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化 - 软件开发技术上的新突破!
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根植于两方面的技术创新,一是通信技术,二是软件技术。
目前5G已经如火如荼,逐渐的取代4G,成为未来通信技术的基础。5G技术较之4G技术,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我们知道4G实现方式是在某个区域建立一个大的发射台(基站),然后由这个基站辐射到一定的区域。4G这种模式虽然辐射范围很广,但是越远离基站,信号就会越来越弱。有些地方,例如地下室,山区什么的特殊地带,信号还无法覆盖。
5G不再是建立一个大的基站,而是采用小的便携式的基站,可以部署在任何地方。这些小的基站,通过信号中继,保持信号的强度,因此,不但部署灵活,部署更快,成本更低,而且信号保持平均,不会衰减;甚至于在特殊的地方,例如地下室,山区等等都能部署,信号能达到任何一个地方。所以,5G技术相对于4G,不单单是速度上的提升,而是实现模式,架构上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使得通信突破了空间的障碍。
对于互联网来说,硬件技术是基础,但是软件技术则是灵魂。我们看到,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网站,APP,云服务系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但是如果没有软件技术生产出这些软件,那么互联网将是一片死寂,就好像没有汽车行驶的高速公路一样,没有任何实际的价值。
所以,软件开发技术本身的变革,是一个非常根本的技术变革,因为可以提升软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让人们用上更多更好的软件产品。
北京家源树科技有限公司,经过长达20年的不断探索,在软件开发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构件化开发技术。如果说传统的软件开发技术类似于通信技术的4G,那么构件化技术则是软件开发技术的5G技术。
我们知道,传统的软件开发技术是一种单体开发模式。例如,某个企业总想做一套大系统把所有的业务都覆盖了,而且强制要所有的下属机构使用。这个模式是不是和4G建立基站的模式很类似呢?在这个模式下,离总部越“近”的部门,使用起来越顺,离总部越“远”的部门,使用起来越闹心,甚至有些非常特殊的业务,系统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这就导致,很多公司的ERP系统,花了一大把的钱,结果利用率很低。这就是因为他们的开发思想是集中、统一、共享的模式,必然带来的是僵化、易碎,无法满足局部的个性化要求。
而构件化软件开发则是把软件开发思路颠倒了过来,采用的是分解、标准、分享模式。我们把功能模块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的不能再分的单元,然后每个单元开发成一个个功能构件,这种开发是建立在一种标准化通信的基础上,然后把这些小的单元构件组装起来,通过类似于神经网络的引擎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个模式开发起来也更为容易,开发效率更高,而且能保证任何一个局部的个性化,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同时各个有机体之间通过分享的模式实现数据的传递,即保证了各个有机体的独立性,又保证了相互之间的数据交互,从而实现了将所有的企业信息系统连接成一个无限扩展的网络的目的。
所以,构件化技术不仅仅是提升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那么简单,而是让软件开发本身智能化。我们知道,每个构件实际上就是一个业务的微处理元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处理元件对业务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由此形成大数据,再辅之以人工智能技术,这些微处理元件将会自我进化,自我复制。在可预见的未来,软件开发本身将不再需要人来做了,而是软件自己就能根据需求开发出相适应的构件。然后再组装成一个有机体。我们知道,生物世界里,最容易复制和变异的是单细胞生物,而越是复杂的生物,复制越困难。我们把软件分解成一个一个微细的元件,就为自身的复制和进化打下了基础。而我们的类似神经网络的核心引擎,则会把这些简单元件组织成庞大的有机体,从而实现各种复杂场景的自我进化。
构件技术所开创的软件开发思想,将会引领未来的软件技术,从而真正将传统作坊式开发,转变为标准化开发,最终进化到无人开发。
原创文章 欢迎转载
来源:北京家源树科技有限公司