伦采用60进制计数法,书写相当繁复

坦白而言,我们的数学教育从一开始就错了,老师上来教孩子认识从0到10的写法和含义,没有让孩子思考10的写法为什么不像前面0到9一样用新的符号(如古巴比伦人的做法),而是选择1和0组合来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王永春主任曾公开批评这一做法,指出孩子因此而错过了对十进位制计数法进行抽象理解的机会,其直接恶果就是在计算需要进退位的加减法(此类运算本质上是考验学生对十进制的理解程度)时非常容易出错。

我曾经给侄子详细地讲解了数字的起源,以及十进制计数法漫长的创造过程。这不仅激发了他学习数学的热情,也让他的加减法运算准确度非常高,老师经常夸他聪明。

我心里明白,他只是成功汲取人类发明十进制计数法的那几千年的“内力”罢了,你没听错,十进制计数法的诞生耗时千年,精妙无比、影响深远,拉普拉斯将它列为人类最重要的发明。反观当前的数学教育,上来的第一课就让绝大部分孩子错过了一次科学核心素养“千年进化”的机会,错过了一次变聪明的机会。


6、变聪明的捷径:培养学习和生活中辩的习惯,通过不断思辨来磨砺科学核心素养

存在这样的悖论:如果只能通过汲取前人智慧来提升科学核心素养,那么后人是如何超越前人的,人类理性是如何进化的?相同的问题是,理性起源之初的原动力是什么。搞懂这个,我们就找到了变聪明的捷径。

藏传佛教中激烈的辩经场面(摄影:太平洋摄影博客,朽墨醉影)

让我们回到历史中寻找答案。中国春秋时期有不同学派的激烈争论,史称百家争鸣;古印度宗教派别繁多,各教派常公开辩论各自教义,时至今日藏传佛教仍通过“辩经”考核僧侣的学习(大家可以找视频看一下,很壮观);古希腊更是无所不辩,政治家为赢得支持需到处演讲辩论,苏格拉底在大审判庭以辩定生死,亚里士多德与恩师柏拉图辩论并放下豪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正是辩论的盛行,让这三大文明成为目前公认的理性起源地。

辩论,就是要学会“有力地质疑与反驳”,有理有据,条理清晰。辩论的对象可以是市井草民,也可以是政治领袖、学术权威,甚至可以和自己辩论。正是这种理性精神充当了人类理性进化的不竭动力,拥有这种思辩的习惯就能够不依赖外部条件(借助先人智慧),实现科学核心素养的自我进化。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常规路径以外的荆棘山路,风险是有可能效果不佳,而且你会变成杠精而遭人嫌弃,哈哈。

我有个大学室友高中时生过一场病,有近一年没怎么上课,然而成绩完全没有落下,高考山东省前三进了清华。这厮聪明异常,科学核心素养非常高。大二有一门结构力学课,考试极难,大家都在及格线徘徊,而他这个几乎节节翘课、习题从来不做的人,竟然只在考前看一遍书就能考到98。我们班同学都喜欢研究他,为什么他这么牛,后来大家总结了两点:一,他是个死脑筋的杠精,信奉讲道理,敢和任何人去争辩任何事。二,他喜欢不停地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别人告诉他什么,他都要抱着怀疑的态度去验证一下才相信。

他给我讲过他的启蒙之路。他的外婆是一名退休教师,小学一年级时陪他学数学,每讲一点知识都鼓励他质疑,鼓励他表达自己的观点。外婆让他拼命做重复加法(如3+3+3+3、4+4+4),直到他开始向外婆发难:重复性的加法太麻烦,而且“4个3”和“3个4”明明就是一回事,为何没有更简单的方法?于是,他发现了重复加法的简便运算乘法,并绘制了乘法口诀表。他如此小的年纪就对四则运算建立了深刻认知,减法、乘法、除法都是由加法推导而来。

这种教育方法非常成功,他的表弟也考进了清华,只比他小两届。以下是我邀请他写的一篇短文,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

直男巨老实:巨爱学 | 约稿:学神的学习感悟

我写完此文后,随手去知乎上翻了几篇讲学习方法、思维训练的“高赞文”,相比之下,我这篇更能接近本质。理解透了再去看那些有关“聪明”的杂文,应该会有了然于胸的俯视感。

1.观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我有时候,突然会陷入某种低落的情绪中,今年偶然使用了一种方法,就是每当情绪低落,就空出两三分钟,记录下来,并梳理出因为什么触动了这种情绪,观照内心对于这个诱因的真实感受,然后再做到如何调整自己。

这样做的次数多了,自我接受能力提高了很多,也更能分的清事实和感受,没有了太多无谓的羞耻感和逃避心理,同时对人性和情绪的理解更深了许多。

2.务实主义。

到了这个年纪,太容易焦虑了,时不时就被一些信息拨动心弦,患得患失,每当此时,就挑出两三分钟,梳理自己目前主要的境况,确定当下最急迫最重要的最必须做的是什么,该怎么进行下一步。

这样做的好处是,及时给自己定方向,脚踏实地,先解决主要矛盾,后解决次要矛盾,有的放矢。

3.放下我执。

每当我陷入某种不可得中,甚是忧伤烦恼时,就随时提醒自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做人切勿太过执着,此路不通,绕道而行,放下对概念的执着,不必束缚于名,便得自由。

4.听其言,观其行。

与人共事,听其言,再观其行,看此人是否可靠踏实,薄情寡义,巧言令色,虚情假意,精于算计者,共事需谨慎,谨慎,再谨慎。

5.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做事常常犹豫焦虑的时候多想想这几句话。因为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太多,一旦静下来就害怕自己落伍,就焦虑得失。

心中没有牵挂,事情来了就顺应它,事情没来就不要主动去寻求;事情来的时候一心一意,心无杂念,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想着它。

大部分烦恼都是想太多。

6.接受生活里的不确定性。

想的太多的人,总想搞定所有的不确定,把生活掌控在自己手里。

想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的人,总想把所有因素考虑进去,如果有一些因素无法控制,便焦虑不安。

但其实生活处处都是不确定的,人该学会的是接受控制不了全局,就像三国里诸葛亮或者很多人说过的,相机行事。可以免于过度自责。

7.十分钟做完一件事。

其实很多事真正做起来根本不会花费我们多少时间,更多的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的心态。后来我尝试每次专门挑出十分钟,解决一个主要问题,发现当你开始面对时,事情会变得简单,做事也高效起来,十分钟宁可大致搞定一件事,好过一整天不愿意面对,却一直焦虑到睡眠前。

8. 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欲望。

信息发达,输入大于输出,各个阶层的生活都尽收眼底,不平衡,焦虑,愤怒,在所难免,当自己心灰意冷时,不妨梳理一下自己的阶层和现状,告诉自己,目前处于这个位置太正常,踏实前进,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稳步积累,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在职场中,有时会发生表达不清、别人 get 不到自己想法的状况;会议上被提问脑子一片空白;写文案也让人看的云里雾里。想让自己的表达更富有逻辑性,所以开始训练自己的「结构化思维」。

小白和牛人的区别:具备结构化思维https://www.zhihu.com/video/1116811045624356864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在职场中,有时会发生表达不清、别人 get 不到自己想法的状况;会议上被提问脑子一片空白;写文案也让人看的云里雾里。想让自己的表达更富有逻辑性,所以开始训练自己的「结构化思维」。

小白和牛人的区别:具备结构化思维https://www.zhihu.com/video/1116811045624356864
时刻注意成本和收益,包括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陷阱。

倒掉的牛奶与免费的午餐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点完餐、付过账,最后却没吃完就从餐厅里出来,只是因为你不喜欢那一餐的味道?

你可曾想到一位经济学家会将这种状况下的夺门而出视作明智的决定呢?

假定你正要去剧院看一场演出,你花了 50 美元买门票——当然你认为这是物有所值的。不幸的是,你弄丢了这张票。现在,你会再花费 50 美元补买一张门票坚持去看这场演出吗(这样便相当于你总共花了 100 美元买了一张票)?

你会花钱雇人来帮自己做一些让你厌烦的家务杂事吗,比如修剪花枝、粉刷屋子或者清洁卫生?

你居住的小镇上的一家医院要被拆除了,以便给新医院腾出空间。如果要彻底改造这家旧医院,投入的资金会极其高昂,和建一家新医院的花费不相上下。那么,你会倾向于改建旧医院,还是以旧换新呢?

在你阅读过本章节之后,你可能会对上述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成本–收益理论中蕴含着一些微妙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意义深远的暗示。这些暗示几乎和该理论要求我们做出可获取最大净收益的选择一样重要。当这一切发生时,你会发现那些暗示可以从理论对我们的要求中合理地推断出来,而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实际处事过程中不断违反那些要求。辨别出这些错位的做法会帮助你节省时间和金钱,同样也能提升你的生活质量。

沉没成本

我们来说一个购票看比赛的例子吧。你在一个月前买了一场篮球比赛的门票,比赛将在距离你家 30 英里 [1] 的一个城市举行。比赛进行的当晚,你得知自己期待的球星不能上场比赛了,因而这场比赛会比你之前盼望的无趣得多。不巧的是,天上开始飘落雪花。这张球票价值 80 美元。此时,你会坚持去看比赛,还是会改变计划待在家里呢?一个经济学家面对此情此景又会做何选择呢?

经济学家会告诉你做一次思想实验:假设你没有买球票。你本打算买,但最终忘了。如果这时有个朋友给你打电话,告诉你他买了票,但自己没法去了,而你可以免费得到他的票。如果你回答「太好了!我这就去你那儿取票」,那么你就应该无论如何都要去看这场你已经花钱买了票的比赛。而如果你回答「你一定是在开玩笑。那位球星不去现场,而且天也开始下雪了」,那么你就不应该去看比赛,即便你的钱白花了。如果你为这个决定感到不快,那是因为你没有在做决策时充分运用沉没成本的原理。

沉没成本原理是讲,在做决策时,只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篮球比赛门票的钱是你很久之前就花出去的了——它已经沉没了,你不去看比赛也不能把钱拿回来。只要你认为自己的净收益是正值,你就应当去看比赛。如果你能这样劝说自己,「虽然没有球星,外面还下雪,这让人不开心。但是,我今晚真的非常想看球赛。我已经读过了报纸上的所有内容,而且也没有什么电视节目可看」,那么就能安然地去看比赛了。否则,就不要去了,因为你的脑海会被自己付出的成本肯定收不回来这样的想法占据。

要改造你们镇上的旧医院花费高昂这个事实与选择改建它还是拆除它并建一家新医院这件事没有丝毫关系。你的祖父母为建造医院所纳的税已经是尘封的记忆了,这些钱不会因为你决定不花费就再度出现。保留旧医院还是建立新医院的决策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未来。你唯一应当比较的是,建立新医院的净收益和改造旧医院的净收益,哪个更高。

你应当坚持吃完一顿花费很高但口味糟糕的饭吗?绝不应该,除非你已经穷到连涂抹三明治的花生酱都买不起了。当你发现自己的汤里有苍蝇时,你可能会讨回你付的餐费,但你可能不会要求见经理,并且告诉他你拒绝给肮脏的千层面付钱。因此,这顿饭的花费沉没了。你也没有必要坚持吃这顿恶心的饭,而招致额外的成本。

当你花了 15 美元买票,却发现电影极其令人失望,后面也不可能变得更好,这时你应当走出电影院吗?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时刻注意成本和收益,包括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陷阱。

倒掉的牛奶与免费的午餐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点完餐、付过账,最后却没吃完就从餐厅里出来,只是因为你不喜欢那一餐的味道?

你可曾想到一位经济学家会将这种状况下的夺门而出视作明智的决定呢?

假定你正要去剧院看一场演出,你花了 50 美元买门票——当然你认为这是物有所值的。不幸的是,你弄丢了这张票。现在,你会再花费 50 美元补买一张门票坚持去看这场演出吗(这样便相当于你总共花了 100 美元买了一张票)?

你会花钱雇人来帮自己做一些让你厌烦的家务杂事吗,比如修剪花枝、粉刷屋子或者清洁卫生?

你居住的小镇上的一家医院要被拆除了,以便给新医院腾出空间。如果要彻底改造这家旧医院,投入的资金会极其高昂,和建一家新医院的花费不相上下。那么,你会倾向于改建旧医院,还是以旧换新呢?

在你阅读过本章节之后,你可能会对上述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成本–收益理论中蕴含着一些微妙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意义深远的暗示。这些暗示几乎和该理论要求我们做出可获取最大净收益的选择一样重要。当这一切发生时,你会发现那些暗示可以从理论对我们的要求中合理地推断出来,而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实际处事过程中不断违反那些要求。辨别出这些错位的做法会帮助你节省时间和金钱,同样也能提升你的生活质量。

沉没成本

我们来说一个购票看比赛的例子吧。你在一个月前买了一场篮球比赛的门票,比赛将在距离你家 30 英里 [1] 的一个城市举行。比赛进行的当晚,你得知自己期待的球星不能上场比赛了,因而这场比赛会比你之前盼望的无趣得多。不巧的是,天上开始飘落雪花。这张球票价值 80 美元。此时,你会坚持去看比赛,还是会改变计划待在家里呢?一个经济学家面对此情此景又会做何选择呢?

经济学家会告诉你做一次思想实验:假设你没有买球票。你本打算买,但最终忘了。如果这时有个朋友给你打电话,告诉你他买了票,但自己没法去了,而你可以免费得到他的票。如果你回答「太好了!我这就去你那儿取票」,那么你就应该无论如何都要去看这场你已经花钱买了票的比赛。而如果你回答「你一定是在开玩笑。那位球星不去现场,而且天也开始下雪了」,那么你就不应该去看比赛,即便你的钱白花了。如果你为这个决定感到不快,那是因为你没有在做决策时充分运用沉没成本的原理。

沉没成本原理是讲,在做决策时,只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篮球比赛门票的钱是你很久之前就花出去的了——它已经沉没了,你不去看比赛也不能把钱拿回来。只要你认为自己的净收益是正值,你就应当去看比赛。如果你能这样劝说自己,「虽然没有球星,外面还下雪,这让人不开心。但是,我今晚真的非常想看球赛。我已经读过了报纸上的所有内容,而且也没有什么电视节目可看」,那么就能安然地去看比赛了。否则,就不要去了,因为你的脑海会被自己付出的成本肯定收不回来这样的想法占据。

要改造你们镇上的旧医院花费高昂这个事实与选择改建它还是拆除它并建一家新医院这件事没有丝毫关系。你的祖父母为建造医院所纳的税已经是尘封的记忆了,这些钱不会因为你决定不花费就再度出现。保留旧医院还是建立新医院的决策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未来。你唯一应当比较的是,建立新医院的净收益和改造旧医院的净收益,哪个更高。

你应当坚持吃完一顿花费很高但口味糟糕的饭吗?绝不应该,除非你已经穷到连涂抹三明治的花生酱都买不起了。当你发现自己的汤里有苍蝇时,你可能会讨回你付的餐费,但你可能不会要求见经理,并且告诉他你拒绝给肮脏的千层面付钱。因此,这顿饭的花费沉没了。你也没有必要坚持吃这顿恶心的饭,而招致额外的成本。

当你花了 15 美元买票,却发现电影极其令人失望,后面也不可能变得更好,这时你应当走出电影院吗?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实力商家展示

  • 任县飞泰机械厂
  • 山东胜天半子科技有限公司
  • 盛通四方数字商品市场股份有限
  • 中添区块链技术(深圳)有限公
  • 北京胜天半子网络科技有有限公
  • © 16货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